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0
這是當世界年紀還小時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說實話,這本《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我自己在讀的時候都有不少困惑,所以我有點擔心孩子們對這43個小故事能理解得了多少,能理解到多深。我想,這些看似無邏輯無道理的語言背后想表達的哲學思想,可能會有很多孩子是無法一眼看出來的,一定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模糊地了解一點。可實際的情況呢,大多數故事都有孩子提到,說自己怎樣理解的,有的說法我都沒有想到,比如,談到《星星》這個故事時,有個孩子就說,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女人總是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而男人卻容易看到缺點,要是我們看待事物時把這兩點結合起來就好了。有的孩子在講《阿拉斯加的金礦》這個故事時說,不要只看外表,他的內心也許在掩藏著什么。有一個孩子叫張家碩,平時算是語文能力較弱的,作文的語句通順難以做到,但他在說讀《阿拉斯加的金礦》這個故事的感悟時的觀點卻令我吃驚:廣告都是假的!其實,這種驚喜不是第一次,上次他在對《最難的單詞》作批注時是這樣寫的:謝謝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難點!是的,整本書閱讀包括圖畫書閱讀就總是給我帶來這樣的驚喜。
第三個環節,我讓他們說說那些自己說不上道理,但又覺得很有哲理的故事,找出其中的貌似有哲理的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一起來交流一下其中的哲理,琢磨一下其中的'味道。
第四個環節,談談這本書中的插圖,了解插畫家貝爾納。
第五個環節,結合本書作者舒比格的經歷,引導孩子們從總體上了解這本書的特點:天馬行空,沒有邏輯,像是做夢,很簡單,很無厘頭,卻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也只有始終保持一顆童心的舒比格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第六個環節,以“你建議給什么年齡層次的人推薦這本書”為話題進行交流。
我的這節課也就在這里結束了。實際上我的設計中還有讀一讀自己給這本書寫的書評這個環節,這段話是孩子們已經在閱讀學習單中寫好了的,只需要在課堂交流就可以了,可是,因為本書的故事太多了,共有43個,前面交流對故事的理解這一環節比預計多花了時間,所以交流書評這個環節這節交流課上就沒有做。
這節交流課我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讓孩子們形成思想的碰撞,孩子們各說各的,沒有去駁斥別人的觀點,也沒有去附和別人的觀點。如果我讓孩子們在“南瓜”或《瓜》這樣故事上多做停留,進行一些實實在在的思想碰撞,把對故事的理性分析引向深入,才能真正實現我設定的教學目標之二:“通過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閱讀感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引發學生對這個世界更深層次的思考。”
所以,像這樣具有哲學啟蒙性質的書該怎樣帶領孩子們進行閱讀交流,我還在探索中。幸好,有《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樣優秀的文本;幸好,這種哲學啟蒙性質的童書閱讀交流還沒有形成什么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會很有價值。
課文內容分析: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是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德國兒童作家于爾克·舒比格的代表作。作者用質樸的語言勾勒出世界之初萬物稚拙而自然的生活狀態,引發學生對世界最初景象的遐想,并深切感受到萬物遵循規律、各行其道,世界就會和諧美好。
課文有9個自然段。1至5自然段為第一部分,開篇點題,介紹世界之初萬物必須學習怎么生活,隨后著重描寫了太陽、月亮和水是如何學習的,從而領悟到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生活十分簡單,萬物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6、7自然段為第二部分,略寫了雨和人學會的生活方式,揭示出萬物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世界就會和諧美好的道理。8、9自然段為第三部分,此處話鋒一轉,故事戛然而止,引發學生無限遐想。最后一個自然段再次點題,呼應了開頭。
課文除了奇妙的想象,在表達上十分注意留白,文中四處使用省略號。第4自然段的省略號不僅表現水持續不斷地往低處流的狀態,也表現了水堅持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第6自然段的省略號是對萬物如何自由生長、有秩序地生活的省略。第7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省略號為學生提供了兩個開頭,是學生續編故事的抓手。第7自然段側重于抓住“秩序”,選擇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現象來續編故事;第9自然段側重于讓學生去想象世界最初的樣子,可以模仿課文續編,也可以自由發揮。
文中插圖色彩明麗,卡通形象的太陽和月亮能夠激發學生讀文興趣,讓學生進入想象的世界。圖畫中泉水從布滿小樹的高山間傾瀉而下,夜空中星星和白云給月亮作伴,這些畫面為學生發揮想象,續編故事提供了思路。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接觸過許多童話故事,他們想象力豐富,對課文中的擬人寫法比較熟悉。但課文講述萬物的行為是通過學習得來,并描寫了太陽、月亮和水奇特的學習過程,這些奇妙的想象需要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文字、聯系生活來感受。
入學以來,依據課文提供的開頭續編的練習有兩次,分別安排在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和本冊《沙灘上的童話》中。依據課文內容續編的練習有一次,安排在本冊《蜘蛛開店》中。本課的續編設計是對二者的整合,既要學生使用課文提供的開頭,又要以課文內容為依托。
教學目標:
1.認識“紀、必”等14個生字,會寫“世、界”等9個字,會寫“世界、學習”等18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奇妙的想象。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根據開頭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1. 正確識字、寫字。
2. 根據文中內容感受奇妙的想象。
教學難點:
根據開頭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探究欲望
(一)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提示:世界不僅僅指地球,還包括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又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篇課文。
(二)板書課題,提示:注意“世”的筆順,“界”字中間是個“八”字。學生跟隨書空“世、界”二字。指名讀課題,提示:“世”是翹舌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看看課后雙橫線里的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還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正音。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檢查認讀
1.形聲字歸類認讀。
(1)課件出示詞語:年紀、簡單、睜開、成功、哦
指名讀。提示:“睜”是翹舌音、也是后鼻音,“哦”是零聲母音節。
(2)課件將生字聲旁套紅。觀察這些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發現“紀、簡、睜、功、哦”這些字都是形聲字,并且套紅的部分是聲旁,可以幫助我們識記字音。齊讀詞語。
2.生字擴詞,在語境中認讀。
課件由左到右逐步出示: 糙 粗糙 粗糙的聲音
敏 敏感 敏感的世界
由 自由 自由地生長
學生讀字、讀詞、讀短語。提示難讀的字音:“糙”是平舌音,“敏”是前鼻音。注意詞兒連讀。并注意停頓。
3.游戲激趣認讀。
課件出示:“水花流”游戲讀字畫面。指名讀,讀對了水花就流到水中。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歸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學習怎么生活。
三、默讀課文,提取信息
(一)默讀課文1至5自然段,思考:課文里說了誰、在學什么呢?
(二)課件出示: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學習 。
引導學生準確提取文本中的相關信息。教師相機貼圖板書。
四、啟發想象,抓關鍵詞,聯系上下文,學習1至3自然段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除了太陽、月亮和水,還有誰在學習呢?
2.出示第1自然段,“每樣東西”套紅。指名讀第1自然段,“每樣東西”讀重音,強調萬物都要學習。
3.如果大家不學習可以嗎?出示詞卡:必須,指名讀。換詞法理解“必須”。指名讀第1自然段,“必須”讀重音,強調學習的必要性。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太陽是怎么學習的呢?
2.相機出示句子: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太陽試著學唱歌,為什么沒有成功?
(1)理解“粗糙的聲音”。
粗糙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把世界都嚇壞了?
(2)理解“敏感”。
①新世界的年紀很小,很柔弱,對什么都很敏感。
出示詞卡:敏感。指名讀。
②“敏”表示動作快。比如靈敏、敏捷都有動作快的意思。對事物反應快就叫做敏感。
③敏感的新世界聽到太陽粗糙的聲音,怎么樣?指名讀句子。
④太陽學唱歌、世界很敏感,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啊!齊讀句子。
3.理解“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
(1)除了唱歌,太陽還做過什么事也失敗了呢?
課件出示: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_____,_____。
(2)課件出示句子: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都”套紅。
太陽試了這么多的事情,沒有一件成功的。難怪課文里這樣說——齊讀句子。
5.太陽試了那么多事情,終于找到最容易做的事啦!齊讀第2自然段。
(三)聯系上下文,學習第3自然段
1.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月亮怎么學習的呢?
2.學習“反反復復”。
(1)相機出示句子: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復復,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
月亮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變來變去的,就叫做什么?出示詞卡:反復。齊讀“反復”,一直這樣變來變去就叫做什么?出示詞卡:反反復復。齊讀“反反復復”。
(2)從這個詞你感受到月亮心情怎么樣?指名讀句子。讀出矛盾的心情。
3.理解“這樣、那樣”的含義。
(1)出示句子: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復復,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這樣、那樣是什么樣呢?
(2)出示句子:月亮一陣子( ),一陣子( )。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填空。
預設1:月亮一陣子(圓圓的),一陣子( 缺一塊)。
預設2:月亮一陣子(覺得這主意不好),一陣子(覺得這主意不錯)。
預設3:月亮一陣子(想學發光),一陣子(不想學發光)。
真像個拿不定主意的小孩子。
4.小結:月亮在反反復復、猶豫不決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不斷變化。相機出示句子:它學會的是不斷變化。讀句子。看來不斷變化這件事對月亮來說最容易!在舒緩的輕音樂中齊讀第3自然段。
五、 抓住重點,指導寫字
(一)發現規律。在田字格中呈現4個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些字結構有什么特點?(“世、由”是獨體字,“反、式”半包圍結構)
(二)抓住重點。“世”的一橫最長,兩豎和豎折間距相等,三豎的起筆要像樓梯一樣,依次上升。“由”字中間的短橫左右不挨。
“反”是左上包圍的字,豎撇要舒展,“又”字的捺要長于上面的平撇,注意半露半藏。“式”是右上包圍的字,斜鉤要舒展,“工”字的提起筆超過上面的橫,也要注意半露半藏。
(三)教師范寫“式”。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世、由、反、式”4個字,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文,復習導入
(一)誰能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默讀第1至5自然段,思考:除了太陽、月亮的學習經過,你還知道了什么?
二、視頻釋義,學習4、5自然段。
(一)學習第4自然段
1.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水是怎么學習的呢?相機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讀。
2.播放視頻。教師隨視頻的相關畫面做補白: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水很快就學會了流動,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高高的雪山上的冰融化了,滴滴答答地往低處流,匯成了小溪;無數條小溪涓涓地往低處流,聚成了江河;許多條江河洶涌地往低處流,奔向了無邊的大海……
3.出示詞卡:往低處流。同學們,融化的雪水順著山澗——齊讀:往低處流;碰見了大大的石頭,水繼續——齊讀:往低處流;遇到了茂密的森林,水還是——齊讀:往低處流;水始終堅持做自己最容易做的事——齊讀:往低處流。
4.我們和水一起來做它最容易做的事吧!歡快的音樂聲中齊讀第4自然段。
(二)梳理前文,學習第5自然段
1.教師梳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太陽發現自己——發光、上山下山最容易;月亮發現自己——不斷變化最容易;水發現自己——流動最容易。出示句子:那時候,生活就是這么簡單。教師引讀。
2.學習“簡單”。
(1)出示字卡:簡。 “簡”是形聲字,本義是竹簡,所以它是竹字頭,后來引申為簡易、簡單的意思。板書:生活簡單
(2)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生活為什么很簡單呢?齊讀第5自然段。
三、聯系生活,學習6、7自然段
(一)默讀6、7自然段。接下來,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二)相機貼圖板書。
它們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他們都在自由生長。板書:自由生長
(三) 出示句子: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人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省略號套紅。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在自由生長呢?
課件出示相應圖片。教師歸納:鳥兒在天空飛翔,馬兒在草地上奔跑,魚兒在海里游泳,它們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互不打擾。春芽、夏荷、秋葉、冬雪,白天陽光明媚、黑夜星辰滿天,它們循環往復,按時顯現。這一切都有各自的規則,這一切都有秩序。出示詞卡:秩序。指名讀,齊讀。
(四)像這樣,萬物有秩序地自由生長,世界就很和諧、美好了。齊讀第6自然段。
(五)學習方法,續編故事。
1.出示句子: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引導:連續用上兩個動詞,就能把句子寫得更生動、具體。
2.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誰能接著往下講?
出示: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鳥兒_______,_______。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交流,教師點評時首先關注學生是否按照空間、時間的序列來說,其次關注是否使用了兩個動詞。
(六)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生活十分簡單。萬物自由生長,做著自己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板書:世界有秩序
齊讀第6、7自然段。
四、發揮想象,學習8、9自然段
(一)回顧前文,學習方法
1.課件播放錄音:哦!不要往下講了,最好再從頭開始。這個故事沒有結局,但是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2.世界在不斷變化,萬物在自由生長,一切都沒有結束,所以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不過我們可以給它編出許許多多的開頭,就像太陽、月亮和水那樣。你想用誰的學習經歷作為開頭呢?
3.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部分,好好地讀一讀。
4.全班交流,你準備學習哪個部分的方法來續編自己的故事?教師關注是否選擇了詳寫的部分作為續編的參照。
(二)展開想象,續編課文
1.出示: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_______學習_______,_______。
請同學們跟同桌一起編寫自己喜歡的故事吧!
2.學生交流,教師以想象的豐富性,以及“誰學習,學的怎樣”作為評價要點。
五、拓展延伸,開拓視野
其實,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由繪本改編而成的,這個繪本的名字就叫做《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大家想聽聽里面的其他內容嗎?播放錄音。
風剛開始很安靜,就好像它根本不存在似的,突然有一天,不知怎么地,它發現自己可以吹。
星星們要學著組成各個星座。幾顆星在嘗試著各種圖案,比如一只長頸鹿,一棵棕櫚樹或是一枝玫瑰。最終,它們組成了著名的大熊星座。
夜晚寂靜,菜園里卻很熱鬧。洋蔥、蘿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以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說話,它只是繼續成長。
大家課下可以找到這個繪本繼續欣賞。
六、抓住重點,指導寫字
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把生字寫好。
(一)發現規律。在田字格中呈現5個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些字結構有什么特點?( “界、簡、弄、復”上下結構、 “功”左右結構)
(二)重點指導。師生合作發現 “簡”字上下同寬,上扁下長。“弄”字上窄下寬。“復”字中間的“日”最窄,“界”字中間的“八”最寬。
“功”是左窄右寬的字,工字旁下面的橫變成提,“力”字的撇穿插到工字旁的下方。
(三)教師范寫“復”“功”。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界、簡、弄、復、功”5個字,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板書設計: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教案1
作者: 上傳者:tomacc 日期:18-02-17
教學內容分析: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它主要講了當世界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學習怎么生活。主要列舉了太陽、月亮、水的學習,告訴我們世界有它的秩序。這篇童話故事充滿想象力和靈氣,很多話很古怪,不合邏輯,但仔細想想又充滿哲學思辨意味。這正是這篇故事的魅力所在。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會認“紀、必、須”等 12 個生字,會寫“世、界必、須”等 10 個生字,會寫“世界、年紀、必須、學習、但是、聲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復、變化、簡單、萬物、生長、泥土、眼睛、相當、最好、結局、開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了解太陽、月亮、水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介紹。
4、讓學生明白世界萬物在變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樣東西我們都盡量簡單化。
教學重點:
認識并掌握生字新詞,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了解世界萬物的變化秩序。
教學課時: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會認“紀、必、須”等12個生字,會寫“世、界必、須”等10個生字,會寫“世界、年紀、必須、學習、但是、聲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復、變化、簡單、萬物、生長、泥土、眼睛、相當、最好、結局、開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師:孩子們,你們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的樣子嗎?你最喜歡做什么?你在小的時候學會了哪些本領呢?
2、學生同桌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討論。
4、質疑:原來你們小的時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們猜猜世界小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呢?都有誰?他們又學習了哪些本領呢?
5、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猜測。
6、揭示課題: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引導讀課題,認識生字:紀,纟+己=紀。
二、初讀課文,了解學生預習情況。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會的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不會讀的句子可以請教同桌,并多讀幾遍。
(3)實在不會讀的生字請圈出來,等著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詞語請圈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1)請小班按順序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糾正他們讀得不正確的地方。
(2)出示要求認的生字,開火車讀一讀。
(3)學生說說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識記。
(4)學生匯報識字方法:
A 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形聲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間=簡
目+爭=睜
口+我=哦
B 利用詞語一起識字:秩序 必須
(5)學生開火車讀一讀生字。
(6)如果把拼音寶寶去掉,你還認識它們嗎?試試吧。
(7)同桌檢查識字情況:你指我認,我指你認。
(8)把生字送入詞語中進行識字。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解決了生字問題,讓我們再一次來讀課文吧!并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4、師小結。 課文主要講了當世界年紀小的時候,太陽、月亮、水的學習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簡單,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自由觀察要求寫的10個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
2、學生互相提醒。
3、老師根據學生提醒的歸納。
(1)“必”字三點的位置應該注意。
(2)左右結構的“功”、“須”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寬。
(3)上下結構的“簡”、“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寬,特別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豎。
(4)強調“世”字的筆順。
(5)在書寫“復”字是要注意中間是一個日字,是一橫。
(6)把“睛”和“晴”字聯系記憶。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學生自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5、學生書寫生字。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3、書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了解太陽、月亮、水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介紹。
2、讓學生明白世界萬物在變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樣東西我們都盡量簡單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聽寫詞語。
世界、年紀、必須、學習、
但是、聲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復、變化、
簡單、萬物、生長、泥土、
眼睛、相當、最好、結局、開頭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二、學習 1——4 自然段,了解太陽、月亮、水的學習。
1、學生分小組學習課文 1——4 自然段,要求:
(1)開火車閱讀課文 1——4 自然段。
(2)都講了誰在世界年紀小的時候的學習和生活?
(3)勾畫出重點的詞語句子,看看它們是怎樣學習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記出來。
2、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
3、分小組匯報交流。
(1)分小組開火車閱讀課文。
(2)匯報:這里主要介紹了太陽、月亮、水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的學習和生活。
(3)太陽:學上山下山。這就是太陽的特點,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現象?(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從西方落下)
(4)試著理解: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A 太陽沒有其它特點,所以說它試過做別的事但都沒有成功。
B “譬如”的近義詞是什么?
C “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粗糙”的反義詞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D 試著說說太陽可能還學過哪些本領?都是因為什么沒有學會的?
(5)月亮:學會了晚上發光,也學會了不斷變化。這符合現在月亮的特點嗎?月亮為什么覺得白天發光這個主意不好呢?
(6)你會說“反反復復”這樣的詞語嗎?試試吧。
(7)水:學會了流動,往低處流。這里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呢?
三、學習課文 5——9 自然段。
1、學生齊讀課文 5——9 自然段。
2、說說你從這幾個自然段里讀懂了什么?
3、學生匯報:
(1)那時候的生活很簡單。
(2)萬物都很有秩序。
4、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這個世界還相當有秩序的?
(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鼓勵)
5、“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人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會接著寫嗎?試一試。
6、你是怎么理解“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四、拓展延伸。
1、這篇課文充滿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部分?說一說,并讀一讀。
2、你會接著講故事嗎?
試著從下面的兩個開頭中選擇一個繼續講故事吧!
(1)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3、學生分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總結。
1、師:孩子們,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師總結。
六、布置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