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語言狐貍和烏鴉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并能用語言和動作形象地進行表現。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創造性講述。
3.懂得遇到問題時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1.活動前了解烏鴉的外形及嗓音特點。
2.課件、作業紙、故事圖片等。
活動過程1.設置懸念,引發興趣,喚起經驗。
提問:圖上有什么?狐貍看見了這塊肉,想干什么?
狐貍吃到肉了嗎,它是怎么得到肉的呢?
2.教師生動講述故事,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狐貍是怎么得到肉的?
3.剖析角色,引導幼兒生動表達、形象表現。
⑴ 提問:狐貍先說了什么話?烏鴉理它了嗎?為什么不理它?
小結:烏鴉想,我一張嘴肉就掉了,我才不理你。
⑵ 提問:狐貍看烏鴉不理它,又說了什么?它是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嗎?狐貍怎么說的?表情怎么樣?
小結:烏鴉有點動心了,看了狐貍一眼。
⑶ 提問:狐貍一看烏鴉有點動心了,馬上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動作?
小結:狐貍邊說假話邊做動作,烏鴉上當了,肉丟了。
⑷ 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形象地表現角色。
4.激發想象,引導幼兒記錄并創造性講述。
⑴ 提問:烏鴉的肉就這樣白白的被狐貍騙走了,烏鴉能甘心嗎?它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烏鴉,你會怎么辦?
⑵ 幼兒記錄自己所想的辦法。
⑶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如果烏鴉像你們一樣動腦筋、想辦法,一定能把肉要回來。
5.裝訂成書,共同分享。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記錄的內容裝訂成書,為書起名,共同欣賞。
狐貍和烏鴉一只狐貍來到了樹林里,看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嘴里叼著一塊又肥又大的肉,狐貍饞得直流口水。
狐貍眼珠一轉,說:"親愛的烏鴉,您好嗎?"烏鴉沒有回答。
狐貍只好陪著笑臉說:"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狐貍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狐貍只好搖了搖尾巴說:"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音真好聽,您就唱幾句吧!"烏鴉一聽,就得意地唱了起來,剛一開口,肉就掉了下來。狐貍叼起肉就跑了。
活動反思:
狐貍和烏鴉是一篇生動活潑的寓言故事。兩個小動物各自有各自鮮明的個性。通過他們兩個動物之間的三次對話,揭示了一個不能輕信別人的好話的道理。如何讓孩子們理解這三次對話,從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認真理解這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了解到幼兒喜歡看動畫片這一興趣特點,把整個故事制成了集聲像動畫于一體的課件,師幼在講授、問答、討論中加強互動和聯系的活動方法。然后,根據該教學活動的目標來進行本次教學活動。活動中教師設置的問題太多,幼兒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活動的目標并未真正達成。
《大班語言教案:牛氣沖天》:大班語言活動牛氣沖天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反思,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了解牛的身體特征及其生活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活動中體驗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牛氣沖天教案吧。
《大班故事教學:南瓜房子》:大班語言活動南瓜房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看圖欣賞故事,進一步蔬菜的名稱,感知故事中數量遞增以及對話重復的特點。探索根據故事的結構,續編故事,清楚地講述參加蔬菜的數量、名稱以及與南瓜房子的對話。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故事教學南瓜房子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森林里的動物》:大班語言活動森林里的動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聽辨聲音,激發幼兒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動物的外形特征、動態及叫聲。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幼兒參與講述活動的積極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森林里的動物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