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7
這是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目標,是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古詩二首》其一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了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孩子們,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或是課外閱讀過很多古詩了。我們知道,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寄情山水,表達他們對自然,對美,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例如,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就對“水”情有獨鐘:仰望廬山瀑布,他感嘆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走在天門山上,他眺望遠處,提筆寫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站在黃河邊上,他任思緒飛揚——“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些風景無不讓我們神往,讓我們留戀。同時,也為我國的詩詞寶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今天,我們要走進另一位久負盛名的偉大詩人,走進他心中的那個“水世界”,走進西湖的湖光山色。
二、初讀古詩
1、見過西湖嗎?想去西湖吹吹楊柳風嗎?帶著這種愉快、雀躍的心情朗讀課題,齊!
誰能來說說題目的意思?“飲”是什么意思?“湖”指的是?“初晴后雨”是什么意思?
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指名答)
2、這首詩的作者是?他是何許人也?誰能來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蘇軾和杭州很有緣,他曾經兩度在杭州任職。在杭州任職期間,他組織百姓疏通了西湖,把從湖底挖出來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把它叫做“蘇堤”。現在,“蘇堤春曉”已經成為了西湖一景。蘇軾在杭州當官期間除了造福百姓,也為西湖的美景深深陶醉,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篇。
3、蘇軾眼中的西湖究竟是怎樣的?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去欣賞一番了。下面請同學們放生朗讀,注意讀音,爭取做到字正腔圓。
檢查反饋。
你們覺得哪個詞語比較難讀?
(教師正音:瀲滟liàn yàn 亦yì 宜yí)
?、?指名讀。
(評價)
②全班齊讀
3、了解了詩題和作者,讀準了古詩還不能算讀好了,還得讀懂古詩。現在,請大家默讀古詩邊,思考問題:⑴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后雨”?
⑵哪一句寫景,哪一句寫聯想?
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詩句旁邊。
三、細讀詩句
?。ㄒ唬└惺芪骱诓煌鞖庀碌暮馍缴?/p>
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我們先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
1、 水光瀲滟
(1)(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他看到了什么?
?。ㄇ缣斓奈骱娌ü忾W閃。)
誰能給“波光閃閃”換一個近義詞?
(波光粼粼,碧波蕩漾……)
你們的詞匯量可真豐富!我們一起把這些詞匯收入到知識寶庫里吧?。R讀)
(2)“波光閃閃”用詩中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
?。囦伲?/p>
?。?)是什么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
?。ㄌ枺?/p>
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點?
?。ㄎ骱乃陉柟庀赂油笍?,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艷了……)
?。?)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
?。ㄖ该x)
你的心情是愉快的!
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
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
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1)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氣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
?。ㄏ掠炅耍?/p>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樣的景象?
?。ㄉn翠欲滴)
現在呢?
?。鼥V朧、山色蒙蒙、云霧彌漫、云霧迷茫、云霧茫茫、迷霧濃云……)
?。?)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
(山色空蒙)。
2、 亦奇
?。?)閉眼想象一下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見這樣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
?。ㄆ婷睿?/p>
把你的感受帶入詩句當中讀一讀。
?。?)晴空萬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這朦朦朧朧的西湖奇妙嗎?
?。ㄒ财婷睿?/p>
(3)從哪個字當中你讀出了“也”?
(亦)
“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詩文當中常常用到。我們學過孔子的名言——
?。ǔ鍪緋pt)“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ㄡ屃x)
(4)西湖的美景是這樣的出神入化,誰能來讀一讀雨后的西湖美景?
贊嘆的語氣,誰能讀得更好?
這樣吧,你們在這句話背后加一個“呀”字,再試試!
(指名讀)
3、引讀前兩句
其實一句詩你仔細品讀,就會讀出它的韻味。晴天的西湖是——
雨天的西湖是——
風和日麗,當我們漫步西湖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猩x)
細雨蒙蒙,我們蕩舟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女生讀)
4、古人在寫詩的時候,非常講究工整對稱。上下句每個詞,甚至每個字都能對起來?,F在誰能跟老師來對對子?
“水光”對?“瀲滟”對?“晴”對?“晴好”對?“晴方好”對?“水光瀲滟”對?“水光瀲滟晴方好”對?
說明同學們都知道什么是“對偶”了。
?。ǘ┯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
1、領略西施之美
?。?)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誰)?(西子)
?。?)西子是誰?
(西施)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ù呵飼r期越國美女)
2、淡妝濃抹總相宜
?。?)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哪一句?
?。ǖ瓓y濃抹總相宜)
(2)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么特點?
?。ǖ瓓y素雅,濃抹鮮明艷麗)
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
(濃抹)
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
(淡妝)。
?。?)總相宜
A、那西施是著淡妝好呢還是濃抹好,詩人是怎么說的?
(都好)
你如何知道?
(總相宜)
B、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
男生,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子么?
(還在贊美西湖)
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ㄎ骱那缣炀腿缤魇饽?,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很美。)
?。?)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的西湖。
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里,詩人不禁贊嘆——(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拓展延伸
1、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生伴樂齊誦)
2、學完了這首古詩,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西湖,你會怎么說?
?。ㄖ该穑?/p>
老師也想到了一些四字詞語來形容西湖,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ǔ鍪緋pt)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游人如織、楊柳依依、山明水秀……
咱們一起把這些優美詞語收入大腦寶庫中吧!讀出這些詞語應有的韻味!
3、出示本課所積累的新詞,朗讀復習
波光粼粼,碧波蕩漾、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游人如織、楊柳依依
五、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晴 濃抹
總相宜
雨 淡妝
徜徉詩的世界,鍛造詩意課堂
題記:公開課上很少看到古詩教學,盡管大家都喜歡古詩,但不敢輕易走進古詩,王崧舟是語文界的“神”,但他也說,上古詩——傷神!但今天,我們可以分享趙笑益老師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心里真是慶幸!這是蘇軾的詩,也是我最愛的一位詩人。蘇軾,他豪邁、大氣,又不失兒女情長。我一下子想起他的一首詞“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正想著,趙老師已經上面試話筒,很年輕的一位老師,穿著棕色的上衣,多像詞里的一片落葉呀。
課前談話:
師:初次見面,說說對老師的了解。
師自己介紹自己的家鄉。
師:我介紹了我的家鄉,現在該你們來介紹義烏了,讓老師感受到義烏的風采。
生:義烏有很多好吃的,有紅糖、蜜棗。
生:義烏有雄偉的古塔。繡湖公園,這些都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生:我們義烏人很熱情。
生:義烏有很大的國際商貿城。
生:義烏有一位很偉大的詩人,駱賓王。
師:你有什么話想對我說。
生:老師,你辛苦了,你從溫州趕來。
生:歡迎你來義烏來。
生: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
師:上課,同學們真精神。
生:老師也精神。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杭州的西湖嗎?
生:去過。
師:說說你眼中的西湖。
生:西湖很美,有很多荷花。
生:西湖里還有十個美景。
課件音樂起(古箏)師動情簡介西湖。引出課題:飲湖上初晴后雨
生讀題(三生)
師:從這個課題中,你能讀懂點什么嗎?
生: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生:這是蘇軾賞風景時寫的。
生:蘇軾先是在飲酒。
師:連起來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
生:蘇軾先是在飲酒,一開始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師:對呀,倒底是怎么樣的美景吸引了蘇軾呢?自己讀讀這首詩,自己讀,多讀幾遍。
生讀
師:你們覺得這里邊哪幾個字特別難讀?
生:瀲滟
生:淡妝
師:這么難讀的字送到詩句中,你還會讀嗎?誰來讀讀詩的第一句。
生讀第一句
師:你讀得很努力
生讀第一句
師;好的。誰來讀讀詩的和四句。
生讀第四讀
師:很好,再來一次,總是平舌音。
師:那這首詩連起來,誰來讀?真自信,你來。
生讀。
師:字正腔圓。你來。
生讀。
師:誰再來。
生讀,邊讀邊糾正讀音“山色”
師評:第一次讀只讀錯了一個字,已經不簡單了。
生讀。
師評:你不僅讀正確了,還讀出了詩的味道,以后會是一個出色的播音員,這么多同學想試,那一起來詩,
生齊讀。
師:讀詩不僅要讀正確,還要理解詩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看下面的注釋。
生:問老師
生:查字典。
生:四人小組討論。
生:聯系上下文理解。
師:其實呀,還可以聯系課文中的插圖,反復誦讀來理解,好,同學們,就用你們自己的方法,反復讀讀,來理解詩的意思吧。
師;讀著讀著,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我看到了蘇軾在廟里飲酒。
師:我們剛才從題目里知道,是在湖上飲酒。
生:我看到山。有雨有霧。
師:從哪句看到的。
生:山色空蒙雨亦奇。
師:誰能讀好這句話?
生讀(三個)
師:今天,早上,老師拉開賓館的窗簾,看到了我們的義烏一片雨蒙蒙,誰能把這畫面讀出來?
師范讀。
生再讀。
師:看,這就是山色空蒙雨亦奇。課件出示圖片。
師:是什么使得這西湖這么美啊。
生:是大霧,
生:是蘇軾。
生:是大雨。
師:找找你能用詩里的一個字來說嗎?
生:山色空蒙雨亦奇。
師:板書:雨亦奇。
師:誰來讀讀?
生讀
師:我看到了一點點霧。誰再來,
生讀(三)
師范讀
生再讀(二)
師;你還看到哪些景色?
生:我看到了湖水很美。
師:你從哪句話感受到的?
生: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平時見過嗎?
生:平時,太陽照在水面上,水面像金子般閃動。
師:誰能閃動得再耀眼一些?
生讀。
師:跟老師一起去看看吧。(屏幕出示圖片)
師:誰能用朗讀來讀活這幅畫?讓水波蕩漾起來?
生讀(三)
師:為什么會這么美???
生:因為是晴天。師板書:晴方好。
師:穿越水面,你還看到什么?
生:湖面好像是一塊翡翠,像金子般耀眼。
生:小魚在曬太陽。
生:青蛙在唱歌。
師:這么美的景色都融在詩的第一句中,女同學來試試。/男同學也來試。
師:把每一、二句話詩反復讀,直到提出問題來。
生:我讀出了雨來得很奇特。
師:很奇妙。
生;我讀出了,雨下到西湖里,像珍珠一樣。
生;我讀出了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但是風景還是很美。
生:晴天的西湖很美,雨天的西湖也很美。
師:怪不得,我們的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齊讀二句
師:再讀讀后兩句,你讀懂了什么?
生;詩人把西湖和西子就是西施相比。
師:你了解西施嗎?
生:她是越國的大美女。
師:此時此刻,你站在西湖上,你想把西湖比作什么呢?
生;比作西子。
師;和我們的蘇軾一樣。
生;比作桂林的山水。
生:比作一塊翡翠。
師:那為什么蘇軾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生:因為西子不寫化不化妝都很美,西湖無論晴天或雨天都很美。
生:西子不管痛苦還是快樂都很美。
師:噢,不管什么時候都很美。
師:西子,西湖,西湖,西子,你又讀出什么了?
生;它們讀音很相近。
師:還有一個原因,老師告訴你們,西子的家和西湖很相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家所說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所以西湖也被叫作西子湖。想不想去看看。
課個把播放一系列西湖景色(配樂)
師;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生:西湖啊,你真是太美啦。
生:西湖,你太美了。
師:不管是晴天,
生:還是雨天。
師:不管是春天
生:還是冬天
師:不管是早晨
生:還是黃昏。
師:詩人說
生:總相宜。
師:詩人正坐在小船上,看著金子般的湖水,他說:
生:水光瀲滟晴方好。
師:雨后的西湖,山更青了水更綠了,蘇軾詩興大發,他不禁感慨到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師:同學們,好詩需要反復誦讀,自己再讀讀。
生自讀
請一生讀。
師評:你讀得詩情畫意。誰再來?
一生讀。
師評:雖然是個男孩子,但嘹亮的聲音恰到好處地讀出了西湖的風韻。
一生讀。師及時糾正讀音。
一生讀。
師:孩子,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依老師看,你干脆改名叫蘇小軾吧。
誰再來?
一生讀
師:誰能背啦?
一生背。
齊背。
師:其實蘇軾和西湖還有這樣的緣分,讀讀這份材料,你又會讀懂什么呢?
屏幕出示材料。生自讀。
生:我知道了蘇軾在杭州作知州,他為西湖疏通河流,還造了蘇堤。
師:不光是蘇軾和西湖有緣份,我們的詩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寫下了“錢塘湖春行”,自己讀讀,可以聯系注釋去理解。
生自讀。
師:只能深入詩的字里行間,你才能真正讀懂它,誰來讀?
生讀。(二)
生齊讀
師:為了紀念白居易,我們把白沙堤稱作白堤。
師:誰來背背像這一類的古詩。
生背平時積累的古詩(二生)
師:布置作業。
師:下課
我的感受:
此堂課,趙老師一直在引領孩子們反復誦讀和想像畫面,讓孩子們從含蓄的詩句中領略西湖的美景。歷來,上古詩有三種境界,一是反復誦讀,理解詩意;二是想像畫面;三是體悟意境。我感覺趙老師前兩者都做得很到位,但第三種境界似乎還有些欠缺,孩子們更多的理解或許只在詩句的表面意義。還有后面老師講到西子所住的地方和西湖相近,這好像是不對的,有很多歷史資料可以查明,西施所住的地方其實離西湖很遠,整首詩,在我看來,最出彩的是第三、四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千古以來,我看到過的比喻句中最出彩的一句,為什么好?其實不用作太多的解釋與分析,一剖解,什么都破壞了,什么都沒有了,真正的美與好,是說不出理由的,為什么要去找很勉強的理由呢?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本詩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詩中始終所表達的意境。
2. 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3.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歷。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鞔_: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使他們能在頭腦中出現直觀的印象,同時鍛煉他們對自然景物描寫的口頭表達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游。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是—— (蘇軾)
二、理解詩句意思
1. 讓學生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節奏。
2. 讀懂詩意。給出五分鐘,請學生自己借助注釋,準確解釋出全詩的意思。
3. 找四位同學解釋全詩,教師在旁作指導,糾正解釋的不恰當之處。
三、體會詩歌意境
1.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在哪些天氣狀態下的景象?(明確:分別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時的景色。)請說出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 在描寫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聯想到了什么?(明確: 美女西施)在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 全文讀完,詢問學生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在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覽了杭州的著名景觀西湖。詩人在西湖上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于是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狀態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學常識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著名詩篇。詢問學生對作者蘇軾的了解,包括“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指什么
?。鞔_: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是: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韓愈,柳宗元 )
五、教師總結全詩
全詩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第一、二句是詩人的實寫,從初晴,雨后兩個角度描寫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詩人的聯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寫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態,刻畫出了西湖的風采神韻。因此這首詩里來被認為是吟詠西湖最出色的詩篇。也正因為本詩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譽。
六、作業布置
1. 找出本詩中的名句,反復誦讀,用一兩句話寫出自己讀了這首詩后的感受。
2 . 課外再去找找蘇軾的其他名詩,背誦,增加積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