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中國畫教案:馬
活動目標 1、欣賞徐悲鴻的作品,充分感受畫面中歡騰、熱鬧的氣氛。 2、通過多通道的方式感受作品的意境。 3、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并能認真地傾聽。
活動準備 1、幼兒課前欣賞過馬的不同動態圖,對馬有初步的認識。 2、課件:徐悲鴻的《八駿圖》,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多幅。 3、《賽馬》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徐悲鴻作品《八駿圖》,引導幼兒欣賞。(配樂) (1)整體欣賞作品。 教師:圖中畫的是什么?有兒匹?這些馬看J:去怎么樣?有哪些顏色?這些馬可能在干什么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圖上有八匹駿馬,很高大,很健壯,在奔跑……) (2)教師介紹作品的繪畫形式。 教師:這是一幅什么畫?是用哪些材料畫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毛筆倆的,用淡墨畫出了馬的肌肉,用濃墨畫出了馬的鬃毛和尾巴)
2、教師簡要介紹砷家徐悲鴻。 (1)教師: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2)教師小結:徐悲鴻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最擅長畫馬,他畫的每匹馬都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 3、欣賞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感受造型美和畫家作品中所表現的神韻。 教師:大畫家還畫了許多的馬。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
4、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馬的動態,在自由玩耍中結束活動。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學馬兒奔跑吧!
參考資料
八駿圖 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一生最擅長畫馬。圖中的八匹馬身姿矯健,頗具神采,準確地表現出了馬的骨骼、肌肉運動的結構特點。畫家以粗線勾外形,用肆意流暢的筆墨,概括地描繪出奔馬的颯爽英姿。《八駿圖》用筆簡潔,線條粗勁有力,雖寥寥數筆,但俊逸剛健的奔馬形象已躍然紙上。
該作品適合大班幼兒欣賞。教學中可以引導幼兒先通過整體欣賞作品感受畫面歡騰的意境,再欣賞畫面中八匹馬不同的外形特征和奔跑的姿態,感受奔馬的雄駿、矯健和輕疾,深入體會畫家在作品中表達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