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社會動物保姆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社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心動物,并學會關心自己的朋友家人。
2.并學習管理員對動物的照顧,能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得父母、家人或保姆對自己的關愛之情并能用言語或行動表示感謝。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大象、企鵝、長頸鹿和大猩猩的圖片,幼兒人手一張愛心形狀的紙片;各種圖形的印章。
2.操作材料1《動物寶寶照媽媽》。
3.教學CD《動物保姆》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導入活動。
--結合圖片講述《動物保姆》的故事。
--提問:動物們的保姆是誰?他們是怎樣照顧小動物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管理員照顧小動物的故事?
2. 幼兒圍繞故事展開討論。
--教師提問:如果沒有管理員的悉心照顧,可能出現什么情況?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傾聽。
--請部分幼兒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梳理小結。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經驗遷移。
--提問:日常生活中是誰在照顧小朋友的生活?你想為他們做些什么?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想法。
4.在愛心形狀的紙片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畫,送給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的人。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兒年齡小,我們在給予他們關心照顧的同時還應該教育他們懂得接受和感謝。故事僅僅只是一種媒介,關鍵是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教育幼兒學會關心和照顧他人。
2.常生活中教育幼兒尊重自己的家人或保姆,懂得對他們的照顧心存感激之情。
3.提供操作材料1《動物寶寶找媽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法,為圖中的動物找媽媽。
4.建議家長和還在一起收集其它動物保姆的故事,鼓勵孩子和同伴分享交流。
教學反思:
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小班社會教案:媽媽真好》:小班社會活動媽媽真好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了解認識動物媽媽對寶寶的照顧。認識各種動物的外形,了解其生活習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社會媽媽真好教案吧。
《小班社會教案:不獨占玩具》:小班社會活動不獨占玩具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愿意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獨占、爭奪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輪流、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社會不獨占玩具教案吧。
《小班社會教案:帶著娃娃出去玩》:小班社會活動帶著娃娃出去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幼兒園評價等內容,參與角色扮演,體驗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萌發愛父母的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社會帶著娃娃出去玩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