日期:2021-12-28
這是12寓言二則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2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第 1 篇
一、教學要求
寓言二則教案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二、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揭示課題
1、 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 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 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 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2)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3)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二) 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5 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 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 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7、 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 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 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 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 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 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 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設計:
1.比一比 再組詞
悔( ) 叼 屈 隆
梅( ) 叨 窟 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 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12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第 2 篇上周五我執教了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寓言二則》一課,課后兩位主任和組里的老師對這節課進行了集體評課。聽了領導的點撥,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下面就我執教的這節課的收獲與思考與大家分享一下。
1、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舊課新上,體現生本,注重拓展。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兩千多年前提出了“精神助產術”,他以獨特的教導方式啟迪人們對問題的思考,在與別人討論一個問題時,總說自己一無所知,但是當對方回答問題時,他總是通過一步步追問,最后啟發誘導,讓對方將自己觀點說出來,以此達到教育目的。在這節課中,學生已經學過兩則寓言了,讀懂了故事,明白了寓意。
基于此,我一開課先回顧總結學習寓言的方法,讓學生在自學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從故事的結果入手,交流探討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品詞析句步步深入層層探究,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發現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不僅僅在南郭先生身上,齊宣王的也是有責任的。從而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教學重點難點迎刃而解。這節課的發散點很多,通過你想對齊宣王和南郭先生說些什么這個環節,讓學生和文中的人物對話,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聽到這個消息南郭先生嚇得( ),他心里想( )”,這個心理活動的想象,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為后面更精彩的復述打下基礎。
2、復述故事貫穿整節課。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閱讀第五條要求能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關心作品中人物命運,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基于此,我在開課、學完《濫竽充數》,讀完《守株待兔》時都設計讓學生復述故事,第一次是用自己的語言簡單復述,第二次復述的時候就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梯度的提升順勢而為,都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3、古文的拓展,讓學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點,言簡意賅,抑揚頓挫。拓展學生閱讀量。這也是閱讀海量化在課堂上的體現。與此同時,還拓展了《守株待兔》這則寓言,讓學生用自己總結的方法學習寓言,悟出寓意,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總體來說,這節課構思巧妙,推陳出新,能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充分給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在探討中,想象中,思維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這是讓學生實實在在有收獲的一節課。
當然,“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盡管我們的收獲很大,但同時我還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這節課能從人物評價著手,讓學生對不同的人物說出自己的看法談談自己的理解,進行交流和思維的碰撞,那么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思維會更活躍,收獲也會更豐碩。
12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第 3 篇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田字格要求寫的字
教學目標
1.會認“寓、焦”等10個生字,會寫“守、丟”等9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
3.初步認識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揠苗助長)
環節
師生活動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出示“寓”字:小朋友,請記住“寓言”的“寓”字!
2.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寓言?
3.這個小故事里邊有深刻的道理。讀懂了,我們都會從中受到啟發。簡單地說,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二則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5.對。那寓言二則就是——
6.好的,真聰明。下面咱們先看第一則寓言。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請教。(有的小朋友在默讀時嘴還在動,這可不行。默讀時,嘴也不能動,要用心讀課文,你們可也要記住啊!)
7.誰能讀讀課文第一段?
8.(讀中引導)什么叫自言自語?
9.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還要這么大么?能再讀讀嗎?
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自言自語的話吧!
10.請看屏幕。這兒有兩句話。誰來讀讀?
11.如果把句子中紅色的詞語去掉,意思還一樣嗎?這樣吧,你們讀原句,我讀去掉紅色詞語的句子。發現哪兒不同了嗎?
12.(出示“焦”字)看這個焦急的焦字,大家說怎么記住它呢?(貼出該字)
13.真聰明。那說說該怎樣寫好它呢?
14.大家就寫一個吧。
15.下面,請大家看書下的圖,再讀讀書,誰知道課文哪一段是描述這幅圖的?你能讀讀嗎?
請接著讀第三段。指學生讀。
16.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剛才這位同學讀的和書上的圖,談談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嗎?請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學們,你們也討論一下,一會兒說說吧!。
因此,揠在這就是——
17.多聰明的孩子啊,這么難的問題能說得這么清楚。這兩個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8.(出示字卡)喘,截,請讀。誰能組詞?(貼于黑板)
19.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20.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種田人來到田里,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怎么說?
21.如果你在場,你會對這個人說什么呢?
22.說的多好啊!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律。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就會做錯...
12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第 4 篇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四、創設情景 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五、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軟硬 狼群 法則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