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畫畫教案設計:哭泣的女人
活動目標 1、欣賞畢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中人物臉部夸張變形及色彩對比的特點。 2、遷移已有經驗,嘗試用夸張、變形的方法和豐富的色彩來表現人在哭泣時的臉部特征。 3、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現作品。
活動準備 1、幼兒寫生過同伴的臉。 2、畢加索作品供泣的女則。 3、作業紙人手一張,各色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1、由表情游戲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表情的游戲吧。我說一個表情,你們就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像!
2、引導幼兒觀察同伴哭泣的表情。 教師:你從哪里看出他在哭?
3、引導幼兒欣賞畢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 (1)教師:這幅畫中的女人也在哭。你看到這個哭泣的女人有什么樣的感覺?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她在哭呢?她哭的時候眼睛都怎樣了?嘴巴呢? (2)教師:這幅作品中有哪些顏色?臉上這么多的顏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遷移繪畫“變臉”的經驗,嘗試用夸張、變形的方法繪畫哭泣的女人。 教師:我們以前畫過變形的臉,我們把臉變成了什么 形狀?如果要畫哭泣的女人,除了臉可以變成不同的形狀?還有哪些部位可以變形呢?怎么變?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就用夸張、變形的方法來畫哭泣的女人。我們可以先畫出臉的輪廓,再畫五官,最后用不同的顏色來裝飾臉;你也可以先用不同的顏色涂滿臉部,再畫五官。
6、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