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24
這是松鼠教學方法,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習性,知道松鼠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培養學生學會鑒賞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3、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關于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松鼠的圖片:
同學們,你了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記憶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通順、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2、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后,在全班進行發言: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學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多人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從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是從活動的范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后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說明其習性。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1、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
2、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六、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1、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教學目標:
1、了解松鼠的有關知識。
2、感受合理安排說明順序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地對事物進行說明。
學習重點:
目標2
學習方法:
講解、交流討論
課時計劃: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松鼠是我們人類特別喜歡的小動物之一,可以說是自然界饋贈給我們的小寵物。但我們一般人對松鼠的特點和生活習性的了解是不多的。著名的法國作家布豐用他形象生動的筆墨滿足了我們了解松鼠的愿望。
二、閱讀主場
(一)在瀏覽課文的前提下,小組內交流對本文說明順序的看法,然后在班上發言。
(二)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捕捉關鍵信息,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寫。
特點從幾方面說明
漂亮1、面容美麗,眼睛閃閃有光2、美麗的尾巴一直翹到頭上3、常常直豎身子坐著,最不像四足獸
馴良1、經常在高處活動,從不接近人的住宅2、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3、常吃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
乖巧1、用尾巴當帆和舵2、十分警覺,跑跳輕快,爪子銳利,叫聲響亮
1、窩干凈暖和、寬廣堅實2、窩口朝上,端端正正,有一個圓形的蓋
全文的說明順序:先總說——再分說——最后補充說明
分說部分的順序:
(三)引導學生理解生動形象的說明。
(教師舉例并作示范分析)作者用帶有文學色彩的筆調來說明松鼠的有關情況,寫得生動形象。比如說:
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加點的形容詞寫形貌漂亮,形象生動。)
再比如說:
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加點的動詞寫生活習性——馴良,寫得生動活潑。)
你還最喜歡哪些句子?找出來略作分析,先在學習小組交流,如有價值,再由小組推薦在班上交流。
(四)播放一組有關小松鼠生活、活動的幻燈,使學生加深對松鼠特點的了解。
(五)請兩位同學向大家交流關于松鼠的其他知識(課前準備)。
三、閱讀尾聲
(一)討論“探究·練習二”。
(二)解決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三)詞句積累(抄寫在積累本上)
馴良乖巧玲瓏矯健蟄伏苔蘚褐色
(四)布置作業:
利用課文知識,向家長介紹小松鼠的特點。聯系所學課文,以“寫在學習《松鼠》之后”為題,談談你對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的感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資料。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感情和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學習按必須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松鼠》課件。
2、讓學生畫松鼠的外形。
3、松鼠頭飾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松鼠》,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開一開小火車。
二、講授新課:
(一)松鼠的外形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松鼠是一只美麗的小動物。此刻,請你們把這只美麗的小動物請出來,跟小組的同學介紹它的外形。
1、看圖說說這只美麗的小松鼠。
2、出示第一段,完成練習。
恩,真棒!作者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了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們想不想明白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松鼠的生活習性
1、自讀課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松鼠的生活習性。
2、誰來說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生活習性?
匯報:活動、住、吃。
3、同學們都很認真看書,一下子就把松鼠的生活習性找出來了。此刻,請你選取你最喜歡的一方面,自己學習一下,再和同桌交流。
(1)第二自然段
找來中心句、三種活動狀況:受干擾夏夜白天
(2)第三自然段
1、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
用“先……再……然后……還……”說一句話。
2、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3)第四自然段
1、表演:比動作(松鼠怎樣吃東西)
2、三個“它們”各指什么?
三、欣賞圖片
是啊,松鼠是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可愛的小生靈,讓我們一齊來欣賞吧!
(播放:動物圖片)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么?
2、想不想模仿《松鼠》的寫法?
3、讓我們一齊來回顧一下,作者是怎樣寫出松鼠的可愛、機靈。
四、布置作業
回家后,請同學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模仿《松鼠》的寫法,寫一篇作文。
教學反思:《松鼠》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可愛的小生靈”中的一課,本課為第二課時,這篇課文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1、外形特點:
課前先布置學生畫松鼠,用一兩句話介紹松鼠的外形,然后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看圖說一說松鼠的外形,使學生的頭腦中構成清晰的松鼠形象,懂得介紹動物外形要按必須的順序。
2、生活習性
松鼠的生活習性包括三個方面,我讓學生自由選取最喜歡的一方面來學習,再結合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松鼠的可愛。
如:松鼠搭窩這一環節,學生透過自讀課文,找出表示順序的詞,再此鼓勵他們用這些詞說一句話,這樣既貼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讓學生學以致用。
最后,讓學生欣賞動物,回顧松鼠的寫法,總結全文。
上完這堂課,我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松鼠活動這一環節,學生透過自學能找出松鼠活動的三種狀況,結合多媒體觀看三種狀況下松鼠活動的圖片時,應讓學生說說畫面的資料,訓練他們口頭表達潛力。學生欣賞動物前,如能引導學生解讀(觀察、說、想象)使學生對動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許效果會更佳。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么?
1、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同學們看(課件出示松鼠視頻),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導入新課,指導寫鼠。
(反思:看完視頻后,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既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自然而然地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三、整體感知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松鼠?師板書:外形生活習性(活動、住、吃)
(反思:學生第一遍讀時,我提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讀完后,我卻讓學生說出作者從哪方面描寫松鼠,問題提的有點唐突。如果再上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一遍課文,這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答案。)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品讀外形部分
1、你覺得松鼠外形有什么特點?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
2、指讀,思考: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出松鼠的美麗?
3、理解敏捷(誰能把“敏捷”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呢?)
4、誰能再來美美地讀一遍?體會修飾詞語。
5、再讀,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6、這么美麗的小松鼠,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考考你。
7、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完成課件中第一段的填空。)
8、照著圖片背。
(反思:我覺得教學外形部分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我先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松鼠外形的美麗,再讓他們了解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松鼠的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按照順序來背誦課文,又讓學生填空,照著圖片背誦等,每讀一遍,對學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遍遍誦讀課文,要求層層遞進,使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夠順利背誦這一段話。)
(二)作者還從活動、住、吃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生活習性。你覺得哪一段寫得最有趣?
1、讀松鼠活動這一段,體會: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處?指導朗讀。
(反思: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適合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在處理本段時,仍像第一段一樣句句指導學生讀,教法上有些重復。)
2、怎樣搭窩這一段。體會搭窩順序,用先……然后……再……說一句話。
(反思: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本意是重點理解搭窩順序,但是我提問:“你覺得它搭窩的什么特點。”由于問題提得不恰當,誤導了學生,教學過程有些拖泥帶水。)
3、讀寫吃的一段,體會三個“它們”指什么?
五、拓展
閱讀鏈接另一篇寫松鼠的文章,體會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也各有特色。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