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語言兩貓相爭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3.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人一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一、貓叫聲音導入,再PPT出示兩只貓。
教師:小朋友們,聽一聽你們看誰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貓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容并講述。
先出示兩只貓圖片,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為什么高興呢?
1、出示圖一: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為什么高興呢?
問:白貓和和花貓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們心里想什么?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2、出示圖二:兩只貓在干什么?白貓咬著什么?花貓咬著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3、出示圖三:兩只貓在干什么?它們為什么打架?它們打得分也分不開,可用一個恰當的詞“難解難分”來說。(出示詞卡“難解難分”幫助幼兒理解)。魚哪里去了?
4、出示圖四:問:最后兩只貓怎么樣了?(出示詞卡“滿頭大汗”幫助幼兒理解)。
教師小結:兩只貓打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爬在地上,卻驚奇的發現魚不見了。
5.幼兒看小圖片大聲講述。
6.教師完整講述圖片內容并結合圖片取名。
三、小結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教師:故事里兩只貓為什么沒有吃到魚?它們怎么才能吃到魚?
小結:對,兩貓互相謙讓,或兩貓商量分著吃,就能吃到魚。
討論:平時我們做什么事情也應該不爭搶、互相謙讓呢?
播放PPT
小結:小朋友平時玩玩具、看圖書等都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
四、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續編圖片的故事。
教師: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故事的結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這節課側重語言講述,也能豐富詞匯,正適合大班幼兒年齡段。
這節課的導入環節,我以貓叫聲音與圖片導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根據PPT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多數幼兒能大膽的講述。有部分幼兒不想講述與內向的性格有關系,以后可多加引導教育。提升主題的教育,我通過PPT出示了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生活照片,孩子們興致很高,再加教師恰當的引導使“教育幼兒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要與同伴友好相處。”的目標順利完成。
語言領域的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節課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教師運用了恰當的語言,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的重要;觀察每幅圖,先幼兒講再教師講,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學中幼兒能積極舉手發言,大膽講述,并在教師生動的語言講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的含義,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
《大班閱讀教案:母雞蘿絲去散步》:大班語言活動母雞蘿絲去散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前評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等內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教案吧。
《大班兒歌教學:踩影子》:大班語言活動踩影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探索影子,獲取有關影子形成、變化的相關經驗。初步認識漢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組詞,嘗試對兒歌進行簡單的彷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兒歌教學踩影子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父與子“照鏡子”》:大班語言活動父與子“照鏡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閱讀漫畫作品“照鏡子”,體驗漫畫故事的詼諧有趣。在猜測中想象出乎意料的結局。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父與子“照鏡子”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