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家長容易走進的誤區PPT課件這個PPT共1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培養幼兒的正確坐姿,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作業行為的培養。 幼小銜接 家長容易走進的誤區
誤區一:對孩子期望過高
不要讓孩子剛剛起步時就讓他跟別人比成績,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拔苗助長,孩子會有壓力,學習起來反而有負擔。
誤區二:興趣越多越好
盲目的報一個又一個興趣班,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孩子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書法、奇異、鋼琴、舞蹈、跆拳道···。什么都學,可什么都沒學會。
誤區三:重知識輕能力
每天問的就是“今天老師教了什么?”“今天拼音學了幾個?”“數學老師講什么了?”反而應該掌握的日常的生活常識和技能沒當一回事,朝陽包辦代替,結果孩子進小學后,像是系鞋帶、上廁所提褲子、整理學習用具等簡單的生活技能還要從頭學。
誤區四:作業陪著孩子做
剛開始可以適當陪同孩子做作業,但經歷一段時間后,家長必學逐步放手,媽媽媽媽讓孩子完成作業并獨立檢查作業的習慣,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作業始終是孩子的事,家長是督促而不是代勞。
誤區五:輕描淡寫,漠不關心
有的家長由于工作忙,精力有限,不注意與孩子交流,不關注幼兒園里的變化,不配合老師的教學,使幼兒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重視與關懷。
誤區六:簡單粗暴,施加壓力
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把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歸結為調皮搗蛋,經常用簡單粗爆的語言嚇唬幼兒:“一天到晚就知道調皮搗蛋,我不管你,到時候老師會好好收拾你。”“連十分鐘也坐不住,等著讓老師罰站吧!”聽到這些話,孩子對小學還有什么向往與期盼?大概就只有恐懼與不安了。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從幼兒園走向小學教育的過程,是幼兒心理發育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它不僅寶庫學習環境的轉折,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范等因素的變化。因此,采取幼小的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幫助幼兒順利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學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1.培養幼兒的正確坐姿
幼兒銜接過程中,重要的坐姿,握筆姿勢的養成非常重要,一旦形成不正確的姿勢,到小學糾正很困難
2.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在集團活動中要求幼兒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認真傾聽他人說話,而且有目的的對幼兒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的訓練
3.作業行為的培養
按照正確的歷程進行聽作業、記作業、寫作業、檢查作業的培訓
二、自理能力的培養
1、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兒初步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進入小學好能夠有條不紊的學習和生活。
2、學會照顧好自己的生活
自己增減衣服,自己安排時間。因為上小學后的課余十分鐘孩子要自己安排是先上廁所還是先喝水。
3、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
針對小學生要做值日生自己打掃教室這一情況,我們安排了“值日生”的活動。讓孩子學會掃地,擦桌椅等簡單的勞動技能,到小學孩子不會做,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挫傷。所以,作為家長從現在開始,要有目的的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是之包辦代替
三、規則和規范認識的培養
養成一些良好的規則和規范意識,以適應紀律性較強的小學生活,如按時入園,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遵守游戲規則等。這些要求能逐步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和自控力,促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