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8
這是部編版父愛之舟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是優(yōu)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并會寫生詞新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通過對父親的回憶,對重點句段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喚起對親情的理解。
課前準備
作者吳冠中的畫作。
關(guān)于吳冠中的介紹。
配樂朗誦。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父愛。喚起對親情的理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一 導入課程。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慈母情深》,知道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這節(jié)課我們同樣要學習在我們生活中,給予我們關(guān)心和愛護的人,他就是我們的父親。
請同學們看看老師幻燈片上的內(nèi)容,這些圖片是一位叫做吳冠中的兒子在痛失自己的父親之后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父親對于自己的愛和溫暖,請同學們說說從這些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一條小船,流水,小橋,白墻黛瓦的民居和三三兩兩的人。還有一個慈愛的老父親牽著自己的小孩兒往前走。)
教師總結(jié)
我們看到幾乎每一幅畫中都有漁船的身影,說明作者對小漁船有獨特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關(guān)于父親和漁船的故事她的名字叫《父愛之舟》。
板書 父愛之舟
1 了解作品及寫作背景
《父愛之舟》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當時作者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對父親深深地思念,只能依托于夢中相見。
課文以夢的形式呈現(xiàn)往事,描寫了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一個個生活場景。表現(xiàn)了父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深沉的愛。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父親的無限思念。
2 《父愛之舟》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什么是回憶性的散文呢?
回憶性的散文,以散文的基本形態(tài)為基礎(chǔ),只是在敘述上,用回憶過去的方式。它是融敘事,議論,抒情為一爐。對過去發(fā)生的事件進行闡述,回憶描寫。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書寫見聞感受的文體,能夠讓我們通過一個十分精粹,親切的形式,讀到作者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回憶性散文是片段式的,并帶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3 作者介紹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油畫代表作品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丑緣》等十余種。
二 生字詞語詳細見課本。
三 同學們,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的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課文以夢的形式呈現(xiàn)往事,描寫了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一個個生活場景。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父親的愛和無限的思念之情。
教師順勢引導,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 作者寫夢的內(nèi)容以小船為線索寫出了父親對我滿滿的愛。那么大家理一理,作者一共寫了關(guān)于父親的哪幾件事呢?
~父親給“我”買枇杷。
~住客棧,心疼“我”被臭蟲咬。
~逛廟會給“我”買豆腐腦,做萬花筒。
~雨雪天背“我”去上學。
~湊錢給“我”交學費,為我鋪床,竭盡全力,送我上最好的小學。
~搖船送“我”報考上學。
~給“我”縫補棉被。
教師
五 再找一找,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找找文中相關(guān)的詞語。
讀初小——初小畢業(yè)——念峨山高小——報考無錫師范
課文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記敘的
六 思考一下,課文是圍繞什么展開敘述的呢?
(小漁船,漁船是文章的線索)。
七 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父親為了節(jié)省飯錢和旅店錢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節(jié)儉的人。但他對我卻十分的疼愛。
八 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和詞語表現(xiàn)了父親的節(jié)儉呢?
九 總結(jié)
父親之所以如此節(jié)儉,這一切都是為了省吃儉用,供作者上學。
對于父親的付出,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后第二題第二小題的提問,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直述胸臆。表達了對父親難忘的愛和深切的懷念。
十一 同學們,一個年邁的節(jié)儉的老父親,和一艘從姑爹家借來的漁船,這樣平凡的日常有什么值得“我”在夢中反復思念呢?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父愛之舟》。
課堂作業(yè)。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父愛之舟》,你還能寫出類似的關(guān)于父愛的比喻句嗎?
《父愛之舟》這篇回憶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見長,而是以情取勝,平白如話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父子之情,細細咀嚼,別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動不已。
成功之處:
一、讀題釋題,激發(fā)情感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引領(lǐng)學生認真讀課題,把題意引向文意,讓課題成為導引學生解讀文本的切入點,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我在“舟”字下做了著重號,向?qū)W生提問“舟”是什么?題目為什么是“父愛之舟”?“父愛”和“舟”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呢?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讀課文。
二、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標中指出:要保證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感悟。全篇采用倒敘的手法,從夢境開始,引入對往事的回憶;以從夢中醒來、淚濕枕邊結(jié)束,首尾圓合。往事潛入夢中,說明往事難忘,更深刻地表現(xiàn)出父愛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記難以磨滅。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體驗感悟;學生讀懂了語言文字背后的內(nèi)容,體會到了父愛的偉大,也感悟到了作者對父親的那份敬重。
三、品詞斟句,深情感激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感悟父親的慈祥與善良、偉大與無私,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深情,體會“我”對父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在這節(jié)課上我的引導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對“他平時節(jié)省到極點” “錢很緊,但家里愿意把錢都花在我身上”等語句的引導,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領(lǐng)悟和感動,學生情動而辭發(fā),受到感染并與作者吳冠中產(chǎn)生共鳴,對自己父親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4個生字。
2.能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感受父親對“我”深沉的愛。
【教學重難點】
感受父親對“我”深沉的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有人說父愛如山,同學們,誰能說說你的父親是怎樣表達對你的愛的?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把父親對他的愛寫了出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都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介紹:吳冠中,中國當代畫家。出生于江蘇宜興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家庭。從無錫師范初中部畢業(yè)后,考入浙江大學代辦省立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1936年轉(zhuǎn)入杭州藝術(shù)專科學校,從李超士、常書鴻及潘天壽等學習中、西繪畫。1942年畢業(yè),任國立重慶大學助教。1946年考取公費赴法國留學。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清華大學建筑系、北京藝術(shù)學院、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現(xiàn)任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
2.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2)出示要求會寫的字14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
(3)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
(4)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jù)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3.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總共寫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1.這篇課文采用了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開頭和結(jié)尾都寫了夢是為什么?
(全篇采用倒敘的手法,從夢境開始,引入對往事的回憶;以從夢中醒來、淚濕枕邊結(jié)束,首尾圓合。往事潛入夢中,說明往事難忘,更深刻地表現(xiàn)出父愛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記難以磨滅。)
2.分小組討論,文中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比如:① 課文第三自然段寫了父親平時節(jié)省到極點,但是對加點兒錢換個較好的房間動心了。可以深入探討一下父親平時節(jié)省到極點,體現(xiàn)在父親送我去上學時吃和住都在姑爹的小漁船上,這樣可以節(jié)省飯錢和旅店錢,但是對加點兒錢換個較好的房間動心了,是因為父親心疼我半夜被臭蟲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體現(xiàn)了父親對我深沉的愛。
② 課文第四自然段寫父親帶我去廟會,各式各樣的食物和玩具讓我眼花繚亂,因為家里的條件我和父親只能吃從家里帶來的涼粽子,但是父親覺得我太委屈,領(lǐng)我去吃了碗熱豆腐腦,還給我糊了一個萬花筒,這表明父親盡他所能讓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四、課堂小結(jié),掩卷沉思
《父愛之舟》一文圍繞“父愛”這一中心,寫出了父親深沉的愛子之情,抒發(fā)了兒子對父親的懷念和對父愛的深深感謝。“父愛之舟”,既是指姑爹的漁船,也是指父親的愛,兩者已經(jīng)融為一體。就是這一只小船,送“我”走到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關(guān)口,承載著父親對我的深切期望和濃重的愛。平凡的語言,平凡的小事,卻因父愛的偉大,使文章充滿了魅力。掩卷沉思,我們是否能悟出:父親對自己的愛就隱藏在自己平時一點都不注意的小事中呢?
【板書設(shè)計】
父愛之舟
賣繭子買枇杷
用船送我考學 住旅店的經(jīng)歷
對我的期望 父親背我上學 替我做萬花筒 父愛
為我湊錢繳學費 替我補棉被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體會父愛的深沉,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guān),所以引入時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到的父愛,再在課文教學時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父愛的理解。
《父愛之舟》是屬于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舐犢情深”為主題的精讀課文。這篇文章是回憶性散文,作者以夢的形式呈現(xiàn)往事,描寫作者和父親在一起的一個個生活場景,表現(xiàn)父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愛,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無限思念。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反反復復鉆研教材。我在思考,課堂時間只有30分鐘,而我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又是《父愛之舟》篇幅很長,那在教學時我要如何取舍,教什么怎么教呢?最后我確定了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我設(shè)計五個板塊。每一個板塊都緊扣主題圍繞目標進行教學。在初步擬訂好教學設(shè)計后,我進行了試教。在試教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教師語言碎,問題提的不夠明確,教學內(nèi)容多,孩子們在有限課堂上不能很好的與文本進行深度的對話。對教材理解不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沒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我又陷入了沉思。究竟要怎么去引導學生,采用怎么樣的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滔滔不絕呢?于是又請教了年級組教師,請教了向主任。大家共同出謀劃策,我再次理順自己的教學思路。于是再到另一個班試教,這次試教面對不同的個體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學生不僅理解不透甚至課堂氣氛沉悶,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不那么積極。那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又該如何去引導激發(fā)。于是再次鉆研教材,再次修改教學計劃。最后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決定制定課前學習單,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孩子們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力求在課堂中落實以學定教,先學后教。
終于迎來了乾元小學第一屆“龍馬杯賽課”。在整堂課中,我把學習的時間歸還給學生。由課后的結(jié)尾導入新課,先請學生讀讀文章的結(jié)尾,再請同學們說說讀了結(jié)尾有什么想說的,問題的拋出讓孩子們沉靜的思維蕩起了點點漣漪,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思考與學習興趣。在學生各抒己見后,我過渡到下一個問題,父親做了那些事讓作者從夢中醒來,淚濕枕邊?這樣巧妙的引導學生進入了下一個關(guān)鍵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當學生都回憶起父親為吳冠中做的點點滴滴后,徹底把課堂時間交給孩子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交流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場景,并抓關(guān)鍵字詞談理解與感受,讓彼此之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體會父愛的深沉、父愛的細膩、父愛的偉大。小組長在帶領(lǐng)組員交流后,又指名同學在班級匯報交流。由點到面層層上升。學生交流匯報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歸納與引導,寫法的歸納與引導。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歸納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習的方法讀、找、畫、寫,習作的方法抓住細節(jié),表達真情。當學生感動于文本中的父愛時,我又把孩子們從文本中拉了出來。出示自己父親的照片,講述七十多歲老父親爬樓為我搬東西的場景。讓孩子們在我的講述中再次體會父愛、感受父愛。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父愛銀繞著孩子們。由此及彼,學生的腦海中也浮現(xiàn)出父愛的種種場景,表達欲望勢不可擋。老師話鋒一轉(zhuǎn),孩子們請拿起你們的筆讓父愛流淌在指尖,流淌在心間吧!伴隨著筷子兄弟《父親》感人的旋律,孩子們激情澎湃的書寫著一個個充滿父愛的場景。音樂結(jié)束,孩子的作品也紛紛出爐,在分享中孩子們再次感受到了原來天下的父親都一樣都給予了子女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有些孩子聽的淚水漣漣。時間總是有限的,幾個孩子分享后。整堂課接近尾聲,老師對父愛進行了總結(jié),在推薦有關(guān)表達父愛文章朱自清的《背影》,馬德《溫暖我一生的冰燈》、《手指尖的愛》中結(jié)束教學。
教學后,對整堂課我進行了反思。教學目標明確、重難得把握準確。教學流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也非常關(guān)注學情,但是課無完課。在課堂中還有一些有待努力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有點急于走流程,對于學生的引導不夠,在小組交流學習環(huán)節(jié)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學生交流的不夠深透,沒有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二、教師對于學生的匯報交流沒有給予非常有激勵的評價,在聆聽評價方面需要加強繼續(xù)做好功課。
三、基于課堂時間有限,部分同學沒有得到交流與分享。
四、學生在分享自己寫的父愛場景,老師沒有做到及時指導與點評,以學定教還需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努力的地方異常諸多。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研讀課本、課標。把握好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