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六則:遇事自己想辦法 主題由來: 由于幼兒年齡特點,在動作的準確性和自控能力上還比較差,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幼兒還不會解決問題。如班上的劉琛小朋友汽車走不了了,活動區玩的不高興。于是全班小朋友幫助他解決問題……同時,為了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教育,設計了此主題。
教育目標 |
問題板塊 |
主題壁報 |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
家園合作 |
資源利用 |
1、通過多種形式,使幼兒進一步認識交通標志,知道它的作用 2、觀察和記錄天氣的變化,了解季節變更
3、了解電的用途,學會遠離危險,認識用電的標志 4、使幼兒了解到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能導電。 5、培養幼兒對探索的興趣和對探索軌跡進行記錄的好習慣 |
幼兒:為什么有的汽車叫遙控車?
教師:因為里面裝有電池和磁鐵,有了這些后它就可以動了。
幼兒:電池不裝上就不能動了對嗎?
教師:不見得。不信,咱們來試一試。
|
安全標志
我設計的標志
|
科學區:各種型號的電池
美工區:投放安全標志圖樣
圖書區:安全小常識(對與錯);自制圖書
|
小問答:當孩子迷路了怎么辦?
安全標志
小資料
|
幼兒園里的安全標志 |
活動一:大街上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交通標志,知道它的作用 2、知道遵守規則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 禁止停車標志、停車廠、紅綠燈、人行橫道、拐彎、錄象帶(大街上)、磁帶、錄音帶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幼兒對玩汽車非常感興趣。一次,劉琛和幾位小朋友在窗臺玩汽車時,由于相互撞,將同伴的車子撞壞,故大家討論怎么不會撞壞車子 |
1、情景引入,介紹我知道的標志 教師: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志? 幼兒:左拐彎、右拐彎、禁止調頭。 師:限制汽車速度有標志嗎? 幼兒:有!看紅綠燈。 2、看錄象帶,提問 師:那看看錄象帶中怎么說的吧! 幼兒:安全標志可真多,我也想開車上路了。 教師:好呀!咱們現在就設計一個大馬路吧。 3、設計大馬路,并將標志放其中。游戲《上馬路》 |
通過問題引出,引導幼兒想到行為的后果,并利用適宜的材料引入,使孩子在無意中范錯誤時,能給孩子一個表達真實想法的機會,并從中滲透各種教育因素。
|
[NextPage]
活動二:天氣日志 活動目標: 1、觀察和記錄天氣變化,了解天氣變更 2、通過增減衣服適應氣溫的變化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筆、室外溫度計、圖片、統計表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教育反思
|
由于天氣的變化很不穩定,有的幼兒就生病了,為了讓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并有預見知道天氣的意識,做好準備來預防生病
|
教師:今天小朋友穿的衣服怎么這么少? 幼兒:天氣很好,穿多了就出汗。 師:你們怎么知道天氣好和壞的? 幼兒:收聽天氣預報;看看有沒有太陽。 教師:你認為天氣都有幾種形式? 幼兒:有太陽的天(晴天);有陰天;有刮風天。有下雨天。 教師:有這么多形式呀!那我們設計一個天氣記錄表吧! |
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他們自己感受到是環境的主人,自己是有能力參與班級的活動,從而身在其中,體現自己的興趣與新的發現。
|
活動三:電的用途大 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標志 2、引導幼兒了解電對人的益處和危害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電動玩具、光盤、圖片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活動反思
|
在活動用電安全后,幼兒覺得電很危險,就不要用電了的想法,這樣就可以躲避危險了,說明幼兒對電的用途還沒有真正的了解
|
教師:玩具恐龍為什么會動?
幼兒:車身體里有電池。 教師:我們生活中哪還需用電? 幼兒:在家里、幼兒園。 教師:我們看看光盤里怎么說的吧! 幼兒;電的用途可真大,應該早就用電。 1、出示一件電動玩具吸引幼兒的興趣。 2、提問:電從哪里來?出示水力發電廠和火力發電廠的圖片。 3、討論;在家里電有哪些用途?在幼兒園里電有哪些用途?電還有哪些用途? 小結:知道生活中離不開電,電給我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 3、觸電時怎么辦?生活中應該怎樣節約用電?并出示安全用電的符號標志。 5、小結:怎樣用電才安全。 |
對孩子來說通過猜想和已存的知識經驗相結合,加上新知識的學習,使幼兒從中發現事物之間的多種關系,從而獲得內化的知識,又獲得了更為重要的經驗―探索解決身邊問題的經驗。
|
[NextPage]
活動四:讓車動起來 活動目標: 1、 積極參與探索,并能與同伴經驗共享。 2、 引導幼兒對事物的比較過程和結果,獲得成功感,獲得初步比較能力與方法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汽車每人1輛、檢驗假設表、吸管、尺子、冰棍棍、強性磁鐵、鋸末、果殼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活動反思
|
一次在活動區產子昂小朋友發現自己的汽車走的太慢了,活動區小結時告訴了大家自己遇到的困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為了幫助他解決困難,讓車快跑起來。 |
教師:猜猜車為什么跑的慢?
幼兒:電池快沒電了。
教師:我這有同樣的車輛,咱們賽車好嗎? 幼兒:為什么一樣的車跑的不一樣快? 教師:那我們試一試吧,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 1、情景引入,要求不接觸小汽車讓它開動起來 2、猜想記錄表 3、幼兒操作,鼓勵幼兒使小汽車在桌面上開動起來,并填寫記錄表。說說用什么可以使汽車開動起來。 |
在材料的投放上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空間,既符合本班幼兒的興趣、需求以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使幼兒通過操作、探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經驗,以及在操作中的自信心、成功感,交流與分享的行為得到充分的建立。
|
思維接力棒:汽車的輪胎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你聽說過嗎?
活動五:誰能使燈泡亮起來?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用多種方法表達、交流、分享探索過程和方法。 2、培養幼兒對探索的興趣和對探索過程記錄的好習慣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區別針、勺子、子母扣、毛線、紙、吸管、鉛筆、膠皮、木塊、每人一張統計表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活動反思
|
一次,幼兒在活動區中發現電池和電線連接會讓小燈泡亮起來,于是設置了提高,什么材料還能使燈泡亮起來?
|
教師:你覺得老師表中能使燈泡亮起來的是誰? 幼兒:認真的猜想并填表。 教師:猜想后我們實驗一下吧! 幼兒:(1)猜的不一樣;(2)猜的一樣。 教師:能導電的叫導體,不能導電的叫絕緣體。
|
由于幼兒的原有經驗不同,故他們的探索過程和程度也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支持每名幼兒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索和學習是很重要的并給予個別孩子的及時鼓勵和必要的幫助是互關重要的。
|
活動六:沙包落到樹上怎么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常見的材料進行簡單的嘗試和探索 2、學習分享探索的過程,體驗成功感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木棍2―3根,梯子1個、皮球10個、跳繩10根
設計意圖 |
師幼互動 |
活動反思 |
一次,戶外活動時,幼兒比賽看誰的沙包扔的高,這時有的小朋友的沙包落到了樹上,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想到了工具材料。為此,為了讓幼兒大膽嘗試,培養探索的意識。
|
教師:呦!這可怎么辦,沙包落樹上了?
幼兒:去找梯子;等著來風時就下來了;去拿長棍。
教師:用用其他的材料看看能否幫助你?
幼兒:不行。有的東西不行。
教師:它外能干些什么呢?其他的東西真的沒有用嗎?
教師:什么材料就使用什么樣的工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