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與組織PPT課件這個PPT共4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一、當前早期閱讀的現狀
1、早期閱讀熱
聯合國發出“走向閱讀世界”的呼喚
各國幼教大綱中都突出“早期閱讀”的地位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開始重視兒童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
2、早期閱讀的誤區 誤區一、教育目標不當
以閱讀為學習對象的學習:學習如何閱讀(培養興趣,養成習慣,獲得技能)
以閱讀為交流工具的學習:通過閱讀學習(獲得知識,擴大視野,陶冶情操)
混淆成人閱讀和早期閱讀,過早地把閱讀當成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
誤區二、教學策略不當
片面強調識字(先識字后讀書) ——識字(編碼)與閱讀(整體)的關系
片面強調記憶(機械重復訓練) ——記憶(速度)與理解(質量)的關系
片面強調誦讀(教育形式價值) ——誦讀(模仿)與創造(個性)的關系
誤區三、教學安排不當
重精讀,輕泛讀,閱讀量不足
重結果,輕過程,師生互動不足
閱讀教學起始時間晚,班級容量過大,集體閱讀壓力大
誤區四、優秀讀物缺乏
片面強調難度,成人意志主導
忽略幼兒的年齡特點,違背幼兒天性
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片面追求教育的形式價值,讓幼兒閱讀他們不理解、不感興趣、不符合語言發展趨勢的材料。
誤區五、閱讀環境不良
家庭時間和精力投入不足(金錢-精力)
社會閱讀的氛圍嚴重缺失(功利-人文)
提倡“輕閱讀”
三、有關概念的界定
1、閱讀:
閱讀的神經通路——文字符號以光波形式反映到視網膜并引起興奮。視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初級視覺區,然后再傳到思維中樞和言語中樞,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
神經語言學將“閱讀”定義為:
閱讀是大腦接受外界視覺符號信息并對其進行加工,以掌握符號所代表的意義的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閱讀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
自下而上加工——指人的閱讀理解需要接受加工來自書本提供的信息。
自上而下加工——指人還需要選擇和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去對閱讀到的信息加以組織。
2、早期閱讀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象、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以圖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內容的活動過程,它是一個融觀察、記憶、思維、表達等多種認知于一體的綜合過程。
3、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理解策略是指如何將閱讀中遇到的新信息和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機結合,以促進加工的深、廣程度,發掘字面意義之外的更深層的意義和結構。
閱讀多樣化策略是指依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靈活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四、早期閱讀的價值
1)可以幫助兒童積累經驗
一系列認知經驗
一系列行為經驗
一系列社會文化方面的經驗
一些特有的情感態度
2)可以促進兒童人際交往
3)可以促進兒童認知發展
4)可以培養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
5)可以預防兒童閱讀困難
閱讀困難的特征
(1)書面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難,抄寫速度慢;
(2)行為反應表現的不集中或無組織,對于所看到的或所聽到的刺激,僅能掌握一小部分;
(3)掌握事物的順序很困難,如數學公式、乘法口訣;
(4)幾乎做每件事情都表現得反應過度;
(5)在辨析距離、方向時有困難;
(6)在理解時間概念時顯得困難;
(7)完成讀寫作業非常容易疲勞;
(8)在整理自己的書本、紙張、玩具時,顯得有困難,寫字時很難掌握空間距離;
(9)手腳笨拙,走路時腳步不穩,經常跌倒、被絆倒或撞到家具;
(10)同一時間對所有的聲音、人、事同時做出反應,不懂得在同一時間對某一事物做出反應;
(11)很快就從一個活動或想法跳到另一個活動或想法。
五、早期閱讀的主要目標
初步認識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對應關系
激發閱讀和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掌握早期閱讀的有關技能
小班閱讀目標
喜歡閱讀,知道閱讀的基本方法
初步看懂單幅兒童圖畫書的主要內容
能用口頭語言講述兒童圖畫書的主要內容
對文字感興趣,能在成人的幫助下認讀最簡單的文字
愿意描畫基本漢字筆劃
中班閱讀目標
能仔細觀察畫面,看懂單頁多幅兒童圖畫書的主要內容
懂得愛護圖書,初步了解圖書的制作過程
初步了解漢字的簡單認讀規律,積極主動地認讀漢字
喜歡描畫文字
大班閱讀目標
能自制或與同伴合作制作圖書,進一步了解圖畫書的構成
知道畫面與文字的對應關系
積極學認常見的漢字,能認讀圖書中某些文字
掌握基本的書寫姿勢,作好寫字的準備
五、早期閱讀的主要內容
掌握取放圖書、翻閱圖書的基本技能
集中注意地看著畫面聽朗讀
文學作品學習
理解閱讀內容
創意和自主閱讀
自制圖書
趣味識字
描畫漢字
國外流行的創意圖書類型:
大圖書(big books):將小圖書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尺寸
“樣板書”(patterned books)或“可預測的書”(predictable books):顧名思義,就是有至少一半重復性的或可預測的文本組成。
畫謎書(rebus books):對于超越兒童閱讀能力的文字或詞匯,可以通過小圖畫或者畫謎的形式在文本中表示,我國稱此為“圖夾文”書籍。
六、早期閱讀活動的類型與形式
主要類型:
1、文本閱讀
2、生活閱讀或環境閱讀
3、計算機輔助閱讀
4、影視媒體閱讀
主要形式:
(1)閱讀區角活動
兒童閱讀材料的投放
兒童閱讀活動的規則制定與管理
兒童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兒童閱讀興趣的激發與觀察
(2)集體閱讀課
(3)親子閱讀
(4)兒童自主閱讀
七、早期閱讀活動設計的基本結構
1、閱讀前的準備性活動
知識經驗的準備
物質準備
環境準備
2、兒童自由閱讀
要提出閱讀的規則和具體要求
要指導兒童正確的翻閱圖書的方法
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兒童思考
注意觀察兒童的不同閱讀表現
3、師生共同閱讀
教師大聲朗讀
運用豐富的閱讀教學策略,圍繞閱讀的重點內容開展整合活動
4、歸納圖書內容
一句話歸納法
一段話歸納法
圖書命名法
八、早期閱讀的教學策略
1、形象聯想法
在早期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兒童呈現具體直觀的事物或形象,引發兒童聯想與之有聯系的另一事物或形象。換句話說,就是啟發兒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用相似、對比、接近、關系、配對等各種方式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2、大聲朗讀法
就是指成人將圖書中的文字大聲地朗讀給兒童聽的一種活動,是聽說讀相結合的閱讀活動。
因為人類的大腦是一個有意義的建構者,從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事物的那一瞬間開始,就在進行著一系列的加工,可以說外部信息是通過感覺登記進入記憶系統的。
要訓練兒童齊讀、分角色讀和表演朗讀
3、懸讀法
所謂懸讀法就是閱讀預測,在美國也有這種專門幫助兒童閱讀預測的書叫做“可預測的書”(predictable books)。可以訓練兒童的閱讀預測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假設過程。
預測是兒童根據對故事提供的各個線索(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的)所作的聯想和選擇,結合兒童已有的認知技能和知識經驗,對閱讀內容做預先推斷。
可能會有兩種預測結果:一種是“果然不出所料”,和兒童預測的答案一樣。另一種是“不如所料”,預測對象沒有出現。
4、關鍵詞法
即“圖夾文”類書籍。美國也有這種書叫“畫謎書”(rebus books)。
圖夾文是將書面語言中的關鍵詞,用小圖片的形式反映出來,小圖片可以放在相應的文字旁邊,也可以替代相應的關鍵詞語。
小圖片實質上成了書面語言文字的直觀標記。運用圖夾文的形式,嘗試通過圖片語義,猜測相應的書面語言或文字。
5、位置記憶法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兒童文學作品中總具有重復的或連續的情節結構,有的是一重反復結構,有的是兩次反復結構,有的是峰回反復結構,還有的則是環型反復結構。
一般先確定幾條路線,在這條路線上各確定一些特定的點,將要記憶的項目全部視覺化,并按順序將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系起來,這樣兒童就很容易檢索和記憶這篇文學作品。
6、部首聯詞法
這一方法是由首字聯詞法改造而來,原先主要是國外信息加工心理學家發明用來幫助兒童記憶英語單詞。在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我們則借鑒和利用這一方法來幫助兒童記憶漢字。
通過提示漢字的一個偏旁部首,形成一個縮寫,讓兒童與有關的漢字聯系在一起。既與原先材料取得某種意義上的聯系,又以“壓縮了”的記憶材料發揮檢索作用,從多方面優化記憶效果。
如“木”字旁,“口”字旁等
7、戲劇表演法
幫助兒童理解閱讀內容,感知語言文字的多樣性。
增加口語的使用。
訓練兒童的藝術想象力和表現力
8、歌謠口訣法
把文學作品中故事情節改編成歌謠,工整押韻,朗朗上口,簡單易記
在漢字識別方面,可以形象地將漢字編成有趣的歌謠引導幼兒認讀。
如象形字“尖”——上小下大就是尖;“雨”——雨點落到窗戶上;“閃”——門里有個人影子等。然后再配上相應的圖式,形象、生動、有趣,幼兒過目不忘。
在閱讀《國旗多美麗》這本書中,要求中班兒童學畫五星紅旗。為了幫助兒童掌握五角星的結構和繪畫的步驟,老師編了一首兒歌“小朋友們做游戲,兩腿分開站站好( ),伸直胳膊變戲法( ),用線連起手和腳。右手連左腳( ),左手連( )右腳,變,變,變,變出一個五角星。”
9、解釋概括法
就是將閱讀材料充分思考與理解,并用自己的話進行適當的概括和解釋,形成正確的概念和認識。
心理學家認為,概念形成是獲得事物的概括表征,概念形成的過程是對假設進行檢驗的過程。
10、列提綱法(列小標題)
就是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讀物要點和綱目的一種閱讀表達方式。
昆蟲類:
無羽毛,有翅膀都會飛
有一對翅膀:
有兩對翅膀:蜜蜂、蝴蝶、蜻蜓等
鳥類:
有羽毛
有翅膀會飛如燕子、鴿子等
有翅膀不會飛如家禽類、企鵝等
11、提問法
這是一種以多疑善思為主要標志的創造性閱讀策略。
教師提問的類型主要有:
(1)感知性問題:要求兒童注意感知閱讀材料,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
如圖片上有什么?為什么說是大皮鞋?
(2)記憶性問題:要求兒童回憶具體的事實、術語、方法、概念和原理等。如: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大皮鞋上這塊東西叫什么?(商標)
(3)知覺理解性問題:要求兒童對閱讀材料進行知覺,并以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賦予知覺對象各部分以意義,達到與知覺對象及其行為的整體理解。
如(圖片兩只小老鼠滿頭大汗地在搬皮鞋)小老鼠能不能搬動大皮鞋?你從哪里看出來它們搬不動的?
(4)解釋性問題:
要求兒童發現事物和現象之間較為隱蔽的特征、關系和聯系,表明自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重新組織、解釋或歸納。
(小老鼠閉著眼睛用力搬動大皮鞋)眼睛閉起來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老鼠在大皮鞋上裝輪子等?小老鼠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的?
(5)綜合應用性問題:
要求兒童依據一定的原理、標準和方法分析事物之間或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在此基礎上確定解決問題的根據;或者將已有經驗和新的閱讀材料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整體;或者作出推理與判斷。
如想個什么辦法來幫助小老鼠?你們想的辦法和小老鼠的一樣嗎?誰的辦法好?為什么?
12、自制圖書法
主題生活化和類型多樣化
幼兒園兒童自制圖書的主要類型有:
大圖書、口袋書、連頁圖書、活頁圖書、特別造型圖書(如樹葉書、蛋形書)、共閱圖書(一本書排一正一倒或一左一右兩個故事,兩個兒童可以同時翻閱)、親子圖書和操作練習書(可供涂色、剪裁、粘貼)等。
謝謝!
再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