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育目標(各年齡段)PPT課件這個PPT共2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初步感受、欣賞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美術活動,能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幼兒對藝術的敏感性。 幼兒美術教育總目標
1、初步感受、欣賞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美術活動,能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幼兒對藝術的敏感性。
3、掌握一些簡單的美術技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美術表現活動,促進
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4、能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激發幼兒的
想象力和創造力。
5、在美術活動中能理解、接納、欣賞、尊重他人的創作與表現,喜歡欣賞不
同風格的藝術作品,發展幼兒的審美情趣。
活動目標分類
認知目標 情感目標
技能目標 創造目標
幼兒美術活動分類:
繪畫(油畫棒畫、水粉畫、線描畫等)
手工(泥工、紙工、粘貼和剪貼)
興趣和審美(欣賞)
繪 畫
一、認識和使用繪畫的工具材料,培養幼兒正確的繪畫姿勢
小班
1、知道繪畫工具和材料的名稱、用途和用法。主要是彩色鉛筆、蠟筆、油畫棒和圖畫紙等。
2、有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用筆的姿勢和方法。要求幼兒做到:肩平、背平、頭正,身體稍向前傾,眼睛和畫紙保持約30厘米左右的距離,左手按在紙上,右手執筆畫畫,姿態自然放松。
中、大班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要提醒幼兒學習正確地使用新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注意幼兒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二、幼兒繪畫內容、造型和構圖
小班
用最簡單的點、線、涂染等方法,畫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和最感興趣的物體的大致輪廓。如樹木、花草、人、小動物等。
嘗試用點(雨點、圓點等)、線條(直線、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圓形、方形等,)表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的物體特征。
學習在畫面的中心位置大膽安排主要形象。
中班
在小班基礎上,學習蠟筆水粉畫、拓印畫、棉簽畫等多種繪畫方法,體驗繪畫的快樂。
能用各種點、線條、簡單圖形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學習在畫面上簡單地布局,初步學習畫面上安排物體的上下、左右關系,并根據自己的想象有創造性地表現簡單的情節。
大班
能表現更為廣泛的事物,包括看到的、聽到的、記憶中的,還有故事、詩歌中學到的內容,并且要能畫出它們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細節”,“會簡單地描繪出人物和動物不同姿態(側面、背面、有簡單動作的四肢)”。
能根據一定的主題,用豐富的色彩和線條、構思、組織形象,表現一定的內容和情節。
幼兒學習在畫面上主體突出,合理布局,并注意均衡與對稱的關系。
三、繪畫中顏色的運用
小班
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能認識紅、黃、藍、綠和黑、白等常見的顏色,
并愿意嘗試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嘗試用多種顏色作畫,愿意掌握正確的涂色方法,涂勻、涂滿。
中班
對色彩活動有興趣,認識8-12種顏色并學會辨別同種色的深淺,學習用較豐富的顏色作畫。
“選擇與實物相似的顏色畫畫”并且能“逐步做到涂色均勻”。即不過稀、不過密,不出輪廓、不留空白。
大班
根據圖畫的內容和表現的要求,“會使用各種顏色”。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顏色數量上的要求,要求教幼兒幼兒使用“各種”顏色,而不只是紅、黃、藍、綠、黑、棕、粉、紫、等,還要會用淺綠、淺棕、灰色等,并學習色彩的調配,表現畫面的深淺、冷暖關系;
另一是顏色運用技能上的要求,要求教幼兒涂色要進一步均勻,能夠順著物體的輪廓,一道一道地、由邊緣向中心地輕輕涂染,甚至能根據內容和表現的需要而用較重或較輕的筆道涂出深淺不同的顏色。
四、裝飾畫
中班
要求在長方形、正方形紙上用點、線、小圓圈、花朵、葉子等花紋簡單地裝飾,畫出色彩鮮明的、簡單的圖案。
大班
要求不僅在長方形、正方形紙上,而且在圓形、菱形、生活用品形紙上,不僅在紙形的中心而且在紙形的邊緣、角上,用學過的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紋,“有規律地”進行裝飾。
強調裝飾要有規律,即花紋、色彩的排列、布局要對稱、均衡、有規則。同時要求學會有規律地畫圖案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