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音樂欣賞捉螃蟹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感受音樂的結構變化。
2、遷移生活經驗,啟發幼兒隨音樂創編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1、螃蟹胸飾每人一個。
2、錄音機、磁帶。
3、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們欣賞。”
(1)請幼兒欣賞一遍音樂。
(2)提問:音樂的名稱是什么?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請幼兒再欣賞一遍音樂。提問:音樂一共有幾段?這幾段音樂中你發現了什么?
(4)再次欣賞音樂,讓幼兒找出正確的答案。
2、教師講述音樂情節,讓幼兒感受音樂。
(1) 讓幼兒聽音樂看圖片,教師講述故事情節。
(2) 通過圖片,讓幼兒分清A、B、C段音樂所表現的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3、讓幼兒逐段創編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4、聽音樂完整地做動作。
5、游戲
(1)傾聽尾聲音樂,讓幼兒猜測故事的結尾。
師:聽了這段音樂,小朋友有什么感受?讓你想到了什么?
(2)師生共同討論游戲方法。
(3)請教師扮演“捉蟹人”,加入活動中幼兒聽音樂完整地進行表演。
提醒幼兒,在橫行躲閃時不碰撞別人。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的流程比較清晰,幼兒也很感興趣,選材適合中班年齡特點。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達到。活動中孩子嘗試創編螃蟹橫著走,吐泡泡、洗澡等動作時,有點亂,沒有考慮到幼兒動起來的參與度強,如果分組進行創編效果可能會好些,最后游戲環節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適當的調整玩法。活動的內容太多,參雜的太多,如果以律動的形式貫穿整節活動會更好也更簡單,孩子更容易學。
《大班音樂:清明》:大班音樂活動清明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音樂清明教案吧。
《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開始部分等內容,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風爺爺教案吧。
《幼兒園兒童劇表演教案:花木蘭》:大班音樂活動花木蘭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戲綜述,游戲網絡,游戲準備,游戲提示等內容,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并背誦全詩. 人物賞析,體會木蘭... 可見,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兒童劇表演花木蘭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