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3
這是我們也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的:
針對個別同學在言談舉止有不符校園文明的現象,使同學們認識自己的行為習慣,意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并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學習應用和改進,做一個表里一致,內秀外美的文明學生。活動形式:討論,個人匯報,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出示隨手扔紙片、地面糖紙、等的圖片讓學生分析。
主持人:圖片中的事是我們大家司空見慣的,已經熟視無睹了,甚至可以說是麻木了的,但這件事又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文明、對道德的深思。
二、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舉止和語言兩方面。
針對近一階段給學生起外號、拿學生缺點開玩笑等現象進行討論。
三、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下面我們請老師來談談!
班主任發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她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中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嚴于律己,做文明學生。
活動目標
1.教育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知識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們的環境,并鼓勵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3.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班(校)集體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活動重難點
1.發現身邊存在的污染環境的行為。
2.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環保,從小養成環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觀看環保視頻《穹頂之下》,查閱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料。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親愛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同觀看了《穹頂之下》,我們一同來回憶一下,在看這段視頻時你們最大的感觸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談一談。
指名回答。
引導:什么是PM2.5呢?誰來給大家說一說?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PM2.5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中污染越嚴重。
2.老師發現大家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特別認真,而且不自覺地用手或衣服把嘴巴給捂上了,是啊,我們共處于同一片藍天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不能一味地抱怨環境,大人有大人的義務,而小孩也有小孩的責任,作為孩子,我們應該為環境做些什么呢?
3.小結:通過大家的回答,老師發現,你們都能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環保小衛士。這節課我們就圍繞環保來展開活動,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中來。貼標題,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回憶環保視頻,從官方數據上直觀體會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并聯系自己的日常環保行為,為做好環保小衛士做鋪墊,提高環保意識】
二、活動展開——環保衛士行動
1.大家看《環保衛士行動》調查表格,這里有20條日常環保行為,你能做到哪些?一邊讀一邊用√標記你能做到的環保行為。
指名學生,講一講你是怎么做到這個日常環保小事的。
2.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我們身邊——
活動一:節約用水
?。?)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是一位有心人,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自身行動保護環境,可是我們身邊也有對環境做出不好的行為,出示午餐后用水現象小視頻。
你發現了視頻中的什么問題?該怎樣做呢?帖標題。
這樣的行為,經過同學們之間相互提醒,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同學加入節水中來,我們還有哪些節水的好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節水小竅門的游戲。
(2)活動規則:全班共分為4大組,每組點名一人回答一個節水小竅門(強調想好“小竅門”的其他組要保密的重要性),其他組成員認真辨認該組代表回答的“小竅門”的可行性,從第1-4組循環回答,教師黑板上計分每個小組回答數,哪一小組回答不上,跳到下一組,依次展開。
【設計意圖:結合上學期的水的世界知識點,和目前的環保內容實際生活體驗相結合,進一步體會節約水資源的必要】
活動二:節約糧食
(1)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點滴小事很多。我們一實校從上學期有了大變化,那就是中午放學后,有部分孩子都不回家吃飯,而是在校就餐,大家舉手示意一下在校就餐者。
我們班有(人數)同學在校就餐,每次經過五班的時候我發現,大家都能井然有序并安靜地排隊打飯,而且還有幾位同學忍著美食的誘惑幫助其他同學盛飯菜,并周到地詢問菜量夠不夠吃。
?。?)可是,我們就餐之前的場景是美好的,然而就餐后,再次經過走廊,卻出現了如此場景(PPT圖)。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引導:有的同學餐盤里剩的多,有的'幾乎不剩,有的班級剩半桶,有的只有一點。 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導:我們之前學過一首詩,描寫糧食的來之不易,還記得怎么背的嗎?(生一起背誦《憫農》)
?。?)如果每個班級像這樣倒掉半桶剩菜,大家計算一下全校兩個校區40個班級會倒掉多少桶飯菜? 半桶相當于二分之一,40個班級里如果每天有20個班級剩半桶菜,總共剩多少桶菜?(10桶),如果一桶夠30人吃,10桶夠300人,相當于10桶夠100個三口之家的貧困家庭。
(5)看完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以后就餐時要怎么做呢?
指名說。板書:節約糧食
小結:每一滴糧食都來之不易,無論我們是在外還是在家就餐,都要吃多少盛多少,吃不完打包。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午餐說起,從不挑食不浪費的角度提高他們節約糧食的意識?!?/p>
活動三: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
(1)午餐的時刻,我發現個別同學使用了這樣的餐具(出示塑料勺子、一次性筷子和紙杯)。像一次性筷子、紙杯和塑料勺子,只能使用一次的塑料制品或木制品等,我們給它們起個同一的名稱就叫“一次性產品”(引出“一次性產品”的概念。)
(2)你還見過或者使用過哪些一次性用品? 指名說。
(3)一次性用品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我國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袋、木鉛筆、賀卡等)的量如表格所示。
看完表格里的數字,你有什么感觸?指名回答。
?。?)這里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小視頻,一起來觀看,注意一次性產品的分解時間。 指名說。
過渡語:一次性產品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這些產品的污染浪費也給我們的環境產生了沉重的代價,我們應該減少不必要的使用和浪費,比如用可循環使用物品代替一次性產品,或把使用過的一次性產品回收再利用,變廢為寶。
(5)怎樣才能減少一次性產品對生態、環境等造成的危害呢?小組之間先討論,后匯報,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辦法多。
?。ㄈ纾和獬雎糜?,自備水壺,可減少一次性水杯的使用)
【設計意圖:垃圾是我們生活中不起眼的一部分,然而對垃圾的不同處理方式,卻對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理環保意識。】
三、活動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很多,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我們還可以把我們的環保行為帶給熟悉的朋友和家人,讓他們一起加入我們的環保行動中來。
2.接下來,請大家共同設計一份《倡議書》,出示《倡議書》模板,齊讀上邊的內容。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應該向大家倡議些什么呢?如“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參與綠化美化活動”。請大家拿出桌面上卡紙,把你們的倡議內容寫出來。
3.請生讀自己寫的內容并張貼。 4.齊讀倡議書。
四、活動拓展——廢物巧利用
1.有的垃圾,變廢為寶,出示廢舊物品做成的新物品。 板書設計 活動反思
教學目標
1、懂得做好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學準備
1、調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關卡片和相關課件。
3、學校好人好事登記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課件動畫,再現文中“三個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發思考:他們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從而導出單元課題:“怎樣做好事”。(板書單元課題)
2、評一評,你覺得小明這樣說對嗎?說說你的看法。
播放課件:老師叫同學們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著要做什么好事。放學回到家,小明的媽媽讓他去扔垃圾,小明卻說:“媽媽,我正忙著想做好事呢,別打擾我!”觀看完后,讓學生來說一說“你覺得小明這樣說對嗎?說說你的看法”。
3、在學生交流中,總結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驚天動地的大事,像幫媽媽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而揭示課題: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懸念,談話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對后面的學習活動充滿了期待與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二、聯系生活,發現“好事”。
1、閱讀書本P47頁,讓學生說一說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讓學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談談在家里、在學校、在公共場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談談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這些事中,你認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討論:“為自己洗洗襪子、整理書包”是不是好事?
?。?)總結:實際上幫自己洗襪子,媽媽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點別的`事情,這也是為給媽媽提供方便,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讓學生體會做好事就是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3、引導學生在小組里邊討論邊填寫卡片:在學校里和公共場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匯報交流,成果展示。讓學生在匯報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時時有,好事處處在,做好事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設計意圖:我充分利用學生經驗作為課程資源,由學生經歷過、熟悉的事情,引導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對“好事”與“小事”進行體會,進行教育,認識在自身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學習,教學環節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學生的思想認識逐步提升。
三、模擬場景,導之以行。
1、設問思考:生活中有許多小朋友可會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好事的?
2、說一說。先出示課件:課本第47頁的內容,在組織學生交流:看看圖上的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過嗎?當你做這些事的時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說說吧。
3、匯報交流,并在學生回答的同時,采訪他當時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學生沒做過的事,老師先做榜樣,帶領學生們師生共演,現場進行模擬表演,為下面的表演作鋪墊。
4、創設情境,模擬表演。我準備了圖畫紙、彩筆、紅領巾、圍巾、臉盆、洗衣粉,設計了以下幾種情境(出示課件)讓同學們自由組合,選其中一種在小組內進行表演,最后再讓學生匯報表演,在表演的同時隨機采訪,讓學生談談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藝術課時,同桌忘了帶彩筆……(圖畫紙、彩筆)
?。?)星期天,媽媽不在家,看見自己的紅領巾臟了……(圍巾、臉盆、洗衣粉)
?。?)放學了,教室的電燈沒有關……
?。?)假日里,陪爺爺奶奶……
?。?)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看看,想想,說說,演演,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體驗做好事不僅可以給別人帶來幸福,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幫助學生進一步地認識到做好事的意義,并獲得做好事的真實體驗,真正達到導行的教學目標。
四、拓展延伸,養成習慣。
1、加深體驗,引導升華。
(1)播放濮存昕的工藝廣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播放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引導學生深切體驗,領悟到只要我們用心去幫助別人,做點對社會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種貢獻。
?。?)讓學生“動”起來,就是讓學生做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紅領巾歪了就動手系一系”、“書包亂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紙就撿起來”、“書桌歪了就擺整齊”……這樣入境體情,以做促學,閃爍著思維的火花,感受到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2、聯系實際,課堂延伸。
(1)觀察學校好人好事登記本,表揚做好事的同學,給學生樹立榜樣。
?。?)總結延伸,激情鼓勵。“同學們,你們看我們好人好事登記本上,已烙下這么多學生成長的足跡,還有這么多的空白留給我們去填,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天都來做好事,看看誰做的好事多。”
設計意圖:兒童品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只有把課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構建和諧統一的教與學過程,才能使學生將生活中的體驗內化為思想道德行為準則,真正落實品德教育的目標。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認識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各種文明習慣
2、 配合學校禮儀活動,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采用小品表演、講故事討論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3、 使學生在參與活動及討論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禮儀、做文明禮儀使者的活動中。 活動準備:
布置學生做好準備,編排情景劇,設計問答題、搶答題。學生每人準備一句文明禮貌用語。
活動過程:
一、儀式
中隊長宣布隊會儀式開始
1、報告人數
1、各小隊向中隊長報告??,本小隊原有人數 x人,實到x人,報完畢。
2、中隊長向輔導員報
3、輔導員預祝本次隊會圓滿成功告人數。
4、中隊長:全體立正,奏樂,出旗,敬禮
5、禮畢,唱隊歌
6、中隊長宣布五(2)中隊“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隊會正式開始。
二、活動開始
主持人甲:踏著歡樂的節拍,
主持人乙:踏入文明的時代。
甲:做個文明的好少年,
乙:那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甲: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為,
乙:文明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甲:做到這一些,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乙:做到這一些,養成教育是關鍵。
合:老師、同學們,早上好!“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五年一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是一個人美好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乙:養成教育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也是與我們每個學生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的一件大事。
(一)、情景?。?/p>
甲:講文明,講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的美好形象是靠每一個公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彬彬有禮的言行舉止來共同塑造的。要塑造一個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從小事做起。下面,請看情景劇《文明與可恥》。
乙:看了剛才的小品,同學們有何感想呢?下面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指名發言,并做簡評)
甲:當然啦,講文明,講禮貌不僅掛在口頭上,更要把它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不但要做到語言美,還要做到行為美,下面請欣賞情景劇《對不起、沒關系》
乙:是啊,一聲“對不起”,作用了不起;一聲“沒關系”,團結我和你!生活里,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小學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真誠地說聲“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少年。
(二)講文明禮儀的故事《孔融讓梨》
甲:中國是一個文明禮儀之國,在古代就有很多圣人就留下了許多這樣的故事,下面請聽《孔融讓梨》的故事。
乙: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我們踏在新時代的道路上,一定能做到講究文明,禮儀。
(三)、討論回答問題:
甲:語言美、行為美是養成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養成文明習慣,還要求我們做什么呢?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重點明確:愛護課桌椅,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紙屑垃圾,遵守課間紀律??都是講文明的表現。通過本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哪些好的文明習慣。)
乙:看來大家都能認識到如何做一名講文明的好學生,更能知道從小事做起!
(三)、文明從小事做起搶答題
甲:下面進行的是“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知識競賽。這里有幾道搶答題,請同學們踴躍搶答,我們為答題正確者準備了一些小獎品。
題目:1.請說出三句文明禮貌用語。
2.保持校園潔凈要怎樣做?
3.如何對待孤寡、殘疾人、弱小者?
4.你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10元錢,而路上又沒有其他人,你會怎么做?
5.你在操場邊走著,忽然一顆足球踢到你的身上,面對踢你的同學,你該怎么辦?
甲: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養成教育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滲透性也很強,體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校內外生活的一切方面和過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乙:養成教育,重在養,貴在成。
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乙:它需要我們進一步慎思之,篤行之,真正地將道德要求、行為規范,內化為我們的優良品質,外化為我們的自覺行為,這才是我們開展養成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四)、拍手兒歌
甲: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是多么重要啊!前不久,班委會布置大家收集一些簡單的文明用語,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使用禮貌用語的。(主持人指名學生自由說)
乙:大家說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文明用語也請到了這里,讓我們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兩名學生領誦,禮貌用語全體說)
小學生,懂禮貌 ,禮貌用語記得牢,
感謝別人說“謝謝“,早晨見面說“您早”,
表示道歉“對不起”,別后重逢說“您好”,
向人問事用“請問”,分手離別說“再見”,
別人工作或休息,禁止說笑莫打擾。
罵人本來不道德,打架更是不禮貌,
隨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紙屑不亂扔,
我們都要講文明,人人才會夸你棒,夸你棒。
甲:同學們,讓我們以這次班會為契機,通過對各種行為規范的體驗,養成各種文明習慣,提高我們的素質,凈化我們的心靈,以文明之我,建設文明之班級,文明之校
乙:有了文明禮儀,社會才能和諧。就讓我們在歌曲《歌聲與微笑》中結束我們的主題班會吧
合: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
三、輔導員講話:
通過這次隊會,希望同學們一起向不文明行為告別,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為學校增光添彩!
四、活動結束
中隊長:請全體起立跟隨輔導員呼號
輔導員: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呼號:(隊員)時刻準備著!
中隊長:退旗,奏樂!
中隊長宣布隊會結束:五二班《文明從小事做起》隊會到此結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