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期閱讀家庭指導策略PPT課件這個PPT共16頁,主要包括了早期閱讀活動概述,早期閱讀家庭指導策略,歡迎點擊下載。幼兒早期閱讀家庭指導策略
一.早期閱讀活動概述
早期閱讀教育不僅對幼兒的學習、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積極意義,而且對于提高幼兒的自我調適能力、參與閱讀的積極性也有也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幼兒各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較大的盲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確引導 ,作為家長在早期閱讀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概念:
“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是指以幼兒自身經驗為基礎,在適當情境中,通過幼兒對文字、符
號、標記、圖片、影像等材料的認讀、理解和運用,對幼兒身心所施加的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影響活動。它不是單純的看書、識字活動,而是一種具有結構相對完整、體系相對獨立,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活動。
意義:
(一)擴大幼兒生活、學習的范圍 對幼兒來說,文字符號,如同手勢、幼兒創造的書面符號、泥捏的物品等符號一樣,可以用來表達他們的經歷、感情和想法,可以用來超越時空去創造虛幻的世界。所以,早期閱讀一方面能使幼兒交流的范圍從面對面的口語交流到通過圖畫、文字符號實現間接的交流,另一方面能使幼兒突破現實的限制,走向想象的世界,使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的范圍得以擴大。
(二)提高幼兒的自我調適能力
傳統的學校教育比較重視用外部訂正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教學,而科學的閱讀研究則強調了早期培養兒童自我調適閱讀技能的重要性。實踐已經證實,幼兒可以在早期閱讀中建立起一種自我糾正、自我調適的閱讀技巧,這不僅有利于幼兒獲得較高的閱讀水平,而且對于他們進入學校進行書面語言的學習有很好的作用。
二.早期閱讀家庭指導策略
(一)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
1.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圖書。一般來說,孩子3歲前,可多選擇一些以常用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為主的圖書(如看圖識動、植物之類的,最好是“小手撕不破”圖書,以及以簡單短句為主、情節重復的圖書,如《嬰兒畫報》之類)。孩子3歲后,則可選擇多種類別的圖書,如世界著名童話、幻想故事、寓言、詩歌以及有關孩子生活內容方面的圖書,以滿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迅速發展的語言、智力的需要。
2.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選擇圖書。
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選擇《小貓釣魚》的故事;有的孩子愛撒謊,可有意識地為他選一些有關誠實方面的書,如《木偶奇遇記》等;有的孩子不會分享合作,可以選擇故事《金色的房子》等,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潛移默化得到教育。
3.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圖書。
如有的孩子喜歡動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則喜歡《孫悟空》、《白雪公主》,家長在選擇圖書時,要盡量滿足孩子。選書時還要顧及孩子的特長,如有的孩子愛繪畫,可為其多買一些精美的繪畫書。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書,他才會主動去看,去學。因此,購書時家長應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孩子自己挑選一些他感興趣的書。
(二)使用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閱讀,培養相關的閱讀能力
1.朗讀感受法
孩子的閱讀應從零歲開始,但也們最初的閱讀主要是依賴父母的朗讀,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耳朵“閱讀”。在整個學前期,聽成人的朗讀、講述是孩子主要的閱讀方式。所以,家長應經常為孩子朗讀,最好能每天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為孩子朗讀,可以是晚飯后或睡覺前,這不僅可以密切親子關系,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講故事時也要注意講故事的藝術。
(1)必須咬字清晰,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不能完全照搬書中的文字,可根據故事情節增添一些形容詞或象聲詞。如“老山羊‘嘭嘭嘭’敲門,門‘吱呀’一聲開了”,“狐貍‘撲通’一下摔了個四個腳朝天”等等,使故事更有感染力。
(2)設懸念。如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可以這樣講:“孫悟空打得起勁,忽然,‘咔嚓’一聲響,這是怎么回事,是來了妖怪?還是白骨精打傷了孫悟空?……”這樣才能使孩子愛聽、聽清、聽懂,更好地培養孩子專注傾聽的能力。
2.觀察理解法
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看書時,不僅應要求孩子認真聽,還應要求孩子認真看畫面,通過畫面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家長可用手指隨故事情節的發展在畫面上移動,也可提出一些觀察性的問題,如“大灰狼想吃小兔時表情是什么樣的?動作是什么樣的?”
3.符號轉譯法
在閱讀中,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起圖畫符號和語言的對應關系。如“樂樂熊看見大灰狼要吃小白兔時是怎么做的?”畫面上有火的符號,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基礎上,可告訴他符號的含義:“樂樂熊氣得火冒三丈”,以提高孩子的閱讀技能。對于5—6歲的孩子,還可引導他們注意觀察畫面上的文字及頁碼的位置、順序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還可以為今后孩子的獨立閱讀打基礎。
4.假設想象法
家長在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應啟發孩子對情節空白點展開合理想象,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讓孩子思考,這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種積極的活動。如講到小老鼠掉到河里去了,先不告訴孩子結果,而讓幼兒先猜測想像:“小老鼠有沒有得救呢?怎么得救的呢?”另外,還可以通過引導孩子編故事、給故事起名字來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5.讀后交流法
與孩子交流讀后感,可以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辨別、分析能力。家長在給孩子講完一個故事后,應與孩子就這個故事的內容有目的地進行交談,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和思想動態,如講完《龜兔賽跑》后,可問:“兔子跑得那么快,烏龜爬得那么慢,為什么烏龜會得第一名?”在交流時,應以孩子說為主,家長注意傾聽,及時引導孩子的話題,使之緊緊圍繞故事主題,又能聯系到自身或周圍的生活。要注意培養孩子語言的條理性、完整性、概括性,引導孩子對故事內容和人物進行評價,提高孩子辨別、分析和概括能力。
總之,指導幼兒閱讀是一門藝術,家長只有掌握了這門藝術,才能將孩子引入知識的殿堂,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