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藝術活動蓬蓬頭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藝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情境中感受、學唱歌曲《蓬蓬頭》。
2、遷移日常生活經驗,替換不同角色進行唱游活動。
3、愿意和同伴一同唱歌、游戲。
活動準備:
洗澡背景圖一幅,各種角色玩具,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律動《春天》進場。
2、觀察洗澡圖,熟悉、理解歌詞。
(1)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認識教具中的蓬蓬頭、肥皂泡。
指導語:(指蓬蓬頭)“這是什么?洗澡時它會象下雨一樣有許多水,下雨時會有什么聲音?”(學沙沙沙)“洗澡時蓬蓬頭在哪兒?”(上面)(指浴缸)“這是什么?浴缸有許多什么?肥皂泡是什么顏色的?”(白色的)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熟悉、理解歌詞。
指導語:“身上臟了怎么辦?可以往哪兒洗?”
3、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邊做洗澡動作邊念歌詞。
(2)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①教師范唱。
②幼兒學唱。
指導語:(藏起小娃娃問)“小娃娃在哪兒呢?我們來找一找”。
(3)幼兒嘗試自己完整演唱歌曲。
指導語:“請小朋友自己找找看,澡盆里還有誰在洗澡?”
(4)根據幼兒意愿替換角色演唱歌曲。
指導語:“你們還想幫誰洗澡呀?洗完后別忘記學這個小動物叫一叫或做做動作”。
4、玩游戲“洗澡”結束。
指導語:(指空地方)“這兒是一個大澡盆,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洗洗澡吧”。
活動反思:
小班音樂活動《蓬蓬頭》,黃**老師從小班孩子的興趣出發,特別是在歌曲的最后一句,替換了不同的小動物這個情節,改變了孩子們枯燥的,一遍一遍學習歌曲的模式,讓孩子們在盼望、猜測、等待中,漸漸地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這首歌曲。
1. 結合年齡,設計活動
此活動的設計是基于小班幼兒學習特點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方面看出,(1)歌詞部分:小班階段幼兒各方面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教師在歌詞設計中別有用心,如將“蓮蓬頭”改成了“蓬蓬頭”等,基于幼兒不同的知識背景,這樣的改編更適合于演唱和記憶。其余歌詞在設計上也匹配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2)教具部分:教具上選用的是幼兒喜歡的公仔玩具,一而再再而三的形式,在猜測的情境中,極好地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3)其他部分:教師親切語言和問答的形式等方面都看出了活動設計以幼兒出發的考慮。
2. 層層壘加,循序漸進
從猜“局部圖”的設計開始活動,教師范唱的圖示以簡單的動作配合歌曲,幼兒在模仿教師動作時傾聽歌曲。在最后一句:“洗出一個是誰呀?”引發幼兒好奇心,且給予再次歌唱的理由。因為有了猜謎,幼兒喜歡猜謎,所以唱歌變成了游戲的“前奏”和“必須”,在一遍遍的重復下,幼兒漸漸學會了歌曲。在教師語言的引導下,幼兒嘗試“洗”不同的部位,動作創編同樣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加快樂學習的元素。此外,在增加人際合作的挑戰后,幼兒在和同伴在面對面和身體接觸中,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更加明顯!
3. 好奇好勝,激勵學習
浴缸和蓮蓬頭的大圖直接營造情境,在教學開始是幼兒和教師討論并理解歌詞的主要依據;不同的公仔玩具準備,目的是因為游戲中的不確定結果,直接引發好奇心和好勝心。這樣的準備可以直接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小班新版藝術活動我愛我的小動物(歌唱)教案反思》:小班新版藝術活動我愛我的小動物(歌唱)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能用輕快的聲音清晰地演唱,嘗試結合歌曲仿編簡單的歌詞與創編動作,敢于在集體中大膽表現,感受師幼合作創編與歌聲交流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我愛我的小動物教案吧。
《小班藝術糖糖與果果教案反思》:小班藝術糖糖與果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學習包糖(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顏料涂抹、裝飾糖果,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糖糖與果果教案吧。
《小班藝術活動手提包教案反思》:活動名稱:《手提包》 活動目標1、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2、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形式:粘貼添畫準備材料:彩色長條紙、對折手提包形狀、毛根、油畫棒、膠水活動步驟: 1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