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7
這是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教案,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識字,規范書寫漢字。
2.根據語境,判斷詞語的意思,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3.學會寫話,學會按要求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4.積累古詩詞。
4.閱讀《最大的“書”》,學習快樂讀書法。
【教學重點】
1.在生活中識字,規范書寫漢字。
2.詞語分類,看看歸納同一類詞語。區分詞語的意思,靈活運用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會寫話,學會按要求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教學素材】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出去玩,他們都去了哪些地方?就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二、認字寫字。(課件出示)
bóguǎnlǎnyù
博物館展覽館體育館
yánjiūshàozhěn
研究所哨所診所
1.學生齊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3.去掉拼音讀詞。
4.讀句子,鞏固認字。(課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媽媽出去玩,我們先來到博物館,哇,里面的藏品真多呀!我們一件一件仔細觀察,連連發出驚嘆。參觀完博物館,我們來到展覽館,展覽館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參觀,秩序井然。我們又來到科技館,那些機器人啦、天文望遠鏡啦真吸引人。哎,光參觀可不行,我們還得鍛煉身體呢,于是,我們就來到體育館去鍛煉身體。下午,我們又去了研究所,由于吃壞了肚子,只好去診所打了一針。
5.測試。用線將拼音和漢字連起來。(課件出示)
bóguǎnlǎnyùyánjiūshàozhěn
館博育覽診研究哨
參考答案:
bóguǎnlǎnyùyánjiūshàozhěn
館博育覽診研究哨
三、字詞句運用。
1.書寫漢字。(出示課件)
含迎留蕩滿整
書寫提示:(出示課件)
“含、留、蕩、整”都是上下結構,“含”上“今”下“口”,寫的時候要注意;“留”寫的時候不能少寫筆畫;“蕩”上“艸”下“湯”,寫的時候要看清筆畫;“整”上半部分由“束”和“夊”組成,寫的時候要注意各部分的寫法。
“迎”半包圍結構,“之”要把里面的部分包住。
“滿”左右結構,不能寫成上下結構。
師:我們寫字的時候,首先要認真觀察字的結構,看看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還是半包圍、全包圍等,寫的時候我們還要認真觀察字的筆畫,寫的時候不能多寫或少寫筆畫。(出示課件7)
學生練習
2.猜猜加點詞語的意思,和同學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三個句子,可以同桌之間互讀,可以自由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加點的詞語,先根據語境猜一猜加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再借助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確。
匯報交流。
提示:(出示課件)
喧鬧:喧嘩吵鬧。
造句:我喜歡安靜,不喜歡這喧鬧聲。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語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
造句:接到了暗示,他趕緊走向前。
泄露:透露出去。
造句:他不小心泄露了秘密。
師: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查字典,查字典是最直接的方法,用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很快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
造句,我們可以把詞語放到句子里,根據語境來判斷這個句子的意思。
我們還可以向別人請教,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四、學會寫話。
1.導入:同學們,大自然真是很奇妙,有很多現象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問一個為什么,你的心里是不是也藏著很多“為什么”?這次寫話要求大家寫一寫自己觀察的“為什么”,還要寫出問題的答案。
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構思提示(出示課件)
平時觀察到的一些自然現象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為什么會刮風、為什么會打雷、天上的云為什么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形狀等。
3.寫作指導:(出示課件)
(1)寫的時候,要認真觀察,除此之外,還要查找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
(2)寫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簡潔,中心要突出,把問題要交代清楚。
4.引導學生根據指導指導寫話。
5.學生寫話后,自評,互評。
6.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全班通讀。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識字和寫字,還學習了怎樣理解詞語的意思,以及怎樣寫話,老師講解了許多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練習鞏固。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引入:同學們,我們班建起了一個圖書角,我們該怎樣管理好這個圖書角呢?下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出示課件)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3.教師根據組長匯報進行總結:我們可以把書分類擺放,這樣方便借閱。我們還要制定《圖書借閱公約》、《圖書管理守則》等,讓大家知道該怎樣愛護圖書,希望人人遵守。
二、學習《憫農(其一)》(課件出示)
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借助拼音讀古詩。
2.簡介作者(課件出示)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于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3.說說詩句的意思。(課件出示)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谷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奪去而餓死。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情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句子的讀法,還學習了三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朗讀中運用老師講解的方法,也希望同學們努力積累祖國的經典文化之一——古詩。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據我觀察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喜歡看書,能說說你平時喜歡看什么書嗎?
2.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讀書能讓我們獲得知識,也能從中得到快樂,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希望大家一直保持愛看書這個好習慣。
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和書有關系的課文。板書:最大的“書”
3.齊讀課題。
通過讀題,我想你們一定發現了這篇課文的題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加上引號的書又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呢?學完了可問你就會明白。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最大的“書”指的是什么?(課件出示)
2.學生匯報思考結果
教師總結: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書",這本"書"永遠也讀不完。在這本書中,你會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學知識的營養,享受到更多的樂趣。
3.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讀字音。
(2)交流識字體會,
說說你都認識了哪些生字,怎么認識的。你還有哪些好的識字方法,說一說。
(3)鞏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4.送生字寶寶回家:學生再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5.檢查讀書情況。一人讀一自然段。
三、細讀品味(出示課件)
(一)讀書品味“書”指的是什么。
1.再讀課文,說一說“書”指的是什么呢?
2.從那些句段中你知道書指的是巖石呢?請生讀。
指導朗讀:巖石就是書啊!你看……
在朗讀這部分的時候,要通過重讀“巖石、就是厚厚的”這些詞語,讀出地質勘探隊員的自豪的語氣。
3.看課文插圖,比較思考:巖石和我們的書比較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
板書:一層一層厚厚
句式練習:這不就是最大的書嗎?
結合上學期的句式進行聯系。
(二)品讀感悟為什么把巖石稱為“書”。
這位地質勘探隊員看到巖石除了外表厚厚的,一層一層得像一本書外,上面有些什么記錄,竟然被稱為是最大的書呢?(課件出示13)
請大家再讀讀5-10自然段,思考一下。
1.生自由讀書。
2.提問交流。
理解詞語:雨痕波痕
指導讀出川川和叔叔的疑問,興奮的不同語氣。
樹葉貝殼小魚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嗎?已經成為了化石。
3.拓展延伸
上網查閱,了解什么是化石。
4.分角色感情朗讀
下面我們分角色讀一讀川川和叔叔的對話。
5.品讀體會這本大書的用處
這本書是地質勘探隊員們最喜歡研究的書,你說那些叔叔天天讀這樣的書,究竟有什么用啊?
三、小結,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巖石是這本書,我們現在能看得懂嗎?不光是你們看不懂,老師也不懂得,這是一本用特殊符號紀錄的書,只有地質勘探隊的叔叔、阿姨們再看得明白,你們猜一猜要想像他們那樣看懂這樣的書,我們現在需要做些什么?
[教學目標]
1.識字認字,注意書寫筆畫和字形結構。
2.會根據語境,猜測詞語的意思,理解句子內容。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熱情,并能寫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4.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歌內容。
5.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在句子中根據語境推斷出詞語的意思。
2.能大膽寫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問為什么,展開想象,引發對大自然的思考。
3.背誦古詩,理解古詩的內容。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寫字
1.出示各場館圖片,創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游覽這些地點。
2.出示圖片及對應名稱。同學們認識這些建筑物,那么會讀它們的名字嗎?(指名讀)
3.去掉詞語拼音,認讀詞語。(結合圖片,以圖識字)
4.開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5.出示第一組字“含、迎、留”,指名說出它們的筆順,全班一起書空,梳理筆順。
6.出示第二組字“蕩、滿、敬”,指名說說它們的漢字結構。
指導:“蕩”是上下結構,“滿”“敬”是左右結構。學生書空練習,梳理筆順。
7. 完成課本上生字的書寫,每組字抄寫兩遍。教師巡視,注意書寫姿勢。
二、猜詞意
1.出示第一句話,指名讀。
(1)指出“喧鬧”這個詞,讓同學們根據這句話的語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學們可真聰明,你們是怎么猜到的?(根據語境,“安靜的碼頭一下子喧鬧起來”,應該與“安靜”相對,所以是喧嘩吵鬧的意思)
2.出示另外兩個句子,小組討論。
3.討論結束后,指名各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成果,交流猜測詞意的方法。
指導:可以根據語境,也可以根據詞語的字形結構、偏旁部首猜測詞意。“暗示”:用含蓄的語言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泄露”:不該讓人知道的事讓人知道了。
三、我愛問“為什么”
1.(教師范讀短文)我們的小伙伴明明有這么多好奇的問題想知道呢,你有沒有什么問題很想知道呢?展開你的想象,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2.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問題寫在卡片上,注意不會寫的字寫拼音。
3.寫好卡片,小組成員交換看。每組選出一張制作最精美的卡片作品,張貼在教室展示墻上。
4.誰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舉手起來說一說。
教師:有一些問題我們已經得出了答案,但還有一些問題我們沒有解決,請同學們課后收集相關資料,解答出來,別忘記告訴提問者哦,與他一起探討一下吧!
教學內容分析
《語文園地六》共有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6個部分。要通過教學掌握字詞,初步運用字詞寫出心中對大自然的疑問;學習古詩,感受農民的辛苦,通過閱讀,培養對自然、對科學的向往之情。
三維教學目標
1、通過識字加油站認識各種公共設施 名稱,并能擴散到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2、學會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并運用。
3、學會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展示班級圖書角的管理制度和圖書管理守則, 學會整理班級圖書角。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憫農》 。
6、閱讀《最大的“書”》,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 掌握字詞。
2. 閱讀理解、寫話。
教學難點 寫話。
教學理念及實施策略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既能整理單元知識,又能有所拓展和延伸。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出示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體育館這些地方的圖片,
提問:“孩子們去過這些地方嗎?”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的地方。
3、去過的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這些地方究竟有些什么設施。
4、出示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體育館這些地方的圖片,
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些地方都是做什么的。
5、邊觀察邊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博、館、覽、育這幾個生字。
博和館是左右結構的字,覽和育是上下結構的字。
6、你還知道哪些“館”?
7、學生匯報。
8、師小結: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
9、以同樣的方法學習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診所。
10、認識生字:研、究、哨、診。
二、字詞句運用。
1、出示生字含、迎、留,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每個字時應該注
意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學生互相提醒。
3、師引導:含是由今和口組成,迎的中間部分要注意,沒有
一撇,留的第一部分有一點,千萬不能漏掉。
4、學生動手寫一寫,老師巡視指導。
5、觀察蕩、滿、整,引導學生觀察書寫這三個字應該注意哪
些地方?
6、學生交流匯報。
7、老師提醒:
(1)蕩字是上窄下寬的字, 下面的湯就要寫得寬大舒展。 (2)
滿字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把右面寫得飽滿些。
(3)整字是上寬下窄的字,上面部分就要寫得較寬,下部分
就要寫得較窄。
8、學生動手寫一寫,老師巡視指導。
三、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
1、出示句子,注意劃線的詞語。
(1)下課鈴一響,原本安靜的校園一下子喧鬧起來。
(2)他并沒有明說,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3)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點兒消息。
2、學生自由讀一讀。
3、分小組討論:怎樣理解詞語的意思。
4、學生匯報。
5、師小結:是啊,我們可以借用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詞語的
意思,也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比如:
(1)從“原本安靜的碼頭”就知道喧鬧肯定與安靜是相反的
意思,不安靜肯定就吵鬧,所以理解喧鬧就是吵鬧的意思。
(2)從“沒有明說”可以看出沒有說明,只有用含蓄的言語
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
(3)從“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可以看出泄露就是不能說出
去,讓別人知道。
四、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師:大自然真奇妙,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你知道嗎
二、讀一讀,說一說。
1、大自然有哪些“為什么”?
2、出示,并讓學生讀一讀。
3、試著分析這些問題的答案。
4、學生匯報交流。
5、師生共同交流這些問題的答案。
(1)“星星眨眼睛”是由于地球大氣流動造成的,并不是星星
真的一閃一閃的眨眼。
(2)“雨后天上掛著彩虹”是因為剛剛下完雨時,空氣中浮懸
著許多小水珠,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就產生折射和內反射,分解成七色光而形成彩虹。
(3)“樹葉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是對樹木長期生態和進化歷
史的反應。每一個物種都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葉子形狀, 如簡單、
舒展的香蕉葉,針狀、耐寒的松針等。
(4)花的顏色主要是由花瓣里的色素決定的。 (5)下雨前蜘
蛛逃到巢穴里去了。 (6)是悶熱的天氣告訴蟬要下雨了。
(7)“石頭上有貝殼” 因為地殼的運動。
(8)雨點兒是有腳印的。
三、說一說,寫一寫。
1、讀了這些問題,你心中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2、把你心中的“為什么”寫下來,制成卡片。 如:為什么會
出現“霧”? 夏天的草葉上為什么會出現露珠? 冬天的河面為
什么會結冰? 小鳥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飛? 樹葉黃了為什么要
落下來?
3、在小組里將你的 “為什么”與你的組員討論,老師指導。
1、各小組成員將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
2、把你在討論過程中的發現或者收獲寫下來。
(1)學生寫自己的發現或收獲。
(2)老師巡視指導。
(3)請同學交流匯報。
(4)老師評一評,看看誰的收獲最多。
四、老師總結。
第三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師:上一次口語交際時, 我們才共同制定了我們班的圖書管
理公約,孩子們覺得有了這個圖書管理公約以后,借圖書是不是
比以前方便了呢?
2、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3、今天,我們就來展示一下我們班的圖書角。
二、展示臺。
1、學生分小組交流, 我們班的圖書角都有哪些優點?有沒有不
足的地方?(1)學生先觀察班級圖書角。 (2)分小組交流。
(3)老師巡視,引導學生有話可說。
2、分小組進行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老師小結:(1)我們制定了《圖書管理
公約》。(2)我們班有《圖書管理守則》 。
(3)我們班的圖書都是分類擺放的,便于尋找。(4)我們班
的圖書都有編號,借了以后便于歸還,也便于登記和擺放。
(4)我們班的圖書有專門的同學負責管理。
三、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憫農》讀通讀順。
2、老師引導學生閱讀,重點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生字。 3、學
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4、交流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憫、夫、農、萬、收”,指名讓學生
讀生字,對讀的不準的地方及時提醒和糾正。
(2)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粉筆標出來。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理解字義: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為顆粒狀的東西。 粟:谷子,小米。這
里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閑:無事可做;空閑。
夫:和“農”組成“農夫” ,意思是:農民。 猶:還。
餓:肚子里沒有食物。 四海:指全國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 教師及時進
行幫助指導。)春種一粒粟: 春天種下一粒種子。 秋收萬顆子: 秋天收到許多的糧食。四海無閑田:天底下, 沒有一畝閑荒的土地。 農夫猶餓死:仍然還有很多農民因為吃不飽而餓死。
5、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
6、請學生在全班說說全詩的意思, 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7、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8、指導朗讀。
四、我愛閱讀。
1.閱讀《最大的書》。
2.理解詞語勘探、礦物巖石、刨根問底等。
3.閱讀練習。最大的書是什么?書上的字和畫分別指什么?你
想不想讀懂這本最大的書啊?為什么?說說你的讀后感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