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2
這是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人教版,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人教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發現按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
2、啟發學生發現用一個部件和幾個部件組合,構成幾個新字的識字方法。
3、讓學生通過積累句子,并鞏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進行自我教育。
4、教育學生做個誠實的孩子。
5、讓學生把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啟發學生發現用一個部件和幾個部件組合,構成幾個新字的識字方法。
難點:讓學生通過積累句子,并鞏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進行自我教育。
【教、學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我的發現
1、小朋友們把這幾個漢字的偏旁和部件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涂一涂,再小組內讀一讀,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會認:
⑴借助拼音來認讀生字。
⑵在小組內匯報學習情況,組內同學可以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這幾個字。
⑶多種形式讀生字,給生字找朋友。
3、我會填:
⑴小組內分別給每一個漢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
⑵小組內交流,看看發現什么?(引導學生發現填上一個字,就能變出很多字)。
(給學生提供了識字空間,同時又是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能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求知好的內驅力。)
三、日積月累
1、讀讀記記:
⑴讀一讀句子,再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⑵背這兩句話,指名背,集體背。
⑶拓展說說自己課后搜集、背誦的很有道理的話,比一比誰搜集、背誦得多。
2、我會寫:
⑴先讀一讀“冷、熱”,再說它們兩個字義的關系,接著說出其余5個字意思相反的字。
⑵書寫這五個字,提醒學生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⑶集體評議,比比誰寫得好。
3、我會讀:
⑴教師范讀,學生感知體驗。
⑵讓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
⑶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
⑷多種形式賽讀。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了語文學習的范圍,促進學生儲備知識與信息,利于知識的積累。)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該怎么做”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看懂了什么?
2、表演再現情境:
小組合作把它表演出來。
3、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組內說說自己是小松會怎么做?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會怎么做?然后選代表全班交流。
4、評一評:
說一說哪個小朋友想法好,說得好?
(引導學生進入交際情境中,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創設全體學生參與的氛圍,激動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使每個學生都有交際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交際熱情與交際能力。)
二、展示臺
1、識字擂臺:
⑴小組內互相欣賞“識字本”。
⑵把自己認識的字直接讀給同學聽。
⑶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2、字詞游戲:
⑴借助課前準備的卡片,小組內進行卡片組合,練習組字和組詞。
⑵學生在書上通過連線練習組字和組詞。
3、評出“識字小能手”。
(展示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展示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人教版第 2 篇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應用:認真讀詞語,讀準字音,積累四字詞語;朗讀反問句,體會反問句比陳述句更強烈的語氣;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勸說別人,向別人致謝。
思維發展與提升:仔細品讀本單元的課文,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幾種方法。
審美鑒賞與創造:品讀本單元優美的詩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并背誦古詩《別董大》,理解詩句,積累關于送別的詩句。
教學重點:1.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幾種方法。
2.積累詞語和詩句,學會正確表達。
教學難點:把學會的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閱讀中。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一:交流平臺
1.請學生互相交流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學生自讀“交流平臺”,標注方法,小組交流,看看哪個小組總結的方法多。
3.學生匯報:說說你學會了幾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預設一:抓住課文的總領句、總結句、中心句、過渡句等關鍵句子可以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預設二:寫人記事的文章,大都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這幾個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能把握住了。
預設三:課文的題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們往往就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4.教師評議并小結。
課件出示: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1.通過題目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2.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可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3.把課文寫的幾件事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自己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系本單元課文的學習,總結出從課題入手,從事情的六要素入手,把幾件事連起來等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改進建議:
教學環節二:詞句段運用
1.學習第一題。
(1)同學們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得來的,這些為國家,為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烈士,我們通常會用哪些詞語來贊揚他們呢?
預設:為國捐軀視死如歸英勇獻身
(2)課件出示課本中的四字詞語,學生認真讀兩遍。
志存高遠 精忠報國 大義凜然
英勇無畏 視死如歸 鐵面無私
秉公執法 剛正不阿
(3)學生齊讀這八個四字詞語,注意“秉”是后鼻韻母,讀音是“bXXXXXng”,“剛正不阿”中“阿”讀音是“XXXXX”,不要讀錯,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4)學生小組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再派代表發言,教師評議并小結。
課件出示:
志存高遠: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
精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大義凜然:威嚴不可侵犯的樣子,形容為了正義事業堅強不屈。
英勇無畏:勇敢出眾,毫不畏懼。
視死如歸: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形容不怕犧牲。
鐵面無私: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
秉公執法:公正地執行法律。
剛正不阿:剛強正直,不阿諛奉迎。
(5)我們已經學會把詞語讀正確,把這些詞語理解清楚,那誰來說一說這些詞語一般是用來形容哪些人的?
學生回答,教師糾正、總結:“志存高遠”一般用來形容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精忠報國”一般用來形容忠誠報效國家的愛國之士。“大義凜然”“英勇無畏”“視死如歸”一般用來形容為了正義或大義,面對危險或死亡不屈服、不懼怕的正義之士。“鐵面無私”“秉公執法”“剛正不阿”一般用來形容處事公正嚴明、不徇私情的人。
2.課件出示第二題中的兩組句子。
課件出示:
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這是在外國人的地盤里,誰又敢怎么樣呢?
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這是在外國人的地盤里,誰也不敢怎么樣。
您何必賣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臺,還愁沒錢花?
您不用賣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臺,就不愁沒錢花。
(1)學生自讀例句,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
預設:兩組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一個陳述句,反問句的語氣更強烈,陳述句語氣比較平淡。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反問句。
(3)實戰演練。
①教師談話: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知道了反問句的作用,就來試著用一用。
課件出示:
1.小明在公共場合亂丟垃圾,還說反正有清潔工打掃,你提醒他說XXXXXXXXXX
2.過生日,你收到了夢寐以求的禮物,你有點兒不敢相信地說XXXXXXXXXX
②這兩個場合我們經常會遇到,碰到這樣的場合,我們怎么辦呢?
③預設1:“有人打掃就能亂丟垃圾嗎?”
預設2:“這難道是送給我的?”
④學生分組比賽討論,小組匯報。教師組織評選“說話小標兵”。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以小組比賽的方式,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能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說話。
教學改進建議:
教學環節三:日積月累
1.教師談話:唐詩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唐詩的魅力。(板書詩題)
2.課前我讓大家搜集了詩人高適的資料,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高適?
學生介紹,教師課件出示詩人的簡介,補充介紹。
課件出示:
高適(約704—約765),字達夫、仲某某,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某某,有《高某某集》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后人把高適、岑參、王某某、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3.出示古詩,學生讀古詩。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古詩,檢查是否讀準字音,是否讀通順。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學生先獨立學習,然后同桌合作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5.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熟讀古詩,將整首詩背下來,并工整地默寫。
6.課外搜集關于送別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
學好語文,重在得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運用方法去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背誦、抄寫、默寫,這些都是積累古詩的一些有效的途徑,只有扎扎實實將積累進行到底才能更好地達到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的目的。
教學改進建議:
作業設計:1.積累課本中的四字成語。2默寫古詩《別董大》。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人教版第 3 篇教學目標:
1、了解并初步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得”的用法,初步學會將句子寫得更具體。(重點)
3、能觀察句式特點,發現規律,能按照句式特點續寫內容。
4、會觀察“撇”“捺”的書寫特點,能把撇、捺寫得舒展,字形優美。(重點)
5、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大概了解古詩的含義和其所表達的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根據所教內容制作相應的課件。
學生準備:嘗試做讀書筆記,熟讀日積月累的古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同學們,根據老師的了解,我們班許多同學都喜歡讀課外書。讀課外書時,其實有許多好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到知識,更好地培養我們的動腦能力,請你默讀書上“交流平臺”的內容,圈畫出有哪些好習慣,一會兒來交流。
2、學生默讀,然后思考并圈畫。
3、交流匯報:
(預設:學生抓住“畫出寫得好的語句”“歸類摘抄”“經常翻看”“寫寫感受”“注明出處”等來談良好的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4、同學們看了以后,對比自己平時的讀書習慣,談談自己的感受。
(預設:學生抓住上面交流總結的要點,談各自的不足之處和以后可以改進的地方。)
5、“好習慣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希望同學們將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讀書生活中去,幫助自己學得更多,更扎實。
二、詞句段運用
1、出示下面的句子,復習“的、地、得”的不同用法。
(1)這是一只美麗的孔雀。
(2)這只孔雀正在慢慢地開屏。
(3)這只孔雀長得可美麗了!
2、學生交流三個字的不同用法。
(預設:“的”后面一般跟名詞,如事物名稱;“地”后面一般跟動詞,表示做什么;“得”后面跟形容詞,表示怎么樣。)
3、出示書上3個例句,觀察思考為什么用“得”。
(預設:小家伙摔得怎么樣,王老師急得怎么樣,他跑得怎么樣,三句話都是描寫具體的程度的,所以都用“得”。)
4、同學們都很會觀察和思考,能把具體程度寫生動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領,你也來試試看吧!
(出示習題)媽媽累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得(______________)。
5、學生交流。
(預設:媽媽累得直喘粗氣。小王畫得就像真的一樣。)
6、今天,我們學會了使用“得”,使句子變得更加生動具體。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例句: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
7、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預設:句子后面的對象就是下一個分句的開頭。尾巴和頭是一樣的。)
8、(出示)“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預設:彎彎的小橋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在漂蕩。)
9、小結:剛才我們研究了如何把句子寫得更加具體生動,我們學會了“得”的用法,學會了“首尾相連”的方法,相信我們以后在具體文章里恰當運用的話,就能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生動,更加有趣。
三、書寫提示
1、又到了同學們喜歡的書法時間,今天我們又會遇到哪些有意思的字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2、(出示書本上的八個范字)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字在書寫上有什么特點?(都有撇捺筆畫)
3、這些字的撇、捺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寫得舒展一些)
4、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奏、煤、翅”三個字,邊寫邊提示書寫要點:(例如“奏”字)我們在書寫“奏”字的時候,首先寫三橫,要注意長短變化,中間一橫稍短,三橫適當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寫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寫得慢一點兒,這樣就能把這個字撐開來,給下面的筆畫以足夠的空間;下面是一個“天”字,最后一筆是一點,不要寫成捺。
5、請同學們在書本上書寫這個“奏”字,然后對比,哪里寫得好,哪里要改進。
(學生書寫后,教師挑選個別字進行點評)
6、請同學們自由書寫其他字,注意撇、捺要寫得舒展,使字更加優美。
7、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8、挑選個別同學的書寫作品投影展示,讓學生點評后用紅筆幫助修訂。
9、小結:同學們,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撇、捺結合的字時,要把撇、捺書寫得要舒展一些,這樣我們書寫的字將更加優美。
四、作業
1、嘗試做一次讀書筆記,可以摘抄或背背精彩的內容。
2、尋找其他包含“撇、捺”的字進行筆畫訓練,把字寫得更加優美。
第二課時
一、日積月累
1、猜謎導入:同學們,大自然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禮物,你來猜猜看它是誰?“一身粉紅裝,綠傘繞身旁。”(蓮)
2、古人特別喜歡蓮,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古詩《采蓮曲》。
3、(課件出示古詩)先聽老師讀一遍,邊聽邊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預設:蓮花很美,荷葉很多,詩人被蓮花迷住了。)
4、詩中有哪些字詞的意思你還不懂,可以提出來。
(預設:羅裙、芙蓉向臉等)
5、組織學生對難解字詞進行討論交流。
羅裙:用黑布做成的裙子。
芙蓉向臉:少女紅潤的臉與荷花一樣美。
6、根據字詞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采蓮少女的羅裙和池塘中的荷葉一樣顏色,都是那么綠,好像少女的羅裙和荷葉是一起裁剪的,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之間,看上去好像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一體,忽然都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知道原來采蓮少女仍在這里。)
7、配樂比賽朗讀。
(1)自由朗讀。
(2)推薦一名同學來讀,同學點評,老師點評。
(3)男女生對比讀。
8、嘗試齊背《采蓮曲》。
二、布置作業
1、把《采蓮曲》背給喜歡的人聽。
2、搜集其他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句,嘗試著背誦一兩句。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人教版第 4 篇【學習目標】
1、口語交際:
通過讀課外書、報刊、看電視、聽廣播,了解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現,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
寫出自己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做到內容具體句子通順。
3、能主動發現成語的構詞特點,引導學生識記十二條成語。
4、讀讀認認通過生字加偏旁組字連詞,認識八個生字詞語。讀讀背背優美的古詩名句,培養學生對古詩句的欣賞能力。
5、通過趣味語文了解一些有關“言”的說法,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習作練習:
寫一寫自己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做到內容具體句子通順。
【學習過程】
一、口語交際
1、各組小朋友在自己的組里,把你收集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一聽;推薦講得好的在班上來講一講。
2、各組交流。
二、習作練習
1、讀一讀習作內容,說一說這次習作要求:
⑴內容:
寫人、事、景、物、編故事等等。
⑵要求:
具體、通順。
2、議一議:
你想寫什么?
3、教師隨機點撥,
4、學生寫作,教師指導。
三、我的發現
1、學生自讀成語。
2、啟發學生發現成語的構成,理解成語。說說自己平時積累過的這類成語:
例:心心相印、夸夸其談、蕓蕓眾生、欣欣向榮、沾沾自喜、
津津樂道、息息相通、高高在上、躍躍欲試、循循善誘……
四、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分和組詞。
3、教師檢查。
五、讀讀背背
古詩中有很多關于友誼的美句,鼓勵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并背誦下來。
六、趣味語文
讀一讀,記一記,知道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