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學論與教學法PPT課件這個PPT共9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教育史上的幼兒教育家及其理論,教育史上的幼兒教育家及其理論,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兒童畫的特點,幼兒美術教學的實施方法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實用美術
一、教育史上的幼兒教育家及其理論
1、福祿培爾
德國幼兒教育家(1782-1852)
教育觀點:
(1)教育要適應自然
(2)重視幼兒的自我活動
注:他創設了世界上第一 所幼兒園,被稱為幼兒 園之父。為幼兒游戲和 活動設計了一套教具— “恩物”
2、杜威
美國教育家(1859-1952)
教育觀點:教育即生長→兒童中心主義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教育的本質:經驗的改造或 重新組織→從做中學
教學方法:活動教學
教師作用:參謀者
3、蒙臺梭利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1870-1952)
教育觀點:
(1)幼兒自由發展
(2)為幼兒提供適合發展的環境
(3)重視感官訓練
筋肉練習、日常生活的訓練、感官訓練、初步的知識教育
教師作用:被動
蒙氏教具(1)
4、西澤庫
奧地利教育家
教育觀點:
(1)讓孩子自由創作
(2)提供良好的教室環境
(3)混合班
(4)個人創作與集體共同表現相結合
教師地位:與學生平等
共同點
強調兒童的自由發展
二、幼兒美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2、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指導幼兒學會觀察
3、尊重幼兒,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總的來說中國的教育者認為應該先從基本技能開始,創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國的教育者開始就是刺激一種創造性的想象力,美國教育者的長處是給兒童足夠的時間去探索,讓他們發展創造力……中國教育者的長處是在保證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種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準后,他們就沒有能力和愿望來做創新的事情。”
——《美國藝術的指導思想》
在教學中要不要教技法?
將技能訓練和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統一起來。
4、豐富美術表現形式,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三、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1、涂鴉期
何為涂鴉?
最初沒有意圖,是一種新的動作練習。
幼兒的興趣在于手的運動
四種涂鴉線條
(1)雜亂線
(2)單一線
幼兒能重復畫出線條
對手的動作有所控制
表現在對動作的重復
(3)圓形線
努力控制動作的方向、力量和幅度
是幼兒首次畫出的圖形
(4)命名線
將圖形與線條結合
發現與經驗中的某些事物相似
自言自語進行注釋與說明
不能離開幼兒的語言解釋
2、象征期
幼兒開始產生表現的意圖
能用所掌握極簡單的圖形和線條表現特征
(1)圓形輪廓線和意義開始期
《大象站著玩》 作者:男 3歲4個月
(2)圖形分化和意義表征期
3、圖示期
所謂圖示,指的是圖解式的示意式的意思
有意識的作畫,作品與周圍生活有直接聯系
具有創造性特點
所謂圖示,指的是圖解式的、示意式的意思
四、兒童畫的特點
1、透明畫
2、夸張
3、最佳視覺面
4、主觀的遠近、大小
《馬路上》
5、基準線
6、想象力豐富
7、視點混合
8、生動
五、幼兒美術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
1、學期教學計劃
2、單元教學計劃
3、活動教學計劃
(二)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
1、準備環節
2、教學環節
(1)導入環節 ①音樂導入法 ②故事導入法
③欣賞導入法 ④其他導入法
(2)活動過程 ①采用教學與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②采用引導式的教學,相信幼兒的學習能力
3、評價環節
(三) 在平時的美術教育中還需注意的地方
1、創造美的生活環境
2、利用節日和娛樂活動進行美術教育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
1、學期教學計劃
2、單元教學計劃
3、活動教學計劃
1、學期教學計劃
在學期之初各班級教師根據園所、社區、季節及幼兒情況設立一學期的單元教學總計劃,通常2周為一個單元
2月:《過大年》
3月:《我愛媽媽》
4月:《春天來了》
海濱城市:《大?!?br />農業院校:《去農場》 。
計劃的內容制定
一、班級情況
本班共有幼兒 名,其中男孩 人,女孩 人,大部分幼兒在學習時注意力較集中,能掌握握筆方法,能使用幾種基本的色彩。他們喜愛畫人物和動物,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班有2名幼兒未上小班直接轉入我班,美術基礎能力不足,對他們應加強幫助。
二、教育和教學的總要求
1、在情感目標方面,通過講故事、看圖片,欣賞大自然等活動,繼續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通過對工藝美術品的欣賞,培養幼兒熱愛傳統文化、熱愛民間藝術。通過上述途徑,培養幼兒對美的事物的喜愛之情。
2、在能力目標方面,繼續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形象記憶和想象能力。在繪畫和手工作業中應鼓勵幼兒多思考、多聯想,促進其創造力的發展。
3、知識目標方面:
繪畫:
(1)繼續學會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手眼保持一定的距離,正確握筆。(2)繼續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并能選擇相似顏色作畫,并逐步做到涂色均勻。(3)初步學習中畫面上簡單的布局,并能表現簡單情節(4)初步學會炸長條形的紙上用點、線、花朵等畫出簡單的花邊。(5)(6)……
手工:
(1)認識材料工具,知道材質(如泥、紙)的性質,喜歡塑造活動。(2)學會用搓、團、壓、粘合等方法,簡單塑造物體的基本形象。(3)學會撕紙和按直線撕紙的方法,發展手的小肌肉以及手指的動作。(4)培養幼兒自制玩具的能力。(5)(6)……
三、學期美術教學要求與內容
2、單元教學計劃
要考慮到單元下面要組織的若干個小活動,要考慮到各個小活動的關聯、順序和時間安排、活動的準備以及在活動結束后進行評價。
《過大年》——
美術課“繪畫-過年了”、“手工-制作燈籠”
語言課“新年到”的兒歌
音樂課“過新年”
數學課“小兔子的紅燈籠”
體育課“點炮仗”
3、活動教學計劃
在進行準備工作時,要從三方面考慮:一是教具的準備,二是教室布置的準備,三是幼兒的知識經驗的準備。
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評價。
(二)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
1、準備環節
2、教學環節
(1)導入的環節
(2)活動過程
3、評價環節
1、準備環節
知識經驗準備
孩子要有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鋪墊
物質準備
準備好上課需要的種種教具、布置好教室
①音樂導入法
②故事導入法
③欣賞導入法
④其他導入法
①采用教學與游戲 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②采用引導式的教學,相信幼兒的學習能力
床下取鞋
反思與啟示
(1)在解決問題時,孩子往往會借助自己已有的經驗。在這里,孩子已有的經驗就是:“手太短,繩子比手長,所以可以用繩子取出鞋子”。
(2)通過嘗試,長長的繩子并沒有幫助他取到鞋子,這時,也許他獲得了“繩子雖長,但是太軟,不能用作取鞋的工具”的經驗。
反思與啟示
(3)燁燁是在運用這些“模糊的”經驗解決從床底下取鞋的問題,整個的過程,是他嘗試原有經驗的過程,是他獲得新經驗的過程,也是他修正以往錯誤經驗的過程。這個過程有益于他對概念的建構。
反思與啟示
(4)對于孩子的學習而言,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失敗,能讓孩子獲取“印象更為深刻的”經驗;失敗,能讓孩子改變或修正原有的經驗。
反思與啟示
床下取鞋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該兒童“在學習”,“學習什么”以及“在如何地學習”。 “床下取鞋”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十分普通的事情,幼兒在解決問題中獲取了有益的經驗,發生了有意義的學習。
老鼠打洞
輔助材料和測量工具
片段一:
孩子以直接經驗目測和手測洞的深淺 方法略有不同
女孩——用一只手探測
男孩——先用一只手,再用雙手探測
運用直接經驗表達感受: “洞不是一樣深的”
片段二:
兩個孩子開始在自己的經驗水平上選擇材料進行嘗試
男孩——直接取出各種材料,擺弄操作。
女孩——選擇她認為合適的測量工具——卷尺,進行嘗試。
女孩的經驗
認讀刻度的經驗
“測量必須將尺拉直”的經驗
片段三:
男孩的嘗試
兩根筷子不是一樣長的
男孩的經驗暫時還不能解決這類問題
片段四:女孩的探索
女孩直覺——2號洞最淺
測量結果——與直覺一致,記錄。
測量3、4號洞,記錄結果——4號最深
排除2、4號洞,再測1、3號,分別做記錄
女孩在她自己的經驗水平上解決了問題
男孩——現有經驗暫時沒能解決問題,但整個學習過程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
啟 示
每個孩子都具有不同的經驗水平,孩子就是在不同的經驗水平上探索、學習和解決問題的。
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充分的理解,還要以研究的眼光去觀察孩子的行為,解讀孩子的思維,分析孩子的經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設計出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具有個性特點的成長方案。
3、評價環節
教師評價
幼兒自我評價
互相評價
(三)在平時的美術教育中還需注意的地方
1、創造美的生活環境
2、利用節日和娛樂活動進行美術教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