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大班社會活動我喜歡的燈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喜愛的燈的名稱、所用材料及喜愛的原因,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民俗節日——元宵節,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我喜歡的燈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喜愛的燈的名稱、所用材料及喜愛的原因。
2、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民俗節日——元宵節,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大膽表述和運用新詞匯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自制或購買的各式花燈;
2、網上收集花燈圖片文字資料;
3、民族樂曲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俗話說“三十的煙火,十五的燈”,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又一個十分隆重的傳統節日。
1) 介紹元宵節的由來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2)介紹元宵節的主要活動:
看燈會:元宵節的中心內容是觀燈,所以元宵節也叫燈節。自古到今,元宵燈會、燈謎會總是異彩紛呈,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親人相攜相伴而出,賞燈猜謎,其樂無窮。
吃湯圓: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燈謎 提燈籠
2、介紹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你們是怎么歡度元宵節的呢? (幼兒講述過元宵節的經驗)
1)各地方的不同風俗 如:陜西人吃“元宵茶”;洛陽人吃棗糕;云南人吃豆面團;舞龍舞獅等
3、我們都知道元宵節的花燈是最漂亮的了!那你見過哪些好看的花燈呢? 它們的名字叫什么?
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它的顏色怎么樣?什么造型?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還有哪些好看的燈。
1)引導幼兒觀察網上下載花燈圖片;
2)引導幼兒看小朋友帶來的燈。
4、學古詩
《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延伸活動:運用臘光紙等材料,進行花燈的制作。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