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幼兒園角色游戲案例:檢查視力
一、實錄:
這天,在早上角色游戲時,吳穎掛了個眼科,倪玲小醫生就利用墻上的視力表為吳穎檢查起了眼睛。小醫生邊指著1.0(四顆星)這一行的字符,邊看著病人。只聽到病人說:“看不清?!贬t生接著往上指,……終于病人在0.4(沒有星)這一行準確地指對了。于是,倪玲醫生吩咐病人:“你眼睛不好,要去配眼鏡。以后要注意保護眼睛,不然長大了就看不見了。”只見病人相當配合地留出了“錢”準備配眼鏡。
游戲講評環節,我就病人的視力問題與全班幼兒展開了較為詳細地討論:病人近視的原因、壞視力能變好嗎、除了配眼鏡、滴眼藥水,在生活中怎樣保護眼睛(環境、飲食、用眼衛生等方面),最后落實到醫生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與病人交流。
二、分析與策略
杜威認為,兒童所聽所想都是直接與他接觸的活生生的事物,即兒童所關心的事物是和他的個人生活和興趣結合在一起的。開學時,我們在醫院里投放了數字視力表,由于孩子沒有生活經驗,很少有醫生想到給病人測視力。上星期,保健教師都會為全班小朋友普查視力,保健室的視力表引起了幼兒的關注,視力測試引發了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能力強的醫生嘗試著給病人測視力,我也借用這個契機讓幼兒明白幼兒階段的視力不是永久的,現在視力不好的小朋友通過矯正等手段可以變好,好眼睛不注意用眼衛生也會變壞。幼兒把查視力的游戲也帶進了小醫院。幼兒在小醫院的游戲中自發生成了“查視力”的內容,教師挖掘的課程資源也是發生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人、事、物,幼兒的已有經驗,教師的課程支持都是誘發幼兒游戲興趣的原因,也符合了他們的游戲需要。
三、反思:
在角色游戲的開展中,幼兒在與同伴、材料的互動會產生新的興趣和需要,因此,教師應在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敏感而正確的挖掘其中隱含的價值,在回應幼兒生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關注、解讀他們的游戲行為,及時發現、判斷幼兒游戲興趣,幼兒的基本經驗的關系和背后的價值,從而對幼兒的游戲行為,因此當教師捕捉到幼兒一些有價值的生成游戲行為時展幼兒游戲的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對游戲中產生的游戲問題進行討論,引發主題的調查、探索,讓幼兒在查閱、調查、分析、討論與模仿中,豐富有關的經驗,并將獲得的新經驗來建構自己的游戲,推動游戲發展,使得游戲高潮迭起,異彩紛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