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5
這是第三單元遨游漢字王國教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寫在前面
“痛并快樂著”,用它來形容此刻的心情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回顧兩個星期的語文綜合學習,忙碌、焦灼、不安、擔憂、種種情緒都曾困擾過我,快樂卻也未曾間斷過,它來自于孩子們克服困難后的燦爛笑容,來自于孩子們發現新知識的欣喜,來自于他們收獲中的喜悅,更來自于孩子們一聲聲渴望:好希望上語文課,老師要帶我們再搞這樣的學習哦!于是,我和他們笑,一起愁,一起感受綜合學習帶來的別樣體會。
一、說說對“綜合學習”目標定位的認識
接到任務,曾經把兩個星期的活動想得很完美,很“大”,希望學生能通過研究獲得很多知識,頗有一番“不做出一點轟轟烈烈之事不肯罷休”之味道。但深入實際,經過實踐之后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漢字,那是一個多么宏大的話題,漢字的歷史,漢字的表現形式,書法,對聯,謎語……任何一個領域都如浩瀚的海洋,帶領學生去做研究,想要在知識領域有質的提高,是不可能的。于是,開始反思自己的定位,開始不斷調整,重新學習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語文課程標準》,習得關于綜合學習的精神大體如下:它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于是,我開始冷靜思考:我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得到什么?反復思量,訂下以下目標:
知識能力:
1、各組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能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有所感受。
2、能設計一份可實施的活動計劃;將自己的所見,所想真實地記錄下來;部分同學能進行報道稿、倡議書,采訪稿的撰寫。
過程和方法:
1、過程中培養查找資料,運用、分析資料的能力。
2、各組選擇合適的匯報方式,做準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小組間的協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活動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愉快,能感受到漢字的獨特之處,拓展視野,能在日常行為中有所觸動和行動。
二、說說對此次活動的過程
本次活動,在師生討論的基礎上,分為2個階段。
第一階段分成六個組:書法研究、諧音研究、漢字歷史研究、對聯研究、錯別字研究、謎語研究。主要學習時間在校內。
此階段的學習任務主要有三項:
*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第一份活動計劃書。能根據本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及匯報形式是這次活動的重點,同時了解計劃書的基本要素,學寫計劃書。
* 通過網絡和圖書收集有用的資料,學習并努力消化有用的信息。在此階段,重點指導學生如何根據需要收集、刪選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 小組合作學習資料,內化知識,根據匯報形式完成相應工作。(書法組:介紹書法名人的故事,邀請書法老師做講座,出一份小報;對聯組:學習對聯的各種形式,小組內準備誦讀對聯活動,出一份小報;字謎組:學習字謎的知識,歸納字謎的各種分類以及猜字謎的一些方法,策劃周末家庭猜字謎活動。諧音組:了解諧音的不同表現方式,編輯一本關于“諧音知識”的.小冊子。漢字歷史研究小組:出一份知識競答題,準備對全班同學做15分鐘的知識競賽和漢字歷史的介紹;出一份知識小報。錯別字研究組:求得語文教研組長李老師的幫助,在全年級發出“告別錯別字”的倡議,到各班調查錯別字問題;收集網絡媒體上關于錯別字問題的信息報道。
第二階段:以周末社會調查實踐為主,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完成調查問卷。此層次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又兼顧部分學生周末集中活動有困難。問卷調查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在父母的帶領下自主完成。完成調查任務的對象須是不認識的人,以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在活動前,需給學生講解采訪調查的一些基本禮儀和要求。
第二層次:小組內居住得比較近的小組繼續開展研究活動,以游戲、完善成果匯報為主。
第三層次:書法組、對聯組、校外不規范漢字小組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上街做調查研究。活動前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以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回顧活動的過程,有兩點值得總結:
1、學生參與應有層次。綜合學習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學生外出活動的安全。綜合學習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學生的參與也可根據其本身的學習能力,家庭實際情況,做出有層次的規劃,這樣的思路既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最基本的收獲,同時,又促使一些能力強的學生,家庭條件許可的學生,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只要后期推動恰當,學生中優勢資源同樣可以成為全體同學進步的共同資源。我們班的這次綜合學習在設計上特別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校內,通過查閱、刪選、學習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過邀請書法老師做講座,通過向語文老師暢談想法,通過請求美術老師、電腦老師的幫助這樣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第二階段的推動時分成了三個層次,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參與活動,做力所能及的實踐,得到鍛煉。
2、教師指導應有層次。時間不夠,精力不夠,知識領域不夠寬泛,這是教師在指導綜合學習上最容易碰到的問題。試想,短短兩周,會牽涉到知識層面、能力層面等各方面的問題,要完成對學生各類活動的指導,教師的壓力可想可知。對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小組,教師應該學會有側重地指導,如面面俱到,精力不夠不說,更重要的問題是會影響學生能力的發展,這是有違于綜合學習本質特點的。為使活動有效進行,教師的前期策劃非常重要,哪些點需要全面鋪開,集體指導,哪些點需要個體交流,點上指導;哪些活動需要扶著學生做好活動計劃,哪些活動可以完全放手,哪些活動應該全程參與,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三、說說今天的匯報成果形式
“成果匯報課”,無論是從網絡還是報刊雜志,所介紹的形式一般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呈現,每一組上臺介紹時就如“演員”,沒有輪到的學生則是“觀眾”,這樣的形式類似于班隊活動課。怎樣體現語文的味道?這些“小觀眾”在聽的過程中能收獲寫什么?基于這樣的疑惑,我對這堂課的有了這樣的定位:希望通過這節課讓小組的優勢資源能有共享的過程,能帶給同學以新的視野和知識。匯報不應該僅僅是成果的一種展示,它更應該成為每個同學積極參與的,一個新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知識能力提高的過程,情感價值觀提升的過程。
鑒于這樣的認識,我在課堂設計中重點突出的是三點:一是準確把握“語文綜合學習”這一特點。這是一堂語文綜合學習課,所以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體現濃濃的語文味都不可忽視。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獲取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作為第一目標。匯報課中學生的發言材料都是來自于學生的日記、作文。課堂中結合教材,學習拓展對聯知識等等,動筆寫字,將自己的情感化成韻文等等都是基于這樣的定位。二是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學生匯報時穿插彈性的空間,比如讀對聯,寫對聯,猜謎語,介紹自己克服錯別字的方法,端端正正地寫字等等,讓其余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思維有發展的空間。二是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盡管是以學生為主的匯報,但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點撥作用不可忽視,適時的插話,及時的糾正,恰當的評價,都能引領學生以更高、更寬的視野去看待問題。
兩周時間結束了,通過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教師肯花時間,肯花精力,認認真真和學生一起去嘗試搞這樣的學習,學生一定會收獲很多。
教學目標:
1、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2、通過了解漢字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教學理念:讓在學生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的基礎上,加深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引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學寫活動計劃,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的能力。
一、激趣導入
首先板書一個象形字,問: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個字,看看你認識嗎?你知道這是什么字嗎?先寫一個(馬)。再寫一個(禾),你認識嗎?這是我國很早的文字甲骨文,這些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用的字,你喜歡這樣的字嗎?想了解漢字嗎?好,這節課我們就到漢字王國走一走!
二、感受漢字的神秘和有趣
1、感受漢字的神秘
我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關于它的起源有著很多神秘的說法,有些漢字的來歷也特別有趣,想不想了解?請同學們打開書第80頁,快速默讀《倉頡造字》和后面的課文《“冊”“典”“刪”的來歷》,看你有什么體會。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
(1)結繩記事的好處是簡單易于操作,物語的好處是利用物品交流語言也比較簡單。但是他們不能表達除更多的一起,繩子不易于保存,物語用的物品有些很難找到,漢字比結繩記事和物語都要方便很多。
(2)倉頡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3)最初的文字是根據物體的樣子造出來的。
我們天天見到的漢字原來是這樣古老而又神秘!你知道漢字大約產生于多少年前嗎?(大約四千多年前)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謎。那你知道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什么嗎?對,就是我們中國的漢字!它還曾對日本、韓國等國的文字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呢!現在,國外學習漢字、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外國人都熱衷于學漢字,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研究研究?
說不定,通過你的研究,可以揭開很多漢字起源的未解之謎呢!
2、感受有趣的字謎
漢字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探究,而它的趣味性更是具有吸引力。漢字有很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字謎。同學們,你們喜歡猜字謎嗎?誰給大家猜一個?(指名兩位同學給大家猜謎語)
情況一:兩個字謎都沒有難度,看來這兩位同學都沒有難倒大家,老師也有幾個謎語,你敢不敢接受挑戰?
讓我們一起走進“字謎猜猜看”,請看第一個文字謎——
(1)(文字謎)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
謎底:香
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這位同學用組合字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想象,很正確的猜出了這個字。下面給大家出個動作謎,需要一位同學上臺和老師來合作?誰愿來?
(2)(動作謎)找一位同學和老師站在一起。
謎底:從
同學們都很聰明,這兩個謎語都沒有難倒大家,接下來這個謎語有一定難度,你還敢接受挑戰嗎?好,欣賞你們的勇氣!(出示)你們看,這是一幅畫,它代表了一個字,猜猜看,這是什么字?
(2)(畫謎)
謎底:蕾
看來,猜字謎還有很多學問呢,需要我們用智慧去戰勝。我們不僅可以動腦筋猜字謎,還可以自己編字謎讓別人猜呢!有對字謎感興趣的同學嗎?好,一會我們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小組來研究字謎!
3、感受有趣的諧音
字謎很有趣,諧音歇后語更是詮釋了漢字的趣味所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諧音對對碰”,來認識有趣的諧音。
我們知道歇后語由兩部分組成,破折號之前的部分相當于謎語的謎面,而后面的部分又相當于謎語的謎底。看這個——(先出示破折號之前的內容,讓學生猜想,再公布答案)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瞎子背瞎子——忙(盲)上加忙(盲)
你還知道哪些諧音歇后語?
你覺得這樣的歇后語有趣嗎?
這些歇后語,有趣在哪里呢?
(本來是括號里的字義,卻換了另外一個音同字不同的字所以意思也就變了。)
諧音歇后語,不僅詼諧幽默,還有它的意義所在。除了歇后語,有關諧音的笑話、古詩、對聯也很多。例如:
北宋大書畫家,大詞人蘇東坡一日與好友黃庭堅(和尚)泛舟游水。突然間蘇東坡看到一條狗正在河上邊啃骨頭,就指著那狗笑了笑。黃庭堅一下子會過意了,知道東坡在借此暗罵自己,于是就假裝無意間把東坡贈與他的題詞扇掉水中。東坡看到詩扇隨水而流下,知道自討沒趣。這個故事中還包含了一個有趣的諧音對聯呢!你們看:
狗咬河上骨,水流東坡詩。
可是為什么黃庭堅知道蘇東坡在罵自己,而蘇東坡又自知討了個沒趣呢?你知道嗎?
狗咬和尚骨,水流東坡尸。
4、感受漢字的其他趣味
諧音一語雙關,以它的獨特魅力展現給我們的是幽默風趣的文化,想不想了解更多有意思的諧音?好,這些同學可以成立一個小組,專門研究和諧音相關的知識!而漢字的文化還不止于此,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呢!一起走進“趣味萬花筒”,去感受一番!自己讀讀這首詩,看你有什么發現?
秋思
一曲琵琶五十弦,
日斜柳岸逝眉間。
不聞江上潯陽曲,
見得更深舊月殘。
如夢相知猶淚涕,
隔生斷想嘆流年。
三春境影游離客,
秋試紅裝到眼前。
你發現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了嗎?這就是藏頭詩,它以每句的頭一個字嵌入要表達的內容中,而這些字又組成了一句完整的話,除此之外,還有寶塔詩,回文詩,讀起來也是讓人回味無窮。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探究一下!
再來看這兩段文字,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更喜歡哪一段,為什么?
(兒化讀起來親切、有趣)
三、制定活動計劃
這些有趣而又耐人尋味的古詩和兒化,僅僅只是我們漢字文化的一部分,還有有關漢字的兒歌、快板等很多種形式,我們只有去不斷探究,才能領悟到更多其中的奧秘。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研究漢字呢?請同學們看活動建議,自己讀一讀。
活動建議:
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字謎活動,體會漢字的有趣。
查找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或笑話,和同學交流。
搜集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
通過其他活動,體會漢字的神奇、有趣。
1、誰來說說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了解漢字?
(板書:字謎 諧音 起源 其他)
2、同學們,你對其中哪一方面比較感興趣?或者你還想研究哪些?
3、分組
請有相同興趣的同學坐在一大豎排,然后分成小組,并選出組長。還可以根據要研究的內容給自己的小組起個響亮的名字。
4、我們已經根據研究的內容組成了小組,接下來就要制定活動計劃,活動計劃都包括什么呢?學生邊說,老師邊寫。
(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
活動計劃
活動課題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活動內容:
參加人員:
分工情況:
5、活動課題就是你們要研究哪一方面。活動內容是針對同學們選定的課題,大家商討開展哪些活動,以及討論用什么方式來展示匯報。請小組長負責記錄。
6、交流討論。
《遨游漢字王國》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這個單元由“有趣的漢字”與“我愛你,漢字”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組成。根據這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我們課題組把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劃分成六大版塊:“漢字之趣”、“漢字之源”、“漢字之奇”、“漢字之用”、“漢字之美”及“漢字之情”。而本次執教,我選取了“漢字之用”這一版塊進行探索和研究。以下談談我上完這節課的反思: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教學,我主要是抓住它的三個特征展開這次的教學。
一、活動性
兒童具有好“動”的天性。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兒童好動的特點,把活動和學習結合起來,讓活動成為學習的過程。而“漢字之用”主要是讓學生去調查街頭錯別字,那它的“課堂”首先是在街頭。學生必須自己去大街上尋找和發現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如果有的`字自己也拿不準,可以去查字典或請教家長、老師,然后才能統計數據,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每個小組也還可以通過走訪、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他們的意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綜合學習、運用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整體發展。對長期以來習慣于在課堂里聽講、回答問題、做練習的學生來說,這次活動化的綜合性學習無疑是令他們興奮的,對教師來說也是富有挑戰性的嘗試。所以這節課展示自己小組收集和整理的各類資料時,學生們都非常興奮。
二、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在《遨游漢字王國》中,教材的提示是:“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了解漢字……活動結束以后,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上課之前,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六大小組,讓每個小組根據老師的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自行設計和組織本次活動。學生不但可以去大街上調查招牌廣告用字錯誤或不規范的情況,而且可以從網絡、報刊書籍和作業中收集用字錯誤或不規范的情況。后經過整理和設計,我們根據六大小組收集的資料分別把它們小組命名為:糾錯組、笑話組、故事組、作業組、用字不規范組及調查報告組。課前上交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六大小組把收集的資料制成了PPT,而且內容比較充實。這與學生積極主動的自由參與是分不開的。
三、探究性
綜合性學習的設置為探究性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遨游漢字王國》盡管以“漢字”為主題,但并不是系統地傳授有關漢字的語文知識。本組學習內容中如漢字的發展演變、錯別字的類型和成因、漢字書法的字體等,都不必作為系統的知識來教。這樣,學生可以在比較寬松的環境中學習、探究。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規律。所以通過六大小組展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資料后,我引導學生分析錯別字產生的原因,研究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辦法。當然,還有很多預防寫錯別字的方法,學生都可以繼續去探究,這為以后正確的書寫漢字,認識漢字奠定了基礎。
綜合以上三個特征,這節課的匯報的方式主要通過小組討論,選出優秀小組進行介紹,借助PPT展示資料。
反思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學生興趣很濃,既培養了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自制PPT的能力,課堂學習氣氛又濃厚。但因為“笑話組”和“故事組”的代表一一念讀內容,所以花去的時間過多,從而影響了后面幾個小組的展示。因考慮到“作業組”收集的也是因作業中整理出的錯別這而引出的笑話,所以就沒有再展示這組收集的資料,而“調查報告組”同學所作的調查報告正好成為了指導學生寫好一篇調查報告的范例。
任何課都是一門缺撼的藝術,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學生的學習潛力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希望本次課例能帶來更多的建議及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