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應對PPT課件這個PPT共3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什么是攻擊性行為,行為矯正過程,經典條件反射等,歡迎點擊下載。知識回顧
一、什么是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指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進行直接破壞或攻擊的行為,包括毆打、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或動物、搶劫等行為。在 4—6 歲時可表現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兒童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它既影響兒童人格和品德的發展,又是衡量個體社會化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
想一想:
1、行為矯正過程
A、基線期
在開始此案去就提行動之前,了解清楚班級里的這名兒童打人的頻率是很有必要的,這些信息為教師提供了評估這名兒童行為改善程度的基準線,也可以為本次治療過程中的策略做必要調整。
基線期的確立:一般選擇3-5天最為適宜。
每當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都記錄在紙上,一天結束后在坐標圖上做上標記,以折線圖最為適宜。
單位:次
單位:天
兒童攻擊行為基線圖
。
基本原理
經典條件反射:伊萬·P.巴甫洛夫
操作性條件反應:斯金納
經典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時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種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還觀察到,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分泌唾液,而不必嘗到食物的刺激。
結論:條件反射是后天獲得的,經學習才會有的反射是后天學習,積累經驗的過程。
局限性:行為并不發源于內部(即由反射或天生決定),經典條件反射并不能解釋人復雜的學習過程。
操作性條件反應:
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和影響下,于1937年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
行為受它的結果的控制;受到強化 ( 獎賞 ) 的行為則會得到鞏固(重復);沒有得到強化 , 行為將減弱并最終消失。
操作條件作用原理
理論的核心是:如果一個人或者動物做出組織所希望的行為,那么組織就與此相聯系提供強化這種行為的因素;如果做出組織所不希望的行為,組織就應該給予懲罰,據此,就讓組織成員學習組織所希望的行為并促使組織成員矯正不符合組織要求的行為。
:
1、行為強化法
行為強化的定義
一個具體行為的發生;
有一個直接結果緊隨著這個行為;
這導致了這個行為在將來被加強了(這個人更有可能在將來再次從事這個行為)。
例如:
孩子上床后哭鬧 父母進入房間 哭鬧更頻繁
操作性行為 刺激物
正性強化的定義:
一個行為的發生;
隨著這個行為出現了刺激的增加或者刺激強度的增加;
導致了行為的增強。
例:孩子哭 給一塊糖 孩子哭得更頻繁
負性強化的定義:
一個行為的發生;
隨著這個行為出現了刺激的移去或者刺激強度的降低;
導致了行為的增強。
例:
不好好學習 免洗碗 考進前十名(好好學習)
飽厭:個體體驗到這種強化物,已經到了 不需要的程度。
對于洛洛的行為矯正可以采用強化法
行為矯正的基本假設:
適應性行為是習得的,則非適應性行為也是習得的。
治療過程:
1、確定行為矯正:減少洛洛上課打人次數,不影響正常教學。
2、測定基準線:采用觀察法
在上課內記錄隨意打人次數,為求準確性,選擇不同節次的數學、語言課,共觀察5天。
單位:次
單位:天
兒童攻擊行為基線圖
。
3、選擇強化物
通過家庭訪談和與洛洛溝通,得知有效強化物“X”(機器人玩具)
詳細過程
事先和洛洛交談,幫助他進一步認識上課隨便打人行為的不良后果,增強他減少這一不良行為的意愿,并向他說明如果他上課少打人一次就獎勵一張代券,三張代券就可換得一個”X"(機器人玩具)。取得該生的同意后,訂立口頭契約。
階段一 減少數學課打人行為。“強化技術”
在旁邊觀察洛洛的上課行為,若做到一節數學課打人次數比基準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張;少2次,可得代券2張,以此類推,3張代券可換1個“X"(機器人玩具)。若超過基準線平均數1次。則罰代券l張,以此類推。
2、懲罰法
1.懲罰的定義
一個具體的行為發生了;
這個行為之后立刻跟隨著一個結果;
于是,將來這個行為不太可能再次發生(行為被弱化了)。
例:
如: 反應 后果
對老奶奶不禮貌 被家長批評
結果:以后不太可能對老奶奶不禮貌。
階段二:數學、語言課上同時控制。“懲罰和強化并用”
數學課要求保持第一階段的平均水平5次,就可得1張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張代券;超過4次,罰券l張。語言課也以基準期5次為界,減1次獎1張券。超1次罰1張券。其他以此類推,時間4周。
3、行為消退法
行為消退的定義
行為消退的行為學定義是:行為消退發生在
一個以前被強化的行為;
不再導致具有強化作用的結果;
且因為這個原因,行為在將來不再發生。
消退原理
如果在一定的情景中,某人發出一個先前被強化了的反應 , 而該反應并不跟隨通常的強化結果時 , 那么,當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時,該人很少會再有同樣的反應。
簡言之 , 如果環境不理睬一個行為 , 則該行為將消失。
操作條件作用原理
行為消退進程示意圖
行為強化:
行為 后果
哭鬧 媽媽給買糖果
結果:在超市更可能哭鬧。
行為消退:
行為 后果
哭鬧 媽媽不再給買糖果
階段三:為追蹤期,取消增強物。
由于要結束矯正過程,不能每次都是用代券,而且時間長了會產生飽厭現象,因此,當階段一,階段二達到一定效果時,就要改變強化策略。改用老師的表揚和鼓勵,若洛洛在課堂上攻擊性行為的次數很少了,下課時,老師給予表揚和稱贊。并逐漸改為“間歇性強化”,即有時下課時表揚,有時下課時不表揚。逐漸強化洛洛上課少打人的良好行為。
預期:通過矯正,洛洛能明顯減少上課隨意打人的攻擊性行為,保持良好的上課秩序。
課后作業:
陽陽是我們班出了名的小霸王,只要有人想和他分享東西,他就會很不情愿,要么毫不客氣地將同伴推倒;要么張口就咬,孩子們都很怕他。有些家長們更是認識陽陽,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常說被陽陽欺負過。有些經常提醒我們,活動中盡量讓自己的孩子遠離陽陽,生怕孩子再受皮肉之苦。
請用行為矯正的相關策略制定一套矯正洛洛行為的方案。
感 謝 聆 聽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