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穿鞋故事PPT課件教案圖片這個PPT共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學習觀察與人物角色心理有關的圖畫細節,初步學習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活動目標
1、 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 能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客觀的進行評價。
3、 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使幼兒萌發上學的愿望。
4、 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能連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客觀的進行評價。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準備:故事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我針對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 設置懸念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有只小猴子要去上小學了,他在上學第一天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想。
2、 分步出示掛圖,聯系畫面請幼兒講述
——講述第一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 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結果怎樣呢?② 小猴子在家里是怎樣做的③ 小猴子在上學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
小結: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卻在十字路口碰上了紅燈,晚了一班車。遲到了30分鐘。這說明每一分鐘都很重要,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講述第二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 小猴子為什么會坐立不安 ② 長頸鹿老師為什么會嘆氣?③ 課間十分鐘還可以干什么?
小結:課間十分鐘可以盡情地放松,但需要的話應該先喝水、小便,把下一節課的課本準備好,再和同學一起游戲。
——講述第三段故事,設計提問: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么做呢?
——講述最后一段,提問:請小朋友幫助小猴子想一想怎樣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應該學習小猴子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 幼兒看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講述完故事后提問:小猴子懂事的點了點頭,那么小猴子上學第二天會怎么做呢?
4、 引導幼兒續編故事,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活動小結:幼兒通過聽故事和續編故事理解了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生活常規。能用自己的語言連貫的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和評價。
活動目標:
1、練習用紙球擊目標,發展幼兒投擲能力和目測力。
2、學習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規則在活動中的重要性。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用報紙、皺紙做成的只求若干只。
2、小臉盆若干只,盆內調好顏料,一盆一種顏色。
活動過程:
1、啟發提問,引起興趣:
(1)、教師啟發提問:
——“如果不用筆,你能怎樣在板上畫出一幅美麗的畫?”
(2)、幼兒討論交流。
(3)、激發游戲興趣:
——“今天我們做小猴投彩球的游戲,用紙團蘸上顏色投到板上看看會不會變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小猴”玩紙球:
幼兒每人拿一只紙球,分散自由的地玩球(拋接,投擲)。
(2)、“小猴”投紙球:
按幼兒意愿,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
提問:
——“今天的比賽分成四隊進行,可以怎么分?”
(3)、每隊幼兒分別推選出自己的隊長,并為自己組取名。
——“你們想選誰做隊長?為自己的隊取個名字?”
(4)、每隊幼兒對準本隊的目標進行投擲練習。
3、難點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講解并示范“小猴投彩球”的游戲:
提示:每名幼兒拿一只紙球,蘸上顏色,然后投向白紙板。一對一塊板,各隊的幼兒應投自己隊的那塊板。如果投到別隊的板上,那就為別隊添彩。每人投了數個紙球后,教師發出“停止”信號,幼兒即停止投擲。
(2)、幼兒進行游戲。各隊幼兒對準自己的目標,投出彩球。教師及時指導,提醒幼兒顏料不要蘸得過多,瞄準了再投,不要投空,也不要投到別隊的板上。
4、共同講評,結束游戲:
將各隊色彩鮮艷的“畫”集中在一起,師生共同進行評價。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的主要情節和不同動物形象的特點,學習歸納作品的主題。
2、體驗失去幫助和關心時的難受、傷心地情感,以及得到幫助時及幫助別人時獲得快樂地情感。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一套及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直接引題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一遍,請幼兒認真傾聽,提問:童話的題目?
3、第二次講述,邊講述邊出示磁性教具,注意突出不同動物的特點,按照故事情節發展順序提問:
(1)小猴借不到繩子為什么哭?
(2)小猴得到小象的幫助,它心里覺得怎么樣?從哪里可以看出?
(3)小象幫助了小猴,小象感到怎樣?從哪里可以看出?
4、小結: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都需要關心和幫助,如果大家都學會關心和幫助別人,困難就會被克服,大家都能生活得很快樂。
5、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
1、操作中發現物體不同的組合方法,發展幼兒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小猴、小松鼠各一張。
2、每組一個小筐,每人10顆紙糖。
3、蛋糕紙杯5個、4個空易拉罐、3個餅干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小猴。
1.教師:小猴弟弟過生日,要請好朋友來做客,準備了許多糖果。
為了讓每個朋友都可以吃到,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一個或者兩個糖果。
朋友來了,小猴真開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沒有搞清楚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間時發現,小客人在廢物筐中剩下10張糖紙。
2.提問:客人一共吃了幾個糖果?
3.幫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來了幾位小動物?請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個客人只吃一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兩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6.如果每個客人可以吃一個糖果也可以兩個糖果,那來了多少個客人?
7.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每人拿10顆紙糖,算一算來了幾個客人?
8.比較三種分法,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二、再次出示圖片
1.現在小刺猬也要請客了。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兩個或者三個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它發現廢物箱里有蛋糕紙杯5個、4個空易拉罐、3個餅干袋。
2.現在請小朋友猜猜看來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幾個食品?我們一起來數數?
4.如果每個客人只吃兩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教師操作。
5.如果每個客人都吃三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我們也來算算,請幼兒操作。
6.現在請小朋友想想還有沒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個客人有的吃兩樣、有的吃三樣食品的話,那來了幾個客人呢?現在請小朋友動動腦,算一算。請幼兒上前操作。
7.請小朋友比較一下,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三、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幫小猴和小刺猬解決了難題,他們都夸小朋友聰明,下次有困難還請你們來幫忙,如果小朋友遇到這樣的困難,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算。
教學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我認為整個活動設計緊湊,幼兒在活動中學到了目標所要達到的目的,幼兒在課堂的參與情趣不是很高,這可能是因為我設計的不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活動設計的有些偏高,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多加改進的,讓我的活動適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到知識。我還會多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普通話說的更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小猴請客
活動目標
1、操作中發現物體不同的組合方法,發展幼兒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小猴、小松鼠各一張。
2、每組一個小筐,每人10顆紙糖。
3、3個果凍殼、4張糖紙、5個餅干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小猴。
1.教師:小猴弟弟過生日,要請好朋友來做客,準備了許多糖果。
為了讓每個朋友都可以吃到,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一個或者兩個糖果。
朋友來了,小猴真開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沒有搞清楚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
它在整理房間時發現,小客人在廢物筐中剩下10張糖紙。
2.提問:客人一共吃了幾個糖果?
3.幫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來了幾位小動物?請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個客人只吃一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兩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6.如果每個客人可以吃一個糖果也可以兩個糖果,那來了多少個客人?
7.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每人拿10顆紙糖,算一算來了幾個客人?
8.比較三種分法,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二、再次出示圖片
1.現在小松鼠也要請客了。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兩個或者三個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
小松鼠也不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它發現廢物箱里有3個果凍殼、4張糖紙、5個餅干袋。
2.現在請小朋友猜猜看來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幾個食品?我們一起來數數?
4.如果每個客人只吃兩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教師操作。
5.如果每個客人都吃三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我們也來算算,請幼兒操作。
6.現在請小朋友想想還有www.boliduo.cn沒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個客人有的吃兩樣有的吃三樣食品的話,
那來了幾個客人呢?現在請小朋友動動腦,算一算。請幼兒上前操作。
7.請小朋友比較一下,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三、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幫小猴和小松鼠解決了難題,他們都夸小朋友聰明,下次有困難還請你們來幫忙,
如果小朋友遇到這樣的困難,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算。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名稱,主要情節及人物間的對話。
2.學習詞匯:“又紅又大”。
3.體驗扮演的樂趣,懂得要向小動物們學習,做有禮貌的小主人和小客人。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小猴、小熊、小白兔、大象頭飾、一盤桃子、桌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猴圖片,介紹故事名稱。
1.師:這是誰啊?
2.師:小猴今天邀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家做客,你們想知道它邀請了哪些小動物嗎?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小猴請客》!
二、老師出示PPT,講述故事一遍。
(一)引導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今天小猴為什么特別高興?
3.哪些朋友到小猴家來做客了?
4.客人來了,小猴請客人吃什么樣的桃子?(讓幼兒練習說“又紅又大”)
(二)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提問:
1.小猴請大象、小熊、小兔吃桃子時,它們是怎樣說的?小猴、又是怎樣說的?吃桃子時客人是怎樣說的?(練習禮貌語“謝謝!”“不用謝”)
2.小猴為什么最后才吃又紅又大的桃子?(又紅又大的桃子應該先請客人吃)
三、師生一起完整講述故事《小猴請客》,進一步練習使用禮貌用語。
師:請小朋友和葉老師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四、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家里來了客人是怎樣做的?去別人家做客是怎樣做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家里來客人了,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的?(給客人端茶倒水、請客人吃水果等)
師:你去別人家做客,你是小客人,你是怎么做的?(坐坐好,不亂跑、不大聲大叫等,要懂禮貌)
小結:小猴是個有禮貌的小主人,其他小動物是有禮貌的小客人,我們在家要像小猴一樣,做有禮貌的小主人,去別人家,要像其他小動物一樣,,做有禮貌的小客人,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五、幼兒進行故事扮演,教師指導。
1.教師引導幼兒扮演小猴做小主人,個別幼兒扮演大象、小熊、小兔做客人,注意小主人和小客人之間的禮貌行為及對話,其余幼兒和老師一起講故事旁白。
師:你們想做大象、小熊、小兔,去小猴家做客嗎?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葉老師現在數三個數帶你們去小猴家做客!(教師出示桌子、桃子等道具)
2.請幼兒對故事扮演進行評價,激起幼兒扮演的愿望。
師:小朋友們覺得小主人和小客人做的怎么樣?你們也想做小主人和小客人嗎?葉老師把這些東西放在我們班級的表演區,待會兒回去玩游戲時你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好嗎?
附:故事《小猴請客》
多么美麗的樹林啊!草兒綠了,花兒開了,小鳥在樹上吱吱喳喳地唱著。
今天小猴特別高興,朋友們要到家里做客,“篤篤篤”,大象、熊貓、小白兔都來了。
小猴有禮貌地請客人們坐下,把籃子里的桃子拿出來請朋友們吃。
小猴先拿了一只又紅又大的桃子請大象吃,大象說:“謝謝!”小猴說:“不用謝!”小猴又拿了一只又紅又大的桃子請小白兔吃,小白兔說:“謝謝!”小猴說:“不用謝!”
最后,小猴才拿了一個又紅又大的桃子給自己吃。大象問小猴:你為什么最后才吃呀?”小猴說:“又大又紅的桃子應該客人吃。”
朋友們都說:“小猴真好!”
故事:
有一次,小猴想請小熊貓、小豬、小兔來自己家做客,小猴給小熊貓打電話說:"喂,黑眼圈,到我家來做客吧?我請你吃飯!"小熊貓一聽,連忙說"不行,我很忙!"說完就把電話放下了。小猴又給小兔打電話說"喂,長耳朵,到我家來做客吧?我請你吃飯!"小兔一聽,連忙說:"不行,我很忙!"說完,也把電話放下了。最后,小猴又給小豬打電話說:"喂,小懶豬,到我家來做客吧?我請你吃飯!"小豬連忙說:"不行,我很忙!"它也把電話放下了。
小猴心里很難過,就一個人坐在門口嘆氣,山羊爺爺看到了,就問小猴怎么了。小猴把事情告訴了山羊爺爺。山羊爺爺聽了之后,就跟小猴說了幾句悄悄話。小猴聽了高興極了!
最后,小猴終于請到了小熊貓、小兔、小豬。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我認為整個活動設計緊湊,幼兒在活動中學到了目標所要達到的目的,幼兒在課堂的參與情趣不是很高,這可能是因為我設計的不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活動設計的有些偏高,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多加改進的,讓我的活動適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到知識。我還會多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普通話說的更好。
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它特別愛交朋友,它想要很多很多的朋友,可是,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不愿意做它的朋友。小猴覺得很奇怪,可就是不知道原因。
深山老林里住著一群猴子。一天,一只猴子從山上溜下來,獨自跑到山下玩耍。他看見來來往往的人都穿著鞋子,感到非常好奇。 于是靈機一動,也想弄雙鞋子穿穿。有了鞋就不怕蒺藜扎腳了。小猴子晚上悄悄溜到一戶人家,從窗臺上偷了一雙小孩兒的鞋,興高采烈的回到了山里。 猴子想學人走路的姿勢,到伙伴面前炫耀一下。哪里知道,他穿上鞋子后,腳跟的倒站不穩了,步子也邁不開了,走起路來像喝醉酒似的。 小猴子這副樣子,逗得小伙伴們笑彎了腰。正在這時,遠處來了一只大老虎。小伙伴們一個個都爬到樹上躲起來了。 可憐的小猴子腳上穿著鞋,一步也挪不動。他想把鞋子脫焉,可是怎么也撕扯不開,他嚇慌了,急得吱吱亂叫。多虧媽媽及時趕到,跳過來一把抱起小猴子上了樹。 老虎走了以后,媽媽一邊給猴子脫鞋一邊對他說:"我們是生活在樹上的,而人生活在地上,我們應多學習他們的長處。"
目的要求:
1、學習觀察與人物角色心理有關的圖畫細節。
2、初步學習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布置情景:草地、樹;小猴頭飾若干、老虎頭飾一個;大拖鞋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腳上穿著什么?(鞋子)你們見過猴子穿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播放幻燈片。
教師著重用提問和提示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細微的'動作姿態,想象和體驗人物的心理感受。
(1)圖上有什么?小猴在山下玩時看見什么?它看到小女孩穿鞋覺得怎么樣?(引導幼兒從小猴的表情上觀察)
(2)小猴的手里拿著什么?小猴怎樣溜到別人家里去的?他干了什么?(請幼兒來學學小猴偷鞋時的動作)
(3)小猴偷了鞋去哪兒了?他會怎么做?他穿上鞋后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請幼兒來學學小猴穿上鞋得意洋洋時的動作)(4)伙伴們看見小猴穿上了鞋,都覺得怎樣?可能對他說些什么?
(5)老虎來了,猴子們都上哪兒了?
(6)小猴穿著鞋怎么也爬上了樹,把誰給急壞了?他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猴媽 媽教了它一個什么方法?
(7)小猴最后怎樣扔掉了鞋子?小猴的媽媽對他說了什么?
三、給故事取名字。
幼兒與老師一起邊看邊將故事完整地講述,并概括討論:小猴本來是沒有穿鞋的,穿鞋子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難?那小朋友們能隨便模仿別人嗎?
設計意圖:
本活動從快樂體育教育的角度出發,通過提供不同難度的活動器材,引導幼兒在平面和立體面上進行多種形式爬的練習,以增強幼兒背肌、腹肌和四肢肌的力量以及動作的靈活性。在設計中考慮有三個方面:
1、提供軟墊、地板膠、離地高度不等的繩子障礙和水果圖片,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通過練習得到提高;
2、以小猴形象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能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得到鍛煉,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3、啟發幼兒獨立或合作利用梯子與輪胎創造不同爬的玩法,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和與他人互助合作的交往意識。
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爬的練習,讓幼兒學習爬時四肢的正確用力方法。
2、發展幼兒四肢和軀干肌肉力量,增強動作的靈活性。
3、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地參加運動,培養他們不畏困難、堅強的心理品質。
準備:
軟墊、地板膠、梯子、輪胎、錄音帶、拱形圈、繩子、水果圖片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進入場地,四散站開。
2、準備活動,幼兒隨著兒歌內容,模仿小猴做動作,使身體充分活動開。
(二)、基本部分
1、提供軟墊,讓幼兒自由表演自己會的爬行動作,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手膝著地、手腳著地爬。
2、提供離地高度不等的繩子障礙。
A、老師引導幼兒必須身體貼在墊上,才能在繩子底下爬過,并讓幼兒試爬。
B、老師依據幼兒試爬情況,講解示范匍匐爬的要領,指導手腳的用力方法。
3、提供梯子、輪胎,引導幼兒在立體面上玩爬的游戲。
A、引導幼兒利用梯子、輪胎練習爬的動作(包括梯上、梯下)。
B、啟發幼兒創造性地玩梯。
4、將軟墊、梯子、輪胎組合起來玩游戲,在音樂伴奏下,老師和幼兒玩"小猴摘果子"游戲。
(三)、結束部分。
1、放輕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放松動作。
2、聽音樂并分享所學本領和游戲中的快樂,注意加強心理品質方面的教育。
3、結束活動,幼兒離場。
目的要求:
1、學習觀察與人物角色心理有關的圖畫細節。
2、初步學習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準備 布置情景:草地、樹;小猴頭飾若干、老虎頭飾一個;大拖鞋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腳上穿著什么?(鞋子)你們見過猴子穿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播放幻燈片。教師著重用提問和提示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細微的動作姿態,想象和體驗人物的心理感受。
(1)圖上有什么?小猴在山下玩時看見什么?它看到小女孩穿鞋覺得怎么樣?(引導幼兒從小猴的表情上觀察)
(2)小猴的手里拿著什么?小猴怎樣溜到別人家里去的?他干了什么?(請幼兒來學學小猴偷鞋時的動作)
(3)小猴偷了鞋去哪兒了?他會怎么做?他穿上鞋后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請幼兒來學學小猴穿上鞋得意洋洋時的動作)
(4)伙伴們看見小猴穿上了鞋,都覺得怎樣?可能對他說些什么?
(5)老虎來了,猴子們都上哪兒了?
(6)小猴穿著鞋怎么也爬上了樹,把誰給急壞了?他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猴媽 媽教了它一個什么方法?
(7)小猴最后怎樣扔掉了鞋子?小猴的媽媽對他說了什么?
三、給故事取名字。
幼兒與老師一起邊看邊將故事完整地講述,并概括討論:小猴本來是沒有穿鞋的,穿鞋子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難?那小朋友們能隨便模仿別人嗎?
四、游戲:小猴穿鞋玩法:扮演小猴(穿鞋的)在草地上穿著大拖鞋自由表演,然后教師說:“老虎”來了,扮演老虎的老師邊吼叫邊朝扮演小猴(穿鞋的)走去,這時扮演小猴(穿鞋的)要迅速朝樹跑去,“猴媽媽”喊:“快把鞋脫掉。” 扮演小猴(穿鞋的)脫掉鞋爬上樹。“老虎”抓不到猴子,失望地走了。
幼兒玩游戲兩遍。
五、小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