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3
這是世說新語二則教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中質(zhì)疑、讀后思辨
過程與方法
師生同讀、同議、同講、同評、同寫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選擇中學會做人、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chuàng)造*閱讀品質(zhì)。
【課堂實錄】
一、導入激趣
師: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心的一首詩: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是啊,自古以來,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機智兒童的故事呢”
生1:(紛紛舉手)司馬光砸缸(生笑)
師: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假設你在場,面對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會怎么做?
生2: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3:扔條繩子把他拉起來。
生4:擲根木棍讓他爬出來。
師:砸缸的司馬光是機智的,同學們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更機智。今天我們就隨著南朝劉義慶再認識兩個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是誰呢?請閱讀《世說新語》兩則。
二、品讀《詠雪》
師:學習文言文重在朗讀,請放聲朗讀《詠雪》
(生放聲朗讀、師同時板書: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師:下面請同學把這句話讀一遍。哪位同學先來試試。
生1:謝太傅
/寒雪日/內(nèi)集
師:她讀得對嗎?(生點頭)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2:謝太傅在大雪天里舉辦家庭聚會。
師:喔,原來是根據(jù)文意讀準節(jié)奏的。(板書:讀準節(jié)奏)。下面請兩人為一組再讀課文,希望和這位同學一樣讀準節(jié)奏。
(生再讀課文,一生舉手提問)
生3:文中的最后兩句該如何去讀準節(jié)奏?
師:這兩句確實是全文的難點,要讀準這一句,首先我們要弄清前面“與兒女講論文義”中的“兒女”與今義是否相同?
生4:與今義不同,文中的“兒女”指的是侄兒侄女,即謝安的哥哥的兒子和女兒。
師:謝安何許人也?
生4:謝安是東晉名士,曾任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等官職。
師:喔,文中的“公”原來指的就是鼎鼎有名的謝安。那最后兩句話又是介紹誰的?請用自己的話講出大意。
生5:那個兄女就是謝安哥哥謝奕的女兒,左將*王凝之的妻子。
師:根據(jù)文意便可讀準節(jié)奏,下面誰來攻破這兩句?
生6: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王凝之/妻也。
師:好,攻破了難點,有誰來挑戰(zhàn)全文?(生陸續(xù)舉手)
生7:讀全文(*晃腦)。(生笑,給予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的掌聲是對這位同學最高的肯定。你覺得他哪些地方讀得最好?
生8:全文的節(jié)奏他不僅把握得比較好,而且他讀得很是沉醉。
師:噢,高山流水遇知音,你很善于傾聽。確實這位同學不僅讀準了節(jié)奏,而且還讀出了音韻味。(板書:讀出韻味)文言文,讀準了節(jié)奏就讀懂了一半,還有一半則需讀出韻味。看來,這位同學已經(jīng)讀懂了《詠雪》。還有哪些同學想向他挑戰(zhàn),請再讀課文,像這位同學一樣*晃腦讀出韻味來。
(生邊笑邊*晃腦地朗讀)
師:下面就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讀出它的音韻味來,并簡要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生9:(*晃腦)公欣然曰:“大雪紛紛何所似?”
師:你的朗讀再現(xiàn)了當時謝安說話時的語氣及神態(tài),能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嗎?
生9:大雪紛飛,謝安即興提問,很有生活情趣。
師:說得好,你看,生活有多廣闊,語文便有多廣闊。(生笑)
生10:我喜歡兄女的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把紛紛揚揚的白雪比作了輕盈的柳絮。
師:多有詩情畫意。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寫“雪”的古詩詞呢?
生1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師:這句詩寫的是梨花呀?
生11:是以梨花喻冬雪。
師:聰明!看來這位同學平時善于積累。我也摘錄了幾首古詩詞,請大家朗讀,看看這些詩句中各是怎樣寫雪的。
“白雪卻嫌春*晚,故穿庭樹樹飛花。”
──韓愈《春雪》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華幼武《春雪》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滿天飛。”
──張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陸游《夜大雪歌》
生12“這些詩句分別把雪花比作飛花、玉蝶、玉龍、天女散花,生動形象。
師:那么大家見過雪嗎?(生*)沒見過,那給我們留下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想見見嗎?(生齊答:想!)那么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雪花,雪花飄起來了嗎?(生閉上眼睛約
30秒)下面假設你也參與了當時的討論,請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寫出一兩句,對紛紛揚揚的白雪作生動的描述。
曰:“差可擬”
曰:“未若”
請四人為一小組討論,推薦一位中心發(fā)言人進行成果展示交流。(生分組討論,師作行間指導,并參與一小組討論)
生13:生a曰:“撒糖空中差可擬。”
生b曰:“未若槐花迎風飄。”
生c曰:“未若鵝毛當空舞。”
生14:生d曰:“棉絮紛飛差可擬。”
生e曰:“未若梨花漫天飛。”
生f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生15:生g曰:“櫻花飄落差可擬。”
生h曰:“未若玉屑靜靜落。”
老師曰:“未若白蝶翩躚舞。”
(仍有不少小組舉手)
師:剛才我們同學們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們的兩句,你認為哪句對雪花的描述最為貼切、生動、新穎?
生16:我認為還是兄子的那句話:撤鹽空中差可擬。
師:你認為這句話對雪花的描述好在何處?
生17:鹽和雪花都是白的,而且下落方式是相同的。而柳絮、棉絮,鵝毛,槐花等都是往上揚的,且顏*上有的是淡黃*,與雪的顏*和下落方式不大相似。
師:這位同學很善于觀察,抓住了鹽和雪花的形似之處。有沒有觀點不同的?
生10:我還是覺得兄女的回答更為機智,柳絮和雪花都有輕盈的特點,都是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的,而且具有美感。
師:柳絮和雪花具有神似之處。對雪花最貼切的描述往往是形似和神似的統(tǒng)一。
生18:我覺得生c的“未若鵝毛當空舞”比兄子、兄女的回答都要好,因為這句不僅形象,且有氣勢。(生鼓掌)
生19:我覺得老師的“未若白蝶翩躚舞”最為貼切、生動,具有美感,且富有詩意。
師:是嗎?我覺得同學們寫的也不錯,你看,“未若鵝毛當空舞”,不僅形象,且有氣勢,還有“未若梨花漫天飛”,岑參就有一句名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他就是以梨花比喻冬雪。下面,大家就帶著這種美好的想像去朗讀《詠雪》。
(生帶著想像朗讀《詠雪》)
三、賞讀《陳太丘與友期》
師: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篇,請大家評評我是否讀準了節(jié)奏,讀出了韻味?
(師朗誦《陳太丘與友期》,讀后同學們熱烈鼓掌)
生1:一個字:好!(生笑)
生2:老師有一處讀錯了:“尊君在不”中的“不”應讀“”,老師讀成了“”,(馬上有生舉手)
生3:這里應讀成“”,注釋中說這是一個通假字。
師:謝謝兩位同學的質(zhì)疑與解答。下面就請大家自讀《陳太丘與友期》,讀中質(zhì)疑(板書),在書上將疑難點進行圈點勾畫。
(生自讀課文)
師:下面請4人為一組合作學習,質(zhì)疑解惑。小組內(nèi)解答不了的請另推薦一個中心發(fā)言人作好記錄,提出問題全班討論。
(生分組討論)
生4:我們這一組對文中的后兩句不太懂,友人“下車引之”要做什么?而元方又為何“入門不顧”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非常有價值。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在這里,待會請大家來解答。在疏通文義方面還有疑問嗎?
(生*)
師:真沒有?可我對文中的“尊君”、“君”、“家君”不太明白。它們之間有何區(qū)別呢?誰來告訴我?
生5: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君是對對方的尊稱,家君是對自己父親的謙稱。
師:看來是真懂了。下面請大家分角*來朗讀全文,一生讀敘述*語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生分角*朗讀)
師:聽了剛才的分角*朗讀,東漢時期機智過人的元方仿佛歷歷在目。剛才有同學問:友人“下車引之”要做什么?元方又為何“入門不顧”,下面就干脆來個角*串演,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辨(板書:讀后思辨)。兩人為一組,自由組合,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將兩人的對話表演出來,也可以改編對話,甚至還可以創(chuàng)編結(jié)局。要求:對話中要體現(xiàn)元方的機智,可以文言與白話夾雜。
(生紛紛下位自由組合進行排練)
(第一組上場“一人當解說,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
解說:陳太丘與朋友約好了同行,說好了中午見面,已過中午,友人未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元方當年七歲,在門外玩耍,友人便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答:“等你等了半天不來,已走了。”友人便發(fā)怒說道:“真不是個東西,與我說好了同行,卻丟下我一人走了。”元方說:“你與我父親約定的是中午,中午過了你還未到,則是不守信用。對兒子罵父親,則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過來握住他的手說:“剛才是我的不是,對不起,對不起。”于是元方便帶領(lǐng)他去見他的父親了。(生鼓掌)
師:這一組的表演回答了友人為何要“下車引之”,并將結(jié)尾的“入門不顧”給予了創(chuàng)編。下面還有沒有將文中對話進行改編的,如面對友人的“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還會有怎樣機智的作答呢?
(第二組上場: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
生*:尊君在不?
生乙:待君久不至,已去。
生*:(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生乙:家君是非人,君與家君同行,君豈不非人哉?
生*:(慚)小小年紀,機智非凡,佩服佩服。
生乙:哪里哪里。
(生大笑,長時間的鼓掌)
師:對于剛才的兩組表演你喜歡嗎?
生6:第一組表演創(chuàng)編結(jié)局,讓我們意識到要講信用,同時要學會寬容,給人以改過的機會。
生7:我更喜歡第二組的表演,改編對話,充分體現(xiàn)了元方的機智。
師:剛才的兩組表演,都非常精*,我覺得不僅表現(xiàn)了大家在才學方面和文中元方一樣機智,而且在品行方面比古人更勝一籌,(生笑,長時間地鼓掌)
四、朗讀背誦
師:中華古詩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根植于我們的心靈,伴隨我們成長!下面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加以背誦。
(生自由朗讀背誦)
生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生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生3:背《詠雪》全文(生鼓掌)
五、激趣探究
今天的課堂上涌現(xiàn)了一批聰穎機智的同學。但是你知道七歲的王戎為什么在大家競相摘吃李子時而他卻不為所動嗎?你知道十歲的孔文舉面對別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機智應答的嗎?你知道時年九歲的徐孺子是怎樣一鳴驚人的嗎?請走進《世說新語》!走進古詩文!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課的基本內(nèi)容。
2、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3 結(jié)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4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詞語,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2結(jié)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評論(0)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課的基本內(nèi)容。
2、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評論(0) 學時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課的基本內(nèi)容。
評論(0) 學時難點
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一、初讀文本,讀準讀暢
內(nèi)容:誦讀文本,辨字識音,把握朗讀節(jié)奏。
學法:
文言文朗讀技巧:
1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讀好停頓,讀清句讀(dòu)。
3讀出語氣,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語氣變化。
4理解感悟與朗讀相互依存。
(完成隨堂筆記一)
一 、誦讀
1生字詞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斷句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②白雪紛紛何所似
③撒鹽空中差可擬
④未若柳絮因風起
⑤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活動2【講授】二、誦讀文本,疏通文意
內(nèi)容:斟酌字句,自主翻譯,了解文章大意。
學法:
第一步:梳理字詞
結(jié)合課下注釋,梳理文中重點字詞的意思。
第二步:譯讀全文
邊讀邊譯,結(jié)合課下注釋、自己預習的成果以及平時的積累試著逐字逐句地翻譯全文。疑難的語句請用紅筆做上標記,留至組內(nèi)互動解決。
(完成隨堂筆記二)
二、譯文
1重點語句摘錄與翻譯
①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翻譯,寫在筆記本上。
活動3【講授】三、再讀文本,積累整理
內(nèi)容:歸納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文言現(xiàn)象,并能區(qū)分文中的倒裝句、判斷句、省略句等三中句式。
(完成隨堂筆記三)
三、歸納
1通假字 _________通_________
2古今異義詞
①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②陳太丘與友期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③去后乃至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④相委而去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⑤入門不顧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⑥下車引之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3舉例文中的文言句式
4.2第二學時評論(0) 教學目標
1 結(jié)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評論(0) 學時重點
結(jié)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評論(0) 學時難點
結(jié)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一、研讀文本,探究主旨
內(nèi)容:朗讀文章三、四自然段,研讀文中的“游宴樂”和“太守樂”,探究歸結(jié)文章主旨。
學法:
1、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游宴樂”,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動人的風俗畫,試從相關(guān)語句中感受太守之樂。
2、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眾賓歸的場景,仔細體味本段寫了哪些樂,理解“太守之樂其樂”的“樂”所在。
(完成隨堂筆記一)
一、探究主旨
1滁人游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宴中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
眾賓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寫滁人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種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眾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與樂統(tǒng)一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
3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2【講授】二、品讀文本,探究寫法
內(nèi)容:賞美景 析寫法 品語言
學法:
1、從文中找出醉翁亭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
2、把握本文的寫景順序。
3、歐陽修為這里的景、人、情而醉,寫出了如此優(yōu)美的一篇散文。而我們誦讀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濃濃的醉意呢?那么,我們?yōu)楹味恚空页鱿嚓P(guān)語句朗讀,用心體會并賞析。
(完成隨堂筆記二)
二、探究寫法
1滁州的地理特點:“________________”;西南諸峰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瑯琊山的特點“____________”;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來飲于此”中“此”指_________;自號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景順序
(1)寫亭的環(huán)境: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山間之朝暮:_________________
(3)寫山間之四時:_________________
(4)寫宴飲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
3語句賞析
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世說新語》兩則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25 《世說新語》兩則
1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課的基本內(nèi)容。
2、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學時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本課的基本內(nèi)容。
學時難點
歸結(jié)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現(xiàn)象。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一、初讀文本,讀準讀暢
內(nèi)容:誦讀文本,辨字識音,把握朗讀節(jié)奏。
學法:
文言文朗讀技巧:
1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讀好停頓,讀清句讀(dòu)。
3讀出語氣,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語氣變化。
4理解感悟與朗讀相互依存。
(完成隨堂筆記一)
一 、誦讀
1生字詞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斷句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②白雪紛紛何所似
③撒鹽空中差可擬
④未若柳絮因風起
⑤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活動2【講授】二、誦讀文本,疏通文意
內(nèi)容:斟酌字句,自主翻譯,了解文章大意。
學法:
第一步:梳理字詞
結(jié)合課下注釋,梳理文中重點字詞的意思。
第二步:譯讀全文
邊讀邊譯,結(jié)合課下注釋、自己預習的成果以及平時的積累試著逐字逐句地翻譯全文。疑難的語句請用紅筆做上標記,留至組內(nèi)互動解決。
(完成隨堂筆記二)
二、譯文
1重點語句摘錄與翻譯
①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翻譯,寫在筆記本上。
活動3【講授】三、再讀文本,積累整理
內(nèi)容:歸納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文言現(xiàn)象,并能區(qū)分文中的倒裝句、判斷句、省略句等三中句式。
(完成隨堂筆記三)
三、歸納
1通假字 _________通_________
2古今異義詞
①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②陳太丘與友期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③去后乃至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④相委而去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⑤入門不顧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⑥下車引之
古義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
3舉例文中的文言句式
教學目標:
《世說新語二則》教學設計
1)了解有關(guān)《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3)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學重點:
1)《世說新語》文學常識的掌握
2)文言文重點字詞、句子的掌握
教學難點:
1)體會《世說新語》中“以事見人”的藝術(shù)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 時:一課時
導 入:
上新課前,讓我們先來看幾幅圖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語或典故, “望梅止渴”、“七步成詩”、“管中窺豹”(學生參與)。這些成語和典故都出自我國南朝時期的筆記體小說集《世說新語》。
教學流程:
一、背景介紹:
《世說新語》是由南朝的劉義慶編撰而成的,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是劉裕之弟長沙王劉道憐的二子,后來因為他的叔父臨川王劉道規(guī)沒有子嗣,而過繼于他,并承襲為臨川王。劉義慶雖然身處皇室,但為人非常的儉樸,“性簡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藝,因此他的周圍總是圍繞著一大批文學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說新語》、《幽明錄》、《徐州先賢傳》、《典敘》和《集林》。
《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語的筆記小說,也是六朝志人小說的杰出代表。《世說新語》具有“語言簡練、辭意雋永”的特點,因此著稱于世。
《世說新語》全書共八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雅量、任誕、汰侈、等36個門類,共記載了1130個故事。
書中很多故事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詩(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應曬書、還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寧割席”;言談篇里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誕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勸酒”等等。
二、課文分析
1、課文引入:
從課文的注釋中了解楊修和曹操的相關(guān)資料,并對楊修作補充介紹,再由學生回憶發(fā)生在楊修和曹操之間的故事(“一合酪”,還有“雞肋”、“門闊”、“夢境殺人”和“帝位之爭” ),從中初步體會兩者的性格特征。然后,教師范讀,并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句子的停頓。請同學朗讀,檢查糾音效果。
2、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可以通過文中的注釋,自己思考和同桌討論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師進行重點點撥,包括重點字詞和重點句子的分析。
1、重點字詞:
魏武嘗過曹蛾碑下
嘗:曾經(jīng)
下:旁邊
例句:吾嘗終日而思矣 《勸學》
待我思之 思:思考
令修別記所知別:另外(別情 別名 別有天地) 乃嘆曰嘆:感嘆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絹:質(zhì)地薄而堅韌的絲織品,也指用生
絲織成的一種絲織品。
臼:搗米用的器具,用石頭或木頭制成,
中部凹下
齏:調(diào)味用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兒
2、重點句子:
1)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翻譯:見到墓碑的背部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正確的語序應是:見碑背上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2)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翻譯:我的才華不如你,走了三十里才悟出來。
正確的語序應是:我才不及卿,三十里乃覺
3、課文知識的補充
曹娥碑:
在古越大地上有兩塊名聞遐邇的碑刻,就是后世所盛贊的“斯篆淳碑”。
斯篆,是指秦丞相李斯撰文并篆寫的《秦會稽刻石》; 淳碑,則是指由東漢邯鄲淳為表彰當時的孝女曹娥而撰寫的曹娥碑。曹娥,是東漢會稽郡上虞人,父親曹盱,以“巫祝”為業(yè),能“婆娑樂神”。在曹娥年滿十四歲的五月初五,按鄉(xiāng)里習俗,曹盱在江上迎濤神(伍子胥),以保一方平安。江上浪大水急,曹盱不慎落水淹死。由于沒見到尸體,曹娥痛不欲生,便沿江尋找父親的尸體。于十七日后,投江而死。縣令憐惜她的`義舉,讓他的弟子邯鄲淳為她寫了碑文。而那距離曹娥殉父的時間也已經(jīng)過去九年了,邯鄲淳執(zhí)筆之時,才年僅十六歲,但文采非凡,據(jù)說是“揮筆而成,無所點定”,連當時的名士魏朗看到后也直自嘆不如,并偷偷毀掉了自己的草稿。
《曹娥碑》得以名揚全國,與蔡邕的評語是有莫大關(guān)系的。相傳蔡邕因為上書彈劾宦官,而被流放南方,遇赦后,又懼怕報復不敢回家鄉(xiāng),于是亡命天涯,轉(zhuǎn)而來到江浙一帶。在會稽的地方志中曾記載,蔡邕夜訪曹娥墓,用手摸索著讀完了碑文,大贊之余,又在夜色中題上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龍飛鳳舞的八個大字,給后世留下了這千古字謎。
4、人物性格的品評
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楊修和曹操的言行的語句,從中分析人物的性
格,體會《世說新語》“以事見人”的藝術(shù)特色。
魏武帝 楊修
謂修曰:“解不”答曰:“解”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 曰:“黃絹……”
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提問:
1)曹操問楊修“解不”時,他的心態(tài)是如何的(胸有成足呢,還是試探性的)?
2)楊修的一個“解”字似乎太簡單了,但從中我們能看出什么?
(兩者地位的差異,嚴明的君主關(guān)系;楊修深知自己所處的地位;楊修的修養(yǎng);楊修的胸有成足)
我們可否在這個“解”字前面為他加個修飾語,如果可以應該加什么?(微笑,淡然,茫然?)
3)曹操說,“卿未可言,待我思之”從中我們又能體會出什么(好勝、好思)?
4)“令修別記所知”中的“令”又一次強調(diào)了什么?(嚴明的君臣關(guān)系)
5)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從中我們能讀出什么?有真心贊美嗎?
如果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哪處就可以贊美了?從中可以看出曹操怎樣的性格?
(我們可以讀出形象化了的兩人智慧的差距。此處不是贊美,是感嘆。 從中也可以看出曹操不甚寬廣的胸襟,)
總結(jié):從文中寥寥幾句,我們就能體會到曹操和楊修鮮明的性格特征,而這正是《世說新語》藝術(shù)手法上“以事見人”獨特的魅力。并且在語言方面我們也能感受的《世說新語》簡潔明了,清麗委婉的特征。
三、知識的擴展
1、有關(guān)隱語的介紹
我國的謎語源遠流長,早在生產(chǎn)力還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現(xiàn)了謎語的語言現(xiàn)象。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語言日益豐富,具有隱示性的歌謠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并出現(xiàn)了我國謎語的最早形式--廋辭和隱語,這是謎語的最初萌芽。到東漢時期,隱語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根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利用方塊字在離合增
損中形、音、義的變化,產(chǎn)生了第一條文義字謎,即“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隱語從先秦過渡到西漢,就開始逐步趨向于謎語,當時流行的射覆,已成為民間和宮廷的娛樂品了。并且大量的隱語開始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現(xiàn)出對其的特別鐘愛。
2、用猜謎的形式使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謎面:呀 (打一成語)
2)謎面: 群英會(打一教育機構(gòu))
3)謎面:歐美民族(打一人名)
謎底:1) 唇齒相依2)幼兒園3)西施
四、當堂檢測
1、給一段文字加上正確的標點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曰公教啖一口也復何疑
2、把“讀一讀,寫一寫”抄寫一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正確朗讀短文,背誦短文。
能力目標:
1、結(jié)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發(fā)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事物 。
3、結(jié)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引導學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chuàng)造性閱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要在充分誦讀的基礎(chǔ)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jié)合。文本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nèi)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
利用它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一課時教讀,如時間略有富余,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國古代文獻記錄中就有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我準備了幾個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 (播放圖片)
今天我們跟隨古人劉義慶去認識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開課本《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二、介紹劉義慶及《世說新語》
學生齊讀注解①對劉義慶的介紹,教師補充《世說新語》。(多媒體顯示)
三、誦讀
1、生自讀
查閱字典,看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語言習慣,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頓。
2、字音學習
3、斷句分析
4、聽范讀錄音
5、生齊讀 ]
四、理讀
1、理解大意
2、自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大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然后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話復述短文
五、品讀
1、默讀思考,分組討論
“撒鹽空中”、 “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你認為哪一個更好?
“寒雪”“內(nèi)集”“欣然”“大笑” “樂”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你覺得文中謝氏家族的哪個人最有意思?
2、問題講解
1)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
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chǔ)。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tǒng)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松的氣氛。
3)謝安----慈和 、大度 、有生活情調(diào) 。謝朗----粗率。謝道韞----聰慧 、自信。
六、展讀
1、閱讀短文《徐孺子 》 , 試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好在哪里? 把月亮比作眼睛,生動形象,易于理解。
2、學習兩篇短文的比喻方法,想一想洋洋灑灑的白雪還像什么,造比喻句比賽。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