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2
這是神州謠教學內容分析,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學習重點:學文中認識本課生字,掌握“夕、與”等字的寫法。
教學準備:
1、同學課前收集祖國各地風景圖片、少數民族資料,做詞語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多媒體播放歌曲《大中國》
師說:是啊,誰不愛自身的祖國呢?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愛偉大的祖國。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描寫祖國山河的三字歌。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同學字。
1、同學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對照下面的拼音讀一讀,還可以問問同桌,注意把字音對準。
2、卡片檢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帶拼音):神州、山川、長江涌、珠峰聳、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民族這些生字放在詞語中你能把音讀準嗎?
4、合作學習,識記生字。(出示生字)這些生字里面有沒有你已經會認的字?還沒學呢,你是怎么認識的?(同學介紹課外識字方法、途徑。)
5、詞卡去拼音檢查。
相機糾:州---川鳥---島與---寫族---旅
6、多媒體,讀去拼音的詞。
7、讀通課文。生先自由練讀,在四人合作讀并正音。
8、質疑:課文我們讀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問題嗎?
三、朗讀感悟。
1、師說:我們中國在古代又稱神州、華夏,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想去看看嗎?(多媒體)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過哪里?
3、邊看多媒體邊介紹有關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的知識。
指導朗讀第一、二句。
4、看多媒體介紹臺灣。
在我國東南部有一座寶島—臺灣島。它雖然遠離大陸,但與我們大陸卻是一家的。它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但由于歷史原因,臺灣至今還沒回到祖國的懷抱。
指導朗讀第三句。
5、多媒體展示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導朗讀第四句。
6、師生交叉朗讀全文。
四、讀韻語,鞏固識字。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
黃河長江,奔涌不息;
寶島臺灣,隔海相望;
中華民族,奮發圖強。
五、指導書寫。
1、多媒體出示:夕、與。(點名讀)
2、觀察:這兩個字都是我們學過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兩個?
同學討論說出“夕、與”的重點筆畫。
3、教師范寫,同學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去拼音個別讀,男女生讀,分組讀,齊讀)
師說: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學習了課文。那么,你們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嗎?
2、認讀詞語
師說:同學們可真棒!下面我們來做個“讀詞語登山峰”的游戲。(出示多媒體)
只有又對又快的把這些詞語全部讀對,才干勝利的登上珠穆朗瑪峰。
同學自由練讀、開火車讀詞
3、有感情齊讀課文
師說:是啊,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不只有珠峰,還有黃山、黃河、長江等許多秀麗的景色,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吧!同學們要邊看邊想課文。(放多媒體)
我們的祖國美嗎?(美)那我們一起美美的把課文讀一讀吧!
二、課外拓展,課內外識字相結合
1、小組內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國山川名勝圖片、資料,并當小老師帶讀自身做的詞語卡。
2、評選出“祖國山河錦繡圖”投影展示圖片和詞語,并作介紹。
3、多媒體出示香港、澳門、臺灣的圖片讓同學了解,滲透課外識字。
4、師說:我們的祖國山河錦繡,文化悠久,是誰將我們的祖國變得這樣繁榮興盛?(56個民族人民的一起發明)
5、問:你了解那個民族?說說看
6、多媒體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和相關詞語。看看圖,認認字,讀讀詞。
三、指導書寫
1、多媒體出示:川、州、臺、爭、民、族
生觀察分析,同位間互相讀讀、記記生字,說說怎樣把字寫好。
2、指名說,相機組詞。
3、師重點指導“民、族”
4、同學練習書寫。
四、結束全文
1、問:同學們都是祖國的小朋友,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誦全文。
課文內容分析:《神州謠》是識字單元的第一課,是一首篇幅短小卻內涵豐富的三字經,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課文從中國的美名——“神州”作為切入點,鋪開了一卷厚重的歷史畫卷、一幅壯麗的千里江山圖,讓學生感受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領略著神州大地的壯美山川。課文還表達了勤勞善良的華夏兒女,期盼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望。
全文有4個小節,前兩個小節主要寫“祖國山川壯美”,第一節概要地寫了神州大地的美景,第二節列舉了黃河、長江、長城、珠穆朗瑪峰四個代表性的事物,具體描繪。后兩個小節主要寫“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第三節講了臺灣與大陸隔海相望不能分割,親如一家,第四節表達各族人民情誼深厚,緊密團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斗的決心。
文中插圖有蜿蜒的長城和巍峨的群山(幼教qinzibuy.com),與課文內容互相呼應,既表現了神州大地山川壯美,也留給讀者無限遐想。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通過上冊的學習,認識了黃山、日月潭、葡萄溝,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心生向往,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充滿好奇,這篇課文為孩子的好奇心打開了一扇窗。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神州大地、巍巍中華這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黃河、長江、長城、珠峰這一個個遙遠而又貼近的名字,把祖國的內涵豐富了、加深了,讓中華的輪廓更清晰。學生通過這首具有時代感、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歌謠,能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為祖國自豪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州、涌”等15個生字,會寫“州、灣”等9個字,會寫“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2.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3.能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字、寫字。
2.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難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出示課題
1.(出示中國地圖)同學們,這是什么?
對,這是我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有過許多名稱,如中華、中原、華夏、神州等。
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識字課《神州謠》。(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神州謠》是一首贊美中華的歌謠,歌謠里唱著什么?請打開書29頁,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1.同座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讀對了夸夸他,讀錯了幫幫他。
2.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灣、奮、繁”指名讀,讀好帶有前鼻韻母的生字。
(2)出示“涌、峰、聳、濃、榮”指名讀,讀好帶有后鼻韻母的生字。
(3)出示“州、隔、峽、與、陸、誼、齊”指名讀,重點指導讀準“誼”(第四聲)。
3.去掉拼音讀,師隨機指讀。
4.讀詞語。
出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神州大地、巍巍中華、民族團結、世界大同、奮發圖強、繁榮昌盛”八個詞,自由讀,指名讀。
5.自由再讀文。
6.指名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7.全班齊讀。
三、品讀課文,親近神州大地
(一)學習第一節
1.自由朗讀第一節,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中國為什么叫“神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州”字的演變。
“州”字是象形字,中間的三點是指河流或水中間的小塊陸地。傳說大禹治水將中國分為九個區域,稱為“九州”。我們祖國風光秀麗,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像人間仙境,所以稱為“神州”。
3.文中還有一個字與“州”字很像,你們找到了嗎?
出示“川”字,大家能猜猜“川”的意思嗎?
原來,“川”指的是大江大河。
4.指名讀第一行“我神州,稱中華,”
相機評價: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川壯美。
5.讀了第一節,你還知道了什么?
6.你知道祖國的哪些名川大山?想一想,和同桌說一說。
7.指名回答(幼兒園學習網www.52qj.com),指導朗讀第一節。
相機評價:
神州大地有這么多名川大山!
祖國的名川大山這么美,處處都像一幅畫啊!
巍巍中華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出示“雄雞”版圖,板書:神州大地巍巍中華)
8.齊讀。
(二)學習第二節
1.課文寫了祖國的哪些山川呢?自由讀第二節,找一找,用橫線畫出來。
2.讀詞“黃河、長江、長城、珠峰”。
相機評價:
它們是我國壯美山川的代表。
長城就是修筑在蜿蜒的群山中。
它們都是中華的象征。
3.再讀讀,看看這些山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品讀“黃河奔”。
(1)出示地形圖,標出黃河。介紹:這條“幾”字形的河流就是黃河,她起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經9個省,最后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2)指名讀“黃河奔”,“奔”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評價:看呀,“奔”字下的兩豎,多像一個邁開雙腿奔跑的人啊!(速度快)
黃河奔騰不息,氣勢恢宏。(氣勢足)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落差大)
(3)一個“奔”字,寫出了黃河的氣勢,寫出了黃河勇往直前的精神。齊讀“黃河奔”。
5.品讀“涌、長、聳”。
自由讀第二節,從“涌、長、聳”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預設一:長江涌
(1)在地形圖上標出長江,介紹: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流經湖北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長6397千米,居世界第三。
(2)看到“涌”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導讀“長江涌”,評價:長江在高山峽谷間噴涌而出、奔涌向前、一路洶涌澎湃,流向大海的懷抱。
(4)現在,人們利用長江水量大的特點修建了三峽大壩,長江水還在為人民做貢獻呢!齊讀——“長江涌”。
預設二:長城長
(1)在地形圖上標出長城,介紹: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人們也稱它為“萬里長城”。
(2)指導朗讀“長城長”,評價。
萬里長城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讓我們自豪地讀出——“長城長”。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讓我們驕傲地讀出——“長城長”。
預設三:珠峰聳
(1)在地形圖上標出珠峰,介紹:珠峰全名叫“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5月22日中國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巖面高為8844.43米,有2948層樓那么高呢!
教學目標:
1.認識“州、涌”等15個生字,會寫“州、灣”等9個字,會寫“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2.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3.能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字、寫字。 2.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難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出示課題
1.(出示中國地圖)同學們,這是什么?
對,這是我們的祖國—— * ,簡稱“中國”,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有過許多名稱,如中華、中原、華夏、神州等。 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識字課《神州謠》。(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神州謠》是一首贊美中華的歌謠,歌謠里唱著什么?請打開書29頁,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1.同座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讀對了夸夸他,讀錯了幫幫他。 2.檢查生字讀音。
3.去掉拼音讀,師隨機指讀。 4.讀詞語。
出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神州大地、巍巍中華、民族團結、世界大同、奮發圖強、繁榮昌盛”八個詞,自由讀,指名讀。 5.自由再讀文。
6.指名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7.全班齊讀。
三、品讀課文,親近神州大地
(一)學習第一節
1.自由朗讀第一節,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中國為什么叫“神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州”字的演變。
“州”字是象形字,中間的三點是指河流或水中間的小塊陸地。傳說大禹治水將中國分為九個區域,稱為“九州”。我們祖國風光秀麗,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像人間仙境,所以稱為“神州”。 3.文中還有一個字與“州”字很像,你們找到了嗎?
出示“川”字,大家能猜猜“川”的意思嗎?
原來,“川”指的是大江大河。 4.指名讀第一行“我神州,稱中華,” 5.讀了第一節,你還知道了什么?
6.你知道祖國的哪些名川大山?想一想,和同桌說一說。 7.指名回答,指導朗讀第一節。 8.齊讀。
(二)學習第二節
1.課文寫了祖國的哪些山川呢?自由讀第二節,找一找,用橫線畫出來。
2.讀詞“黃河、長江、長城、珠峰”。 3.再讀讀,看看這些山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品讀“黃河奔”。
(1)出示地形圖,標出黃河。介紹:這條“幾”字形的河流就是黃河,她起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經9個省,最后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2)指名讀“黃河奔”,“奔”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3)一個“奔”字,寫出了黃河的氣勢,寫出了黃河勇往直前的精神。齊讀“黃河奔”。 5.品讀“涌、長、聳”。
自由讀第二節,從“涌、長、聳”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看視頻: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導讀“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 6.(出示圖片)通過朗讀和理解,同學們感受了黃河奔騰不息、長江洶涌澎湃、長城蜿蜒綿長、珠峰高聳入云,這正是——師引讀第二節。
7.播放祖國名川大山的視頻。能一個字來說說你對“黃山、廬山、漓江”的感受嗎?同桌討論。完成拓展練習。
8.課文每句三個字,朗朗上口,像三字經一樣,真好聽,讓我們齊讀第一、二節。
9.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神州大地山川壯麗,風景如畫,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課文。
四、指導書寫,趣記生字要點 1.出示“州、灣、島、峽”,讀一讀。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人一定要寫好漢字,先看看這幾個字的結構。(“州”是獨體字,“島”是半包圍結構,“灣”和“峽”是左右結構。)
2.說一說寫這幾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州”和“灣”,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5.展示書寫作品,師生評價。
6.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讀了課文,認了生字、寫了生字,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1、神州謠 神州大地,巍巍中華
內容僅供參考
第2篇:神州謠教學設計
神州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會寫神州、中華、山川、黃河、長江、長城、臺灣、海峽、民族、奮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字經的韻律美。
3、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領孩子感悟學習漢字和課文的方法。
4、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他們對祖國方塊字的獨特情感。 重點、難點:
感受漢字的鮮活生命,準確領悟字義,把復雜的字形形象化、簡單化的記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會寫神州、中華、山川、黃河、長江、長城、臺灣、海峽、民族、奮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三字經的韻律美。
一、音樂渲染,切入主題
1、課前三分鐘的經典誦讀《三字經》。
2、孩子們,你們真厲害,能背這么長的三字經了。我們都知道,三字經是古代的一種蒙學讀本,語言簡練,有韻律感。有個作家也采用三字經的形式,三個字三個字一塊兒寫成了一篇現代三字經。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神州謠。齊讀課題
3、通過展開的動畫方式出示中國地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字,并放音樂《大中國》)
師:瞧,這是什么?
生:(中國地圖)
師:它像什么?
生:(一只大公雞)
師:對,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請你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的祖國叫做——
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字體生:(中華人名共和國)
師:再次熱情的和祖國媽媽打招呼——生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
師:祖國媽媽還有許多響亮的名字。課件出示:(“神州”“華夏”)
4、師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其他名字:神州、九州、華夏、中華
華夏:早在公元前21世紀時,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歷經夏、商、周三個王朝,逐漸形成華夏民族。后來,人們就用“華夏”來作為中國的別稱。
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國劃為九州,并指點名山、大川作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稱中國為“九州”,又因為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是個禮儀之邦,所以稱為神州。全班再次齊讀倆詞。
二、識字認字、探究方法
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祖國的孩子,我們都愛自已的祖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祖國的各種風土人情吧!
1、自由的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讀清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生自由讀課文
3、老師檢查你們昨晚回家預習的情況。這些來自課文的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嗎?
4、請小老師帶讀。齊讀。男生、女生讀。玩游戲開火車讀。
5、加大難度,去掉拼音再讀。單個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6、同學們真了不起,每個字都讀準確了。對于漢字寶寶,我們不光要讀標準,還要記準確。
老師說過,記住生字有四種好方法。第
一、在生活中識字。第
二、用換一換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減一減、熟字換偏旁。第
三、編字謎口訣或故事識字。第
四、聯系具體事物識字。這么多字寶寶,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呢?
7、學生自由認字。老師隨機歸納總結。
8、識字游戲,我來說,你來猜。
小小耳朵有力氣,兩只耳朵頭上立。(聳)
海中一座山,鳥兒好家園。(島)
9、重點引導州、川的字形演變。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生字寶寶里有兩兄弟長得很像?對了,它們是“州和川”,老師要變個魔術給大家看,然后請你們來說說它們的意思。
10、生:我猜到了,川原來是河的意思,因為我看見古時候的字就像一條河。師:你真棒!是個善于聯想的孩子,說得非常對。那么“州”是什么意思呢?生:„„
師:提示一下大家,三點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生:我知道了,州就是土地的意思。
師:非常正確。像這樣跟他表示的意思在形狀上很像的字就是象形字,你還能說出幾個來嗎?
生:日、月、火等。
11、這兩個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川的第一筆是豎撇、州的三個點,第一個點是段撇,寫的上一點。后面是兩點,寫在中間位置,頭朝一個方向。
12、師:通過同學們剛才的發言,我相信大家對這些字記憶更深刻了,現在再讓我們讀一讀吧。再次集體呈現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再齊讀。
三、送字入文,再讀一讀。
1、學生齊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4、小組內開火車讀。
四、指導書寫
1、在9個要求寫的字里面,有兩個字比較難寫。“民族“二字。
2、首先看到“民“字,在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第五筆是斜鉤。民:字形特點上窄下寬,豎提要直,斜鉤要呈弓形,盡量舒展。
3、對照田字格,寫族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矢字。
4、書寫族字
5、生書寫,師巡檢,展示。
五、再讀課文。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把課文讀熟悉,盡量背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領孩子感悟學習漢字和課文的方法。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他們對祖國方塊字的獨特情感。
一、談話引入
1、師:孩子們去過祖國的哪些地方?你們覺得這些地方美嗎?
生:美!
師: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祖國那優美的山川風光。
2、揭示課題:神州謠
二、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1、出示課文第一句“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
(1)自讀。
(2)說說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
(3)引導學生以洪亮的聲音、自豪的語氣讀一讀。
2、學習第二小節。
(1)現在,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游覽一下祖國幾處著名的山川。
(2)出示“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的圖片,看圖片,說說分別是哪兒。
(3)引導觀察圖片,說說每個地方的特點,相機出示第二句:“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練習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并結合圖片讀懂句意。
(4)結合圖片交流識記“奔、涌、長、聳”的特點。“涌”是形聲字,字義與水有關,可以與“勇”比較識記;“聳”字可用會意法結合圖片聯想識記。
(5)結合中國地圖,了解“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邊誦讀邊體會祖國山川的壯美。
3、第三小節。
(1)觀察地圖,指認臺灣島,引導認識臺灣島與大陸的地理關系,告訴學生臺灣雖然與大陸隔著臺灣海峽,但自古以來它都是祖國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聯系地圖理解句意,然后識記生字。
(3)指名讀句子,再引導交流生字識記情況。可用生字與熟字比較識記:鳥──島、夾──峽、寫──與;分類識記:隔、陸。
(4)結合地圖,誦讀體會。
4、第四小節。
(1)談話:我們屬于哪個民族?你知道祖國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嗎?你還知道哪些?
(2)觀看各民族情誼濃濃、奮發圖強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4)反復朗讀、體會,然后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再大聲誦讀。
5、再讀課文,引導學生以洪亮的聲音、自豪的語氣、奮發的姿態,反復誦讀。
三、拓展延伸。
1、讀一讀
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神州大地巍巍中華
家庭和睦民族團結
奮發圖強只爭朝夕
2、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體會華夏子孫團結向上的精神。
四、師總結。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黃河長江,奔涌不息,寶島臺灣,隔海相望,真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五、作業。
1、再讀課文,背誦課文。
2、搜集中華民族團結圖強的故事。
神州謠教學設計
李家鎮小學 康三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