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4
這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園地四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能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流利的表達,內容比較充實。
2、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具體寫出動物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寫好后與同學交流,學習彼此的長處,互相修改習作。
3、學習掌握透過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說話、作文中運用。
4、積累帶動物名稱的成語。
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觀察、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外形、脾氣、怎樣進食、嬉戲、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畫動物。
3、查找帶動物名稱的成語。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高傲的白鵝,*格古怪的貓,慈祥、盡職的母雞……在喜愛他們的作者筆下,一只只小動物栩栩如生、同學們,你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嗎?在于動物的相處中,你一定覺得很有趣吧!今天,我們通過交流,共同分享這些樂趣,好嗎?
二、全班交流
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名稱。
三、分組交流
1、分組: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自由組成一組。
2、出示要求:
a)具體說出動物的特點;
b)表達真情實感;
c)認真聽,進行評議。
3、分組交流。
四、全班匯報
匯報提示:
1、形式:可結合展示“觀察記錄”“動物照片”“動物畫像”或表演,進行發言。
2、內容:可從外形、脾氣、進食、嬉戲、休息等方面說說特點。
評價提示:
可采用問答、發表看法、評選等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互動。
五、拓展延伸
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自由組成一組,把自己的“觀察記錄”“動物照片”“動物畫像”等材料組合成一份手抄報,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
第二、三課時
作文
l展示臺
展示各組完成的手抄報,激發興趣。
l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具體寫出動物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
l精*回放
1回憶自己和動物相處中發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與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l習作與評議
1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2出示學生習作片段,引導評議,進行修改。
3四人小組輪流讀自己的習作,共同進行評議。教師巡視,及時點撥。
4每組推選一個精*片斷,交流賞析。
l修改習作,謄寫習作。
l展示優秀習作
優秀習作貼在“學習園地”展示,其他同學參觀評議。
第四課時
l我的發現
1、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東有什么發現,你同意他們的看法嗎?為什么?
3、小林說的“學習運用這種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說說你的發現。
(1)自主發現;
(2)組內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例子,進行交流。
6、聯系自己的習作,有運用這種方法嗎?
l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要求讀的正確。
2、你發現這些詞有什么特點/。
3、自選一個成語,講講成語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戲:成語接龍
5、競賽。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在括號里填上動物的名稱??纯凑l是勝者。
九()一毛 對()*琴 如()得水 ()死狐悲
杯弓()影 ()毛蒜皮 ()立雞群 指()為馬
為()作倀 車水()龍 萬()更新 門可羅()
()()點水 順手牽() 哀()遍野 抱頭()竄
課外延伸
嘗試積累帶有十二生肖的成語。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教你學一招”,和同學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領,交流時做到自然、大方,表達流利,通過介紹、演示、學習,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2.習作練習: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自主發現: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4.日積月累: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5.拓展延伸:通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你學一招
1.激趣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絕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場,一定也會有令人吃驚的絕招,老師讓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咱們這節課就來展示展示,好嗎?
2.示范交際
抽一個準備充分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扮演記者,進行采訪,其余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學生對示范交際進行評議。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己準備教別人哪一招,應該怎么做,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練成的。學本領的同學有什么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評出班上的絕招得主。
5.小結延伸
剛才同學的表演確實令大家佩服,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希望大家好好練習,今后有機會展示出你們更拿手的絕招。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
1.談話: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展示了許多本領,再回憶一下,你還會哪些本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本領,如:煮面條、洗碗、洗手絹……可以是在學校學到的本領,如:畫畫、速算、*鋼琴、做手工……
2.學生自由交流:你都會哪些本領?
3.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習作提示:這些本領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體會,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學生構思后自主習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5.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6.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7.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8.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9.謄寫作文,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同桌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小結:這些詞語中,每組兩個詞語中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左邊那個字是右邊那個字的聲旁,左邊那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邊那個字。
5.齊讀詞語,積累詞語。
6.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律的詞語嗎?
二、日積月累
我會填:
光*奪目的(春天)(寶石)(焰火)
清澈見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彎彎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遠方)
和顏悅*地(說)(點點頭)(看著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艷)(像一幅五*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真快)(太慢了)(像閃電一樣)
三、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讀詞語,要求讀準確。
2.用自己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4.你發現這些詞語都是說什么的?
5.讀讀背背這些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四、看圖說成語
仔細觀察圖畫,了解圖上畫了些什么,再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再收集一些畫迷來互問互猜。
根據成語,畫出圖畫。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現同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辨認3組多音字,在不同的詞句中選擇其正確讀音。
3.朗讀短語,逐步形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海的美麗。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會認
1.把帶有四種偏旁的字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學生自由讀,然后分組游戲,在小組里自由讀,并交流自己的發現。
2.引導學生總結發現: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并啟發學生用這種方法還認識了哪些字?采用多種形式(開火車讀,領讀、小組讀,齊讀等)讀“我會認”中的字,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賽讀。
我會讀
1.出示句子,自由讀,分組讀,說說自己的發現。
2.引導學生根據“長、樂、著”的不同讀音組詞。在此基礎上用比賽的方法引導學生列舉出其他的多音字。
第二課時
讀讀記憶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自己讀,與同桌、小組成員一塊兒讀)
2.指導朗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填空,以加強對短語的記憶。如()夏夜()荷葉
3.啟發擴展,在哪里還見過或學過這樣的詞語嗎?誰能把這些詞語說得更具體些嗎?
如:
__________球賽__________翅膀__________天氣
__________問題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松果
我會讀
1.出示小女孩在海邊沙灘上玩耍的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興趣,借助拼音,自讀短文。
2.組內互讀評價。
3.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側重感情指導,個別語句適當點撥理解,并引導學生把短文講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
1.小女孩在海邊玩耍的圖。
2.文中的小動物頭飾。
3.繪畫材料工具。
一、創設情境,激發交際欲望
(師用課件演示或講童話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交際欲望)
二、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1.誰知道“……”這個符號表示什么?(講解省略號)
2.學生想象自己編故事。
3.小組內交流。
4.小組派代表全班交流。
5.評價激勵。(續編的故事好,講得好,演得好)
6.小結。
7.合作表演、評價(生戴頭飾表演,形象、生動;合作融洽)
8.動筆把自己講的故事畫下來。課后在園地中展示。
三、識字交流,展示臺
1.將自己的漢字積累卡片拿出來,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
3.評選出每組的第一名學生到前面進行擂臺賽。
(師出示一棵蘋果樹圖,上面掛滿紅紅的“蘋果”,每個“蘋果”后面寫好招牌的內容,請打擂的同學上前摘“蘋果”讀內容,誰摘的“蘋果”多,讀得正確就是最后的擂主。老師隨時補充大量“蘋果”)
4.頒發博士帽。
教學目的:
1、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學習利用形聲字的結構特點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不斷擴大自主識字成果和經驗的交流。
2、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學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認識幾種基本句式。
3、學習觀察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和書面、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放手讓學生觀察發現,交流討論。
2、先讓學生拼讀生字,朗讀韻語,在讀中發現字的特點
3、讀學習伙伴的話,讓學生說泡、飽等6個字的特點
4、認一認生字條中的生字,再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5、教師還可舉出幾個聲旁是“包”的子,讓學生試著認一認{苞、胞、*等}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記記
{1}自由讀
{2}師生相互數數字對詞語的游戲
{3}師生相互數數字對詞語的游戲
{4}生生相互數數字對詞語的游戲
{5}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可講解。
{6}你記住了哪些詞
2、我會填
{1}自由朗讀,感受語氣
{2}填寫標點符號
{3}指導朗讀,加深對這三種句式特點的認識。
3、我會寫
{1}學生自由看圖,然后讓學生自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說,引導學生仔細聽。
{3}學生評價
{4}在此基礎上,再給機會讓學生有條理地把幾句話連起來說,比一比,看誰說得有條理。
{5}把自己說的幾句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和“口語交際”
1、老爺爺和小孫子有驢也不敢騎,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讀一讀這則故事,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同桌聽聽,比比看,誰讀得更有意思。
3、小組合作分角*讀一讀,議一議:你認為老爺爺應該聽誰的?為什么?
4、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如一人騎一會兒)
5、如果遇到這種事,你會怎樣做?
6、這個故事真有趣,我們來演一演好嗎?聽了人們的議論,爺孫倆后來會怎么做呢?把你編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臺(課前精心布置“展示臺”)
“識字交流站”
“學生字,有辦法,課內學,課外集,互相交流進步大。”小朋友們,歡迎來到識字交流站。
1、把識字卡分別擺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中間,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學自己的卡片怎么讀。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學習生字。
3、自己練習讀生字,每組推薦一位參加班級的竟賽。
4、評選出“識字大王”。
三、“故事會”
1、最近,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風娃娃》《*的和甜的》等等故事,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要多動腦筋。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動腦筋的故事呢?講給大家聽一聽。
2、分組準備,可以一個人講,也可以幾個人商量編一個故事,還可以加上一點動作邊講邊演。
3、在小組里講一講,再講給大家聽。
4、評一評,誰的故事講得最好?好在哪里?
5、誰的故事不夠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頒獎,評出故事大王以及優秀評論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