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PPT課件這個PPT共3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研制的背景,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意義,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指導思想,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勞動特點等,歡迎點擊下載。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
教師與幼兒園教師
(一)教師
以育人為專職的專門工作者。
(二)幼兒園教師
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
幼兒園教師職業是專業
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勞動特點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
(一)幼兒為本
珍惜幼兒生命、尊重幼兒價值、滿足幼兒需要(合理)、維護幼兒權利、促進每一個幼兒全面發展
倡導幼兒為本,不是“幼兒唯一”;(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工作待遇)
“幼兒為本” 不是“幼兒萬能”,甚至合理的保護、教育也被視為“成人為本”
幼兒為本的教育行為準則
尊重幼兒作為“人”的尊嚴與權力
尊重幼兒期的獨特性與價值(讓幼兒能夠基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興趣而生活,讓幼兒始終保持那種意味的生活,是保育者必須牢記在心的追求)
尊重幼兒身心特點與保教規律
促進每一個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發展
( 二)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關鍵),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首先具有明確的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意識
其次具有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
專業理念:專業人員對自身專業的性質、標準、價值等的理解、判斷、期待與認同,指引著專業人員的思考方式和行為舉止。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指幼兒園教師“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質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認識”,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行為提供了理性支點,使得作為專業人員的幼兒園教師和其他非專業人員區別開來。
師德與幼兒園教師的師德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綜合,是教師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也可以稱之為教師的專業倫理規范。
幼兒園教師的師德是一定社會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專業理念側重于幼兒園教師對保教工作的對象、內容、方式的專業性認識,師德側重于幼兒園教師對保教工作的態度和個人修養等個人品質。
聯系:幼兒園教師的實踐將專業理念與師德之間的界限淡化并通融為一體,共同從思想認識層面支配和制約著其行為。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是幼兒園教師通過日常生活、教育教學實踐與專業理論學習獲得的、對學前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理性認識,以及由此形成的對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的認同與內化。這種理性認識和道德規范最終影響并制約幼兒園教師的保育教育行為。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內容
(一)對職業的理解與認識
1.愛國守法
首先,幼兒園教師需要了解我國已經頒布的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規,特別需要熟知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
其次,總結與體悟國家基本教育方針和主流學前教育思想。
第三,勤于反思(對照法律、法規、方針、政策)
2、愛崗敬業
幼兒園教師專業角色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角色認知,了解幼兒園教師所要承擔的社會職責、職業特點和需要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
第二階段,角色認同,在有了一定的教育實踐經驗之后,親身體驗到了幼兒園教師所承擔的社會職責,并用來衡量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三階段,角色信念,即將幼兒園教師角色中的社會要求轉化為教師的個體需要,幼兒園教師開始堅信自己對幼兒園教師職業的認識和選擇是正確的,從而形成幼兒園教師所特有的榮譽心、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3、專業認同
幼兒園教師需要認同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并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使自己成為稱職的專業人員。
幼兒園教師能夠有意識地根據專業發展規律,確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專業發展規劃。
4、為人師表
5、團隊合作
(二)對幼兒的態度和行為
1、關愛幼兒
(生命安全的保護、生活的照料、身心健康的關注)
2、尊重幼兒
(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和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
3、注重生活對幼兒的成長的價值
(三)對幼兒保育和教育的態度和行為
1、堅持保教結合原則
2、遵循幼兒的學習特點
3、重視環境和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實行家園共育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良好的個性修養
2、健康的心理狀態
3、樂于學習的品質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生成
理論學習:讓專業理念與師德在理論引領下生成
實踐反思:讓專業理念與師德在實踐生活中生成
合作研究:讓專業理念與師德在研究提煉中生成
榜樣模仿:讓專業理念與師德在體察學習中生成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指在特定專業領域里被實踐證明是真實準確的、可以指導解決該領域的實踐問題的經驗。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指為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是被教育實踐證明了的、真實準確的、可以指導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的經驗。
幼兒園教師專業知識的結構與功能
(一)幼兒發展知識
1、幼兒發展知識對教師的意義
第一,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第二,是保障保育教育工作適宜性和有效性的根基
2、教師必備的幼兒發展知識
幼兒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發展的年齡特征與個體差異、發展中常見的問題和有關兒童生存發展權利的法律法規
(二)幼兒保育教育知識
1、幼兒保育教育知識對教師的意義
第一、指導教師的保教實踐,進而影響幼兒的成長,
第二、教師保教能力形成的基石
幼兒園教師必備的保教知識
第一,有關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方面的知識。
第二,有關幼兒園教育內容、途徑與方法方面的知識。
第三,有關幼兒衛生保健與安全方面的知識。
第四,了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方法方面的知識。
第五,有關幼兒園與其他階段教育銜接方面的知識。
(三)通識性知識
1、通識性知識對教師的意義
第一,通識性知識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教學內容知識”。
第二,通識性知識是孕育教師文化素質和教師素養的“土壤”。
2、教師必備的通識性知識
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
3、幼兒園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途徑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學習新知識;加強與同伴的交流與合作;在實踐中反思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在教育實踐中的集中體現,是保障其完成職業要求和工作職責的必要條件,直接影響幼兒園教育質量和幼兒健康快樂發展。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結構
一、環境的創設與利用能力
能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感到溫暖和愉悅;
能建立班級秩序與規則,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感受到安全和舒適;
能創設有助于促進幼兒成長、學習、游戲的教育環境;
能合理利用資源,為幼兒提供和制作適合的玩教具和學習材料,引發和支持幼兒的主動活動。
二、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能力
三、游戲的支持與引導能力
能提供符合幼兒興趣需要、年齡特點和發展目標的游戲條件;
能充分利用與合理設計游戲活動空間,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支持、引發和促進幼兒游戲;
能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兒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游戲,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滿足;
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身體、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等多方面發展
四、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能力
五、激勵與評價能力
六、溝通與合作能力
七、反思與發展能力
1.要有比較扎實的教育理論功底,尤其是有關“課程論”、“教學論”知識的儲備。因為“說課”常常需要運用教育理論專業術語來解釋教學過程中某一步驟的作用以及為什么這么做,這樣也顯得有一定的理論高度。
2.精心準備。說課教師要注意課件的演示與自己的眼神、動作等肢體語言的密切配合,為此,需要加強平時的演練,做到嫻熟于心。
3.說課過程中應該注意各環節的相互銜接及邏輯關系,為此,應該用合理的語句把前后各環節聯接起來,而不是顯得生硬和脫節。
4.教學方法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法,而且教是為學服務的,因此,教法和學法不宜分開“說”,只說“教學方法”。另外,教學方法應該以教育理論書籍上的分類為標準來說,不應該自己再“創造”一些所謂的教學方法。
5.注意語言的節奏,要體現說課的重點和層次性。
6.“教學反思”應該是主要說明自己的教學設計的成功之處和值得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因為說課主要是說明自己的課是怎么設計的,即是“課前”部分,所以不宜說上完課之后的反思。
觀 賞!
謝 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