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6
這是二年級部編版語文園地五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口語交際:
一、 披文入境 理解生命
1.激情導入:生命是寶貴的,卻又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時,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圍繞“生命”這一永恒的`話題暢所欲言。
2.提問:你怎樣看待生命?
二、 喚起記憶 感悟生命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提示本課的一些話題:
(1)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2)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3)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學生可以參考資料中的某一方面來談,也可利用自己搜集的資料,另選角度來談。)
4.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三、暢談生命
1.你們想說些什么?想怎么說?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
2.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3.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沒聽明白的可以提問,語言說清楚。
4.評一評,誰說得最好?說說你們的理由。
5.你們從他們的發言中得到了那些感受啟發呢?
四、深化生命
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2. 學生齊讀,深化對生命的看法。
習作
一、談話激情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對生命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的哪些內容、觀點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把這些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是一篇佳作了。這節課就讓我們盡情地抒寫我們的情懷吧。
二、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3.結合本組課文,探究本組課文表達方式上的共同特點。(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梳理,歸納得出:這些課文都是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現象中引發思考,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鼓勵學生在作文中用上這一表達方法。
三、試寫初稿
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修改定稿
完成初稿后,請學生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2.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賞評佳作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3.謄寫作文。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1)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 ──丁玲
(2)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爾斯泰
(3)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
(4)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5)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背積累歇后語。
2、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閱讀輕聲詞語。
2、誰還能說出一些輕聲詞語?(姐姐、孩子、燈籠……)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歇后語。
2、教師簡介歇后語。
3、你還知道哪些歇后語。(學生自由回答)
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
三、布置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狐貍和烏鴉》。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2】新人教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教案指導
語文園地五指導方案
教學目標
1.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準確識記“飯、能、飽、茶、泡、輕、鞭、炮”等字。(重點)
2.在看部首識字的過程中,發現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密切聯系。(難點)
3.區別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會用它們填空。練習查字典,培養學生查字典的學習習慣。(重點)
4.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歇后語,借助圖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內容,并背誦積累。(難點)
5.和大人一起朗讀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內容,知道狐貍為什么對烏鴉說好話,懂得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啟發學生不能聽信花言巧語,要專注做好眼前的事。(難點)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字卡。(教師)
2.字卡。(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多媒體出示喜羊羊圖片)導言: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來了,它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課件出示“飯、水、足、手、衣、火”的圖片)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
2.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能用來做什么,同時逐句出示兒歌內容,引導學生相機識字。
(1)自由讀兒歌,讀準字音。
(2)指名讀兒歌,師生正音。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飯、能、飽、茶、泡、輕、鞭、炮。
(1)讀準字音:“茶”是翹舌音,“鞭”是三拼音節,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認清偏旁,說說字義和偏旁的關系。
(3)交流識字方法。如: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泡、飽、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
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導學:喜羊羊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聽一聽,它又說了什么?(課件出示泡泡語:你能看圖背誦這首兒歌嗎?)
6.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生字放入兒歌,速讀速背兒歌。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們喜歡的卡通人物圖片導入,引領學生在趣味觀察中認識兒歌中的主體事物。在此基礎上的認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現
1.導言:由于同學們表現得非常棒,現在喜羊羊要帶我們去漢字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漢字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隨著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
2.課件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應生字“吃、叫、吹、咬”。
(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課件出示口字旁)
(2)引導學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并表演。
(3)導學:這支隊伍想擴充,還有哪些字寶寶可以參加呢?(預設:“喊、嘆”等。)
3.課件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提手旁家族,并相應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導言:觀察生字,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提水、拔蘿卜、捉小雞、拍球圖片)
(2)引導學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并再舉幾個例子。
4.課件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導言: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大家來看看都有誰呢?(生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課件出示足字旁)
(3)足字旁的字多數和腳部動作有關,學生舉例子。(跺腳、跳躍等)
設計意圖: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在自主發現中了解漢字造字規律,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導言:喜羊羊在漢字王國玩得特別愉快,它喜歡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課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圖片,并注明這兩個詞語,突出“青”和“清”兩個字。)
(1)同學們,觀察這兩個字,你們發現了什么?
預設:讀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綠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
(2)課件出示:“遠處有(
)山,近處有(
)泉。”學生試填,并說明理由。
(3)學生小組討論還可以用“青”和“清”組哪些詞,并用詞語造句。
2.課件出示:“在”和“再”。引導學生說出哪個是“再見”的 “再”,并說明理由。
預設: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再見”這個詞,“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3.教師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點,比如:在家、在場、在外面……
4.課件出示選字填空:放學了,大家(
)教室門口和老師說(
)見。
(1)指導學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說明理由。
(2)課件出示選字組詞練習:(
)家、正(
)、(
)學校、(
)次、(
)來。學生討論怎樣填寫,并用填寫的詞語造句。
5.完成教材64頁的翻字典游戲“比比誰最快”。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的圖片,直觀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組詞造句,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比較兩組同音字時,都是先理解再運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借助有趣的“翻字典游戲”激發了學生查字典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誦讀歇后語,日積月累
1.導言:喜羊羊今天給我們帶來幾幅圖畫謎語呢,誰能猜出每幅畫的謎底?
(1)課件出示圖片:小蔥拌豆腐。
導學:大家看看這盤菜的顏色,用一個詞來形容。
預設:又青又白、綠白相間、清清(青青)白白……教師給出一清(青)二白。
(2)課件出示:竹籃子打水、芝麻開花、十五個吊桶打水圖片。師生交流共同猜謎語。
2.引學:剛才我們猜的是歇后語,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后一部分像謎底。
(1)請你讀一讀教材中的歇后語,對照圖片體會其中的含義。
(2)同桌對讀歇后語,一人讀前一部分,一人讀后一部分。
(3)課件出示歇后語的前一部分,學生齊說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語。
(1)課件出示幾個課外歇后語,小組交流學習,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2)借助圖片指導學生邊讀邊理解,最后熟讀成誦。
4.小結:歇后語的種類有很多,有諧音類、喻事類、喻物類、故事類等,內容廣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集。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主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借助圖片,在讀中感悟,并鼓勵學生去搜集、去積累。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導言:一個晴朗的日子,烏鴉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樹上,正準備回家喂寶寶,卻遇到了樹下尋找食物的狐貍。(課件出示:短文插圖)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課件配圖播放故事)
2. 學生初步了解短文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音易錯的生字。
3.指導朗讀短文,把短文讀得正確、流利。
4.引導學生思考交流:狐貍幾次對烏鴉說話?烏鴉有什么表現?畫出狐貍的話讀一讀,想想狐貍為什么要這樣說話,烏鴉為什么上當受騙,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讀《狐貍和烏鴉》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
2.把搜集到的歇后語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誰記得多。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交流和表達。教師應充分給予他們思考、表達與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語言,在交流中感悟內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減少語文園地的內容帶給學生的枯燥感,我設計了“喜羊羊參加運動會”的一系列情境。借助課件里的圖片和動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以語文園地中的各板塊內容為主體創設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觀察與傾聽上,迅速提升了學習效果。
1.閱讀“包”部字族文,認識8個生字。
2.繼續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感受形聲字音、形、 義之間的關系。
3.能在語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4.運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速度。
5.積累歇后語,了解歇后語的特點,初步感受歇后語短小、通俗、形象的特點。
6.和大人一起讀寓言故事《狐貍和烏鴉》,鞏固已學的生字,了解“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1.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字族文,借助偏旁歸類法學習生字。
2.在語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運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速度。
3.積累歇后語。
4.讀寓言故事,分享閱讀收獲。
2課時
第1課時
1.(課件出示“飯、水、足、手、衣、火”的圖片。)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
2.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能用來做什么,同時逐句出示兒歌內容,引導學生識字。
(1)自由讀兒歌,讀準字音。
(2)指名讀兒歌,師生正音。
3. 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 飯、能、飽、茶、泡、輕、鞭、炮。
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課件出示泡泡語:你能看圖背誦這首兒歌嗎?
6.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生字放入兒歌中,速讀速背兒歌。
1.導入:由于同學們表現得非常棒,現在我要帶大家去漢字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漢字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
2.課件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口字旁家族, 并出示相應生字“吃、叫、吹、咬”。
(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課件出示口字旁。)
(2)引導學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并表演。
3.課件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提手旁家族,并相應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導入:觀察生字,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提水、拔蘿卜、捉小雞、拍球的圖片。)
(2)引導學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并再舉幾個例子。
4.課件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導入: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大家來看看都有誰呢?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的相同點。(課件出示足字旁。)
5.教師歸納。
(1)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
(2)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關。
(3)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有關。
1.導入:剛才我們在漢字王國玩得特別愉快,你喜歡這里的山山水水,這里的美麗景色嗎?(課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圖片,并注明這兩個詞語,突出“青”和“清” 兩個字。)
(1)同學們,觀察這兩個字,你們發現了什么?
(2)課件出示:“遠處有( )山,近處有( )泉。”引導學生試填,并說明理由。
(3)指導學生小組討論還可以用“青”和“清”組哪些詞,并用詞語造句。
2.課件出示:“再”和“在”。引導學生說出哪個是 “再見”的“再”并說明理由。
3.課件出示:“放學了,大家( )教室門口和老師說( )見。”,指導學生用“再”和“在”填空,并說明理由。
4. 完 成 教 材 P64 的 翻 字 典 查 字 游 戲 “比 比誰最快”。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積累字詞;發現不同字的特點,幫助記憶。
正確區分形近字和形聲字,并正確運用。
2.能力目標:通過讀、背積累歇后語。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詞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積累字詞;發現不同字的特點,幫助記憶。
正確區分形近字和形聲字,并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詞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時間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積累字詞;發現不同字的特點,幫助記憶。正確區分形近字和形聲字,并正確運用。
2.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詞興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生字。(教師正音)
2、教師范讀兒歌,學生跟讀。
3、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現?(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用處)
4、你能像這樣說兩句嗎?(有筆能寫字,有家才溫暖……)
5、集體齊讀兒歌。
二、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范讀,學生正音。
(3)你們發現了什么?
(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關;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關;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腳有關。)
(4)小組再讀詞語。
(5) 集體讀詞語。
三、字詞句運用。
1、 區分青和清,再和在。(學生回答,教師指導)
2、 學生獨立完成“選一選,填一填”。
3、 學生回憶音序查字法的過程。
4、 獨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練習。學生匯報。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