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3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美術優質課向日葵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畫面中的內容,并試者感知《星月夜》和《向日葵》的不同之處。
2、創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學會色彩的初步運用。
3、提高對美術創作的興趣,在活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投影儀 2、凡高的作品 3、水粉顏料、油畫棒、紙、筆等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了凡高的《星月夜》——這節課《向日葵》
(2)出示圖片,問:看后有什么感覺?
2、仔細欣賞
?。?)在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了什么?
?。?)畫家畫這幅畫時用了什么顏色?
?。?)向日葵的顏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畫面中的向日葵都一樣嗎?有什么不同?。?br /> ?。?)教師小節
4、評價
?。?)你覺得這幅畫美嗎?
(2)你喜歡這幅畫嗎?
?。?)你覺得這幅畫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5、聽音樂細細欣賞
6、出示《星月夜》和《向日葵》,讓幼兒進行比較
(1)同樣是凡高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線條、色彩)
?。?)你更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7、引導幼兒創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
8、作品展示及評議
資料背景:
凡高在阿爾時期的系列作品《向》,是他舉世聞名的代表作,實際上他在移居阿爾之前,就在一二周的時間內在巴黎完成了4幅《向》。迷戀鮮艷色彩的凡高,從這時期起就開始意識到夏季之花向日葵是太陽的象征。在巴黎畫的4幅都不是插在花瓶中的,與阿爾時期的完全不同。從其筆法上也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這時所交往的印象派畫家的影響,枯落的花瓣、干癟的枝葉、切斷的梗莖以及顆粒清晰的種子,均逐一精心描繪。這4幅與后來在阿爾畫室表現的“太陽=向日葵=充滿愛的心”這種凡高繪畫主題,有著不可磨滅的關聯。凡高雖然在阿爾總共畫了7幅《向》,但實際上以實物作為描述對象的只有4幅,其余3幅則是模仿復制而成。對于凡高來說,即使只是模仿,價值也不低于原作。他對模仿的畫面結構大加整理,費盡心力,使得黃色的變化組合也趨于完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在在上次欣賞活動后組織的一次孩子們的繪畫實踐活動。繪畫的方式也是在前幾次線描畫的基礎上再進行技巧方面的提升,及在用粗的勾線筆繪畫的基礎上再提供細的水筆進行粗細線條的組合,且繪畫時對花紋圖案的選擇和運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多種圖案組合在一起。由于在欣賞的時候孩子們孩子們在欣賞的基礎上發現了向日葵畫面的美,對繪畫向日葵也產生了積極的情感。
《大班創意繪畫:哈哈鏡中的我》:大班美術活動哈哈鏡中的我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能正確地畫出人在照哈哈鏡時形體的變化,通過照哈哈鏡和平時積累的經驗,知道人在照哈哈鏡時的形體變化與哈哈鏡面的凹凸有關。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創意繪畫哈哈鏡中的我教案吧。
《大班美術教案:線條想象畫》:大班美術活動線條想象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引導幼兒想象構思,隨意畫出線條,添畫幾筆形象地表現畫面。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美術線條想象畫教案吧。
《大班漫畫欣賞教案:《父與子》》:大班美術活動《父與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理解漫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刨編故事結尾,通過漫畫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形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漫畫欣賞《父與子》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