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音樂小馬的變奏曲教案反思,是優秀的中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氣氛。
2.學唱歌曲,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現歌曲的詼諧意味。
教學重難點: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現歌曲的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2.媽媽、爸爸、小馬的圖片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馬圖片,導入活動。
1.你們看誰來了呀?這是一匹幸福的小馬,有愛它的爸爸和媽媽。小馬的爸爸和媽媽每天都會帶著它出去玩,小馬快樂極了!
2.有一天,小馬又跟著爸爸出去玩了,你們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內容,學習演唱。
1.教師根據歌詞內容演示小馬圖片,表現小馬跑和摔跤的情節。
2.看明白了嗎?小馬跟著爸爸出去玩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
3.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
(1)小馬小馬搖著尾巴,跟著爸爸去干嘛?它為什么會摔跤?你聽到歌曲是怎么唱的?(當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后,教師用歌唱的方式來加以回應。)(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5.結合圖譜再次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馬跑來跑去的腳步聲呀?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來的樣子,好嗎?(教師引導幼兒邊學小馬跑邊說"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詼諧。)
6.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一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里……摔一跤"處由幼兒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內容,學習演唱。
1.第二天,小馬跟著媽媽出去了,你們想知道它跟媽媽出去干了什么?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嗎?趕快來聽一聽吧!
2.傾聽第二段歌曲錄音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小馬為什么要跟媽媽出去?它經過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嗎?
(2)誰愿意來學一學小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樣子?(請個別幼兒表演)
(3)小馬吃飽了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表演小馬吃草時快樂的樣子,并說"包古里包古里吃個飽",進一步感受歌曲詼諧和愉快的氛圍。)
4.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二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里……吃個飽"處由幼兒接唱。
四、完整學唱歌曲,嘗試表現歌曲。
1.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2.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歌曲有時唱得慢、有時唱得快?(小馬和爸爸一起玩耍時,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馬和媽媽一起走,肚子餓走不動,要唱的慢;小馬吃飽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師現場在圖譜上畫出速度變化的符號,如 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師用生動的面部表情引導幼兒在演唱時表現出歌曲詼諧愉快的情感意蘊,還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個飽"處邊唱邊做動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動:唱唱玩玩小馬的手指游戲。
1.教師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播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邊做手指游戲邊唱歌曲。
3.幼兒在熟練后,可兩兩合作結伴表演。
活動反思: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我們要經常蹲下身聆聽幼兒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兒在想什么、喜歡什么;要了解他們經常談論的問題、感興趣的內容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原有經驗。同時,我們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準活動中幼兒發展的支點,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思考怎樣把這些點轉換成可行的、合適的活動。《小馬》這首歌本身所體現的特點是符合孩子的興趣的,這在回答的實施中已經明確可見。
《中班音樂教案:小鼓手》:中班音樂活動小鼓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結束部分等內容,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及鼓聲強與弱的力度變化。會聽隨鼓聲的大小做相應動作,表現鼓聲的強與弱。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音樂小鼓手教案吧。
《中班音樂優質課:打擊樂《郊游》》:中班音樂活動打擊樂《郊游》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反思,活動過程等內容,感知歌曲的性質與結構,學習用鈴鼓、小鈴、圓舞板演奏歌曲。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音樂優質課打擊樂《郊游》教案吧。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大黑貓》:中班音樂活動小老鼠和大黑貓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能根據角色創編情節、動作、歌詞,探索音樂游戲的玩法。在游戲過程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音樂小老鼠和大黑貓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