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看法PPT課件這個PPT共3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這。主要包含什么是兒童觀,什么是教育觀,我們有著怎樣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我們需要怎樣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我們如何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等,歡迎點擊下載。 童年幸福與兒童發展 ——關于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一些看法
背 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開篇的“序言”寫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第一條:“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
背 景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論壇通過了《達喀爾行動綱領》,確認了為每個公民和社會實現全民教育的六項目標:掃盲、發展幼兒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進男女教育機會平等、生活技能培訓、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框架中六個全民教育目標中最艱巨的是目標6,即“提高教育各個方面質量,確保優質教育,從而使所有人在學習中,特別是讀寫、算數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獲得可度量的和可被承認的學習成果”。
背 景
增加入學機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帶來教育質量和教育針對性的提高,對于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教育質量危機,無法承擔危機所帶來的后果。同樣,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沒有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有質量的教育。
背 景
在全球進行的教育改革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對教育問題的共識:
1.教育是社會問題,它涉及大量的利益相關者
2.學習者的期望、要求以及他們的學習方式是構建教育規定的主要標準
3.全面的,包括過程和結果的課程視角,這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基礎
4.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改進制度和教育實踐的一個關鍵因素
——Renato Opertt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專家)
研討話題的浮現
什么是兒童觀?
什么是教育觀?
我們有著怎樣的兒童觀與教育觀?
我們需要怎樣的兒童觀與教育觀?
我們如何實施優質幼兒教育?
提 綱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好課程決定了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踐行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的保障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一、何為兒童
(一)兒童觀:社會看待和對待兒童的看法或觀點。涉及兒童的特性、權利與地位、兒童期的意義以及教育和兒童發展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的回答)
(二)兒童觀的演變:
小大人→上帝的仆役,生而有罪→由新人類觀推導出的新兒童觀→兒童發現→基于心理認識的兒童觀→現代兒童觀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三)現代兒童觀的內涵
兒童是人
兒童是發展中的人
兒童是權利主體
《兒童權利宣言》(1959年11月20日第1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肯定兒童和成人一樣,應當得到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學習的權利。
《兒童權利公約》(1989年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為兒童的保護和權利訂立了一套全面的國際法律準則。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四)對兒童與童年的詩意描述
兒童是哲學家與行動者——“真”的追求
兒童有自己的哲學。兒童的話可能是幼稚的,但問題是富有哲學意味的。《小人國》(視頻)、《皇帝的新裝》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中的提問
兒童用行動猜測、驗證與思考
兒童是藝術家與表演者——“美”的追求
畢加索說:每一個兒童都是藝術家
兒童的繪畫和表演是兒童創造的表現,兒童有強烈創造的欲望,所有兒童都有涂鴉和表演的欲望
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兒童是夢想家與歷史家——“善”的追求
兒童有豐富的想象力。夢想把無人性的世界變成人的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同化。夢想使兒童進入一個比現實世界更有詩意也更為宏大的世界。(我好怕)
加德納關于“真、善、美”的舉例
兒童的正義(視頻)
童年是人生的啟蒙和根基
詩意的童年是人生的根基,是終身揮之不去的精神家園。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據著最重要的篇章。
詩意的童年是充溢著“真、善、美”的童年,尊重兒童“求真”、“向善”、“達美”的天性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什么是兒童學習
“學”是指幼兒在多感官的參與下,以操作、交往和體驗的形式,不斷獲得新經驗的過程,是外在行動過程引發內在行動過程相統一的過程。
兒童學習的領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征求意見稿)》中明確的幼兒個體發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五個學習領域:
健康
語言
社會
科學
藝術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兒童學習的途徑
生活中學習
-目標,內容,材料,環境
游戲中學習
活動(操作)中學習
--動手的操作、擺弄活動
--動腦的思考、想像活動
--動嘴的討論、交流活動
學習與上課、學習與游戲、學習與玩耍、學習與交往
“教”就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興趣及現實的活動背景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投入活動并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支持兒童學習、促進兒童發展——科學兒童觀的核心
關注“學習品質”
學習品質指幼兒學習的傾向、態度、行為習慣、方法、活動方式等與學習密切相關的基本素質,是在早期開始形成與發展,并對幼兒的現在與將來的學習都具有重要影響的基本素質。
學習品質不是指幼兒所要學習的那些知識或技能,而是幼兒怎樣學習那些知識或技能,在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各種與學習有關的素質。尤其強調的是好奇、主動、堅持、注意、反思、解釋、想象、創造等內容。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何為教育
(一)“教育”概念的詞源
中文“教育”的詞源
西文“教育”的詞源
(二)有關“教育”的若干重要命題
盧梭:教育是培養“自然人”。“人生來是自由的,卻無處不在枷鎖中。”
杜威:教育即經驗的改組與改造。
雅斯貝爾斯:教育即陶冶。“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皮亞杰:教育意味著培養創造者。學習從屬于發展;兒童的學習是主動探究和建構的過程;兒童應通過動作進行學習,思維就是操作;教師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
舒爾茨:教育是對人口進行的投資。教育是一種對人的投資,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的多。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三)教育究竟是什么
教育意味著善,意味著覺解。教育是人格的陶冶和人性境界的提升,是使人成為人的教化活動。
教育意味著啟蒙。教育是把人從無知、非理性、習俗、已有的經驗、迷信、專制的權威等思想和生活狀態中解放出來的重要活動。
教育是人學會存在或生存的重要活動。教育在近現代成為一項重要的為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事業。
教育即過一種教育生活。教育的根本在于面向未來,改變現實生活,創造一種值得過的可能生活。教育生活是人的完整生活,是自由的交往生活,是動態生成、不斷超越的意義生活。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我和你的目標 — 維尼• 薩提爾
我想愛你 而不抓住你
欣賞你 而不判斷你
和你一起 而不侵犯你
邀請你 而不強求你
離開你 亦不歉咎
批評你 而非責備
并且 幫助你 而非侮辱你
如果 我也能從你那里 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么 我們就可以真誠地相會 且豐潤彼此的
生命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幸福,是生活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關涉生活的根本作為。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何為童年幸福
(一)對“童年幸福”的描述
自然的童年才是幸福的(壕溝里的男孩子們)
童年應與天真為伴(探索的錫坤)
幸福童年意味著無損天性(等待的辰辰)
幸福童年意味著自由與創造(我很快樂)
幸福童年意味著充實和滿足(快樂農場)
幸福童年意味著挑戰和追求(胖廚師)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二)童年幸福與兒童貧困
聯合國的兒童貧困界定(2005):生活在貧困狀態下的兒童是指經歷過生存、發展和成長所必須的物質、精神和情感資源的剝奪,不能享受他們的權利,不能發揮他們的潛能或不能作為完整和平等的成員參與到社會中。
兒童貧困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兒童的身心發展決定了兒童對成人的依賴性,因此,兒童更易處于貧困狀態;兒童貧困經常被呵護、溺愛或成人的積極“努力”遮掩;兒童貧困會延伸到成年甚至下一代……
發達地區兒童貧困的最大威脅:營養不平衡;溺愛;缺少同伴交往;受動;過多一致化;過度指導;興趣壓抑;缺乏探究機會。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三)質量與幸福
只有質量的精神層面得到實現,才會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只是嬉笑,幸福是一種內心的充實與滿足
快樂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副產品,但幸福是高質量的教育必然的結果
對幸福的回答不是語言,而是心靈和感覺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第一屆兒童保育與教育大會(2010年10月,莫斯科)
孩子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
幼兒生命中的最初幾年是為其設定正確發展軌道的最佳時機
必須建立早期保育與教育質量標準并監督實施
童年幸福——科學教育觀的核心
“好的幼兒教育”以追求童年幸福為核心價值,是尊重兒童“求真”、“向善”、“達美”的天性,鼓勵兒童交往、探索、分享、表達,致力于建設兒童充溢著“真、善、美”的完整生活和詩意童年的教育。
讓童年幸福成為一種普世價值觀
好課程決定了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踐行
良好的課程是幸福童年的保證
幸福童年(快樂、充實、挑戰)
課程應把維護幼兒幸福童年當作首要原則
“好的幼兒教育”以追求幸福童年為核心價值
“好課程”決定了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
好課程決定了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踐行
“好課程”帶來童年幸福
兒童做有興趣、有意義和合需要的事(錫坤與垃圾桶)
兒童能面臨適度的挑戰(胖廚師)
兒童前后的經驗能形成聯系(包餃子)
兒童能在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經驗(快樂農場)
兒童能投入、專注的活動,并有良好的情緒體驗(天鵝接龍)
兒童能產生后繼活動的沖動或意識(月亮粑粑)
好課程決定了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科學兒童觀與教育觀的踐行
“好課程”的核心價值觀
學習與發展是每一個幼兒的權利
尊重幼兒期的價值與特點是幼兒教育的根本
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是幼兒教育的靈魂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的保障
好的幼兒教師是接受了專業教育,掌握兒童發展規律,了解兒童發展需求,具有系統科學的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技能,能對幼兒毫不懷疑的信任、毫無保留的愛;能得到同伴和園所持續不斷地專業支持;能興致勃勃地和孩子們一起研究生活、編織生活。
總之,只有一群自主的、不斷生長與進步的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保障孩子在幼兒園層面的幸福童年,使教師和幼兒每天都在幼兒園興致勃勃地共同編織生活!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的保障
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特點
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與標準是什么?與非專業人員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情境:搶棍子事件
池亦洋:搶棍子幼兒
陳柄棟:抗議幼兒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 麗蓮.凱茲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的保障
違反專業規范的行為
屈服于現實情境的壓力或一時的便利而采取的行為
任由自己的情緒操縱自己的行為
充當滅火器
袖手旁觀
希望其他幼兒來“教訓”當事幼兒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實施優質幼兒教育的保障
非專業人員的反應
轉移注意力
大聲喝止
把棍子拿開或扔掉
威脅
許諾給予某種好處
隔離,到旁邊思過
說教
受害者至上
追究起因
強調成人的感受
以約定俗成或錯誤的“傳統”觀念來評判幼兒的行為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專業教師的反應
專業教師的思考及反應涉及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
此情境可以發展幼兒什么——教育價值判斷
事件中幼兒的經驗水平和需求怎樣——兒童發展診斷
課程和管理上的問題是什么,應如何處理——教育對策選擇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教育價值判斷:此情境可以發展幼兒什么?
社交技能(輪流、協調、克服困難)
語言技巧(用清晰、有效的語句表達自己的需求;明確的詞句、對話技巧)
社交知識(社交情境認知、正義觀念、旁觀幼兒的理解與技巧的學習)
情感與品質培養(同情心及助人的品質、嘗試的勇氣、避免抱怨和搬弄是非)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兒童發展診斷
對陳柄棟的診斷
他今天的行為過去是不是經常發生?
他這個時候能接受的挫折有多少?……
對池亦洋的診斷
池亦洋的行為對他而言是不是一種進步?……
對兩個幼兒的診斷
如果讓這兩個幼兒自行處理這件事,他們能學到“適當的”概念和行為嗎?
參與事件的兩位幼兒目前所表現的行為模式如果不加以修正,會不會留下后遺癥?
當事幼兒是不是會為了符合別人所賦予的“形象”個性而表現出某種行為?……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課程、管理與教育對策
幼兒園里有充分而適宜的設備和材料嗎?
活動能滿足幼兒需要嗎?是否對他們有足夠的挑戰性?
這類事件是否經常發生?課程安排需要調整?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專業的教師
運用專業教育理論、專業知識、經驗及判斷來 處理幼兒的問題
非專業的教師
出于一般常識或常理來處理問題
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才能支持兒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發展
幼兒園里的案例
可愛的明明
你看見了一輛奔馳老爺車嗎?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 尊重幼兒期的價值與特點是幼兒教育的根本 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是幼兒教育的靈魂
讓我們更新觀念、講究方法,在用真心、真愛和智慧保障孩子童年幸福,為孩子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的過程中增進我們自身的成長快樂! 謝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