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4
這是一年級下冊語文請你幫個忙教案,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理念
創設交際情境,突出主體地位,注重生生互動,學會傾聽表達。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生懂得“請人幫忙”時要把話說清楚,有禮貌;“給人幫忙”時要熱情,要真誠。
2、在靈活多樣的口語交際情境中,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流程
一、學生導入,凸現自主
1、(師生問好)師:掌聲有請本次口語交際課的小主持人王思。
2、(小主持人):同學們,在生活中,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人與人之間離不開互相幫助。我們本次口語交際活動的主題就是——請你幫個忙。(板書)
二、自讀教材,確定目標
1、(小主持人):輕聲讀課本上的內容,然后各小組討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達成哪些目標?(學生先讀后討論)
2、(小主持人):請各小組交流討論的結果。
1組:本節課每人發言一次。懂得遇到困難時請人幫忙。
2組:積極發言。懂得“請人幫忙”和“給人幫忙”時該怎么說。
3組:懂得“請人幫忙”時要說清楚,有禮貌,“給人幫忙”時要熱情、真誠。
4組:踴躍發言。知道“請人幫忙”和“給人幫忙”時該怎么說。
3、師小結:各小組確定的目標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師覺得本節課我們重點達成這兩個目標:懂得“請人幫忙”和“給人幫忙”時該怎么說及說話時應注意什么。(板書:請人幫忙、給人幫忙)。
三、借助案例,多元互動
1、(屏幕出示書中3個案例)
(小主持人):書中一共有3個話題,4個組長商量一下,選擇一個進行學習。(組長商量)
2、(小主持人):現在我們就“請人幫忙時該怎么說,說話時應注意什么”進行討論。
(1)學生個人自學,然后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
(2)(小主持人):“請人幫忙”時該怎么說?哪一組先來匯報?
組:我們組選的是“登山”這個話題,我們經過討論,覺得爬不上坡的同學可以這樣說:“小明,我爬不動了,請你拉我一把,好嗎?”
組:我們組選的是“乘車”這個話題,經過討論,我們覺得錢丟了的同學應該這樣說:“小剛,我乘車的錢丟了,你能借我一塊錢買票嗎?”
組:我們組選的是“踢球”這個話題,踢球的小朋友應該這樣說:“叔叔,我不小心把球踢到池塘里,能用你的魚竿幫我撈上來嗎?”
組:我們組選的也是“踢球”這個話題,踢球的小朋友可以這樣說:“叔叔,對不起,打擾您釣魚了!我不是故意把球踢到您這兒來的,您能幫我撈上來嗎?”
(3)小主持人:“請人幫忙”說話時又應注意什么?
(有禮貌、說清楚、態度誠懇、用協商的語氣)
(4)師:同學們剛才說得很好,是的,請人幫忙要有禮貌,要把請別人幫什么忙說清楚,還要用協商的口吻說。
3、小主持人:(1)下面我們就“給人幫忙時該怎么說,說話時又注意什么”進行討論。
(2)小主持人:哪一組先來匯報?
我們組認為小明應該這樣說:“好吧”。
我們組認為小剛可以這樣說:“沒關系,我口袋里正好還有一塊錢,給你。”
我們組認為釣魚的叔叔會這樣說:“好吧。下次可不要到池塘邊踢球了,這多危險呀,不然下次掉到池塘里的不是球,而是你這個人了!”
我們組認為釣魚的叔叔會這樣說:“你這個孩子這么有禮貌,叔叔幫定你了!”
(3)小主持人:給別人幫忙時說話又該注意什么?
(熱情、樂意、真誠、爽快、態度和藹……)
(4)師:同學們經過討論知道了“請人幫忙”和“給人幫忙”時該怎么說,說話又應注意什么,現在小組內可以分角色演一演,然后推薦代表展示。
四、聯系實際,學會交際
1、小主持人:同學們,在生活中,麻煩和困難不可避免,你一定請別人幫過忙,也一定給別人幫過忙,說出來我們一起分享吧!
2、跟同學借筆,同學爽快地答應了。同學作業不會做,讓我給他抄,我拒絕了。同學有一道奧數題不會,請我幫忙,我也不會,然后我們一起請教數學老師,最終解決了。……
五、觀看圖畫,模擬對話
1、師:在生活中,麻煩和困難不可避免,這不,一個叫小紅的同學遇到了這樣一件事——(課件出示)
能看懂嗎?小組合作:先弄清圖意,再演一演。
2、小組表演。
六、替師幫忙,學生總結
1、師:這節課快要結束了,老師請大家幫個忙,就這節課你們的收獲做個總結。
2、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遇到麻煩或困難,要學會請人幫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請人幫忙要有禮貌,說清楚,給人幫忙要爽快,要熱情,幫不了時要委婉拒絕,不能幫的堅決不要幫。我想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有困難,請人幫,見面微笑掛臉上,禮貌用語不能忘,言語自然又大方,清楚明白把事講。我幫人,莫記上。人幫我,永不忘。我們組想用一首歌《世界需要熱心腸》來表達我們本節課的收獲。(唱《世界需要熱心腸》)
教學目標
1、明白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
2、在交際過程中把尋求幫助的原因說清楚,說明白。
3、在交際中做到態度真誠大方,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點:說清楚尋求幫助的原因。
教學難點:在交際中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明確交際內容
1、師創設情境:老師上課的時候走得急,忘了拿語文書,哪位小朋友可以幫老師一個忙,去辦公室將我的語文書拿來?(若干名學生舉手,師選一名同學去拿書。)
2、師談話: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得到別人的幫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請你幫個忙。
3、師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
二、播放視頻,案例展示,學習交際方法
1、師播放一段視頻(一名小學生向一位老大爺問路),引導學生認真觀看,看看視頻中的小學生和老大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對話如下:
小學生:爺爺,您好,我想到少年宮找一位老師,可是不知道該怎么走,請問您知道少年宮在什么地方嗎?
爺爺:哦,少年宮啊,沿著這條路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向右一拐就到了。
小學生:謝謝您,爺爺,再見!
爺爺:不用謝,再見,路上注意安全!
2、指名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小結:
(1)要把自己尋求幫助的原因說清楚,讓別人聽明白;
(2)態度要真誠大方,聲音要洪亮;
(3)在交際過程中使用“請問、您、謝謝”等禮貌用語。
3、請兩位同學模仿視頻中的小學生和老爺爺進行表演,鞏固認知。
三、同位合作,全員參與,鞏固交際方法
1、觀察插圖,理解圖意:
(1)師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視頻資料,明白了在請求別人幫忙時要注意的.幾點。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課本中的三幅插圖,看看途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
(2)學生資助觀察圖畫,交流圖意,師適當明確。
2、師提出練習要求:(1)同位之間相互合作,選擇一幅圖進行練習;(2)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互換角色;(3)注意交際中語言表達要清楚,態度要真誠,要運用禮貌用語。
3、同位進行練習,師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練習情況,適當進行指導。
四、班級展示,評議提高,拓展交際空間
1、指名一組同學上臺進行情境表演(選擇課文其中的一個情境),其他學生認真觀看。
2、師生共同評議:從態度是否真誠大方,語言表達是否清楚明白,禮貌用語是否恰當使用等幾方面進行評議。
3在評議交流的基礎上再請一組同學上臺展示另兩個情境。
4拓展交流:
(1)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想一想還有哪些情況我們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
(2)指名學生交流,如:遇到了難題不會做需要向老師請教;想買文具可是忘了帶錢;搬運某個重物的時候一個力氣太小等等。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在向別人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做到態度真誠有禮貌,語言表達清楚明白,這樣,別人才會樂于幫助我們,知道怎樣更好地幫助我們。
設計理念:
創設交際情境,突出主體地位,注重生生互動,學會傾聽表達。
學習目標:
1、懂得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
2、在不同情境下會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
3、能大致講清自己的要求。
學習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老師今天真高興,因為通過大家的努力這面流動紅旗又要在我們班安家了,(老師舉起流動紅旗),現在老師要把它掛在班里最顯眼的地方,(老師做出掛紅旗的動作,踮起腳尖、很困難的樣子),誰愿意幫老師拿個凳子?(一同學趕忙把自己的凳子搬給老師),謝謝你。某某同學你能為老師看看紅旗掛歪了沒?……謝謝。
2、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麻煩,碰到一些困難。如果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這些困難和麻煩就算不了什么了。今天我們進行口語交際活動的主題就是“請你幫個忙”。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個情境創設很巧妙。讓學生為老師搬凳子,在不經意間讓他們進行了學習的主題。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細節的精妙處理,這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
二、呈現范例,提高實效
師: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勢越來越陡,前面小坡上有位同學上不去了,怎么辦呢?
生:我知道,請別人幫忙。
師:這個時候可以請誰幫你的忙呢?
生1:可以請老師幫忙。
生2:可以請前面的同學幫忙。
師:現在假如是你想請前面的同學幫忙,你該怎么說?我們來演一演好嗎?
(兩位學生進行表演,教師相機指導)
生1:喂,幫我一下!
生2:我幫不了你!
師:你為什么要拒絕他?
生2:因為他沒有禮貌,還命令我,我才不幫他呢!
生3:而且他沒有把遇到的困難講清楚,不知道要幫他什么!
師:是呀,請人幫忙不僅要講禮貌,還要講清讓人家幫什么才行。現在我們來學習一些禮貌用語,好嗎?
1.出示:請、請問、您、您好、謝謝、不客氣。
2.生朗讀詞語。
師:當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態度要誠懇,說話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煩或困難講清楚,這樣可以使別人更樂意幫助你。大家明白了嗎?
生(齊):明白了!
師:現在我們再來一次。假如你是前面的那個同學,你又該怎么說呢?
生1:小明,請你幫幫我,這個小坡我爬不上去!
生2:沒問題,你把手伸過來,我來拉你。
師:真是個熱心的孩子!還可以怎么說?
生2:我下去背你上來吧!
生1:謝謝你!
師: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當你熱情地幫助了別人以后,你會感到快樂,別人也會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會毫不猶豫地向你伸出援手。通過剛才的表演,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你請別人幫忙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別人請你幫忙時,你又該注意些什么?
生1:請別人幫忙時要講清自己的困難。
生2:說話要有禮貌,態度要誠懇。
生3:態度要熱情,說話要親切。別人幫了忙以后,我們要感謝!
師:大家說得真不錯!看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已經學會怎樣請別人幫忙了!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單方面地講解,不如引導學生參與實踐,主動去發現。在具體的實例中,懂得如何請別人幫忙。
三、小組合作,情境表演
師:現在,我們就要用上剛才學會的本領來幫一幫幾個遇到困難的小朋友。
出示案例:
1.王曉明同學想去書店買書,可是不認識路,他想請一個陌生的叔叔幫個忙。
2.美術課上,吳紅發現自己忘帶水彩筆了,她想讓同桌李山幫個忙。
3.宋林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球網外,他想請路過的一個大姐姐幫幫忙。
師:請大家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小組合作,進行表演。
情境表演一:
生1:叔叔您好!我想請您幫個忙!
生2:沒問題。
生1:我想去書店買書,您能告訴我書店怎么走嗎?
生2:小朋友,只要再往前走,遇到路口右轉彎就到了。
生1:謝謝您,叔叔!
生2:不用謝!
師:我們來評一評剛才的表演。你們說,他們的表演怎么樣?為什么叔叔會幫忙?
生:剛才同學的表演很好。因為他演的王曉明很有禮貌。
生:他把自己想要請人幫什么忙講清楚了。
師:大家說得不錯,遇到困難想請別人幫忙,一定要像剛才的小朋友一樣講禮貌,把要求講清楚,那么你一定能獲得別人的幫助。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進行情境表演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實踐引導中總結要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情境表演二:
生1:李山,我忘了帶水彩筆,可以用一下你的嗎?
生2:可以啊,你拿去用吧。
生1:(作拿筆涂色狀)
生1:李山,謝謝你!我涂好了,還你水彩筆。
生2:(接過筆)不用謝!我們是好朋友嘛。
情境表演三:
生1:(作踢球狀,突然一腳把球踢出了球網)
生2:剛好從旁邊經過。
生1:大姐姐,你好!我想請你幫個忙。
生2:小弟弟,有什么事?請說吧。
生1:大姐姐,我剛才不小心把球踢到球網外了,你能把我撿一下嗎?
生2:行啊。讓我給你找找。(驚喜)啊,找到了!(作扔球動作)
生1:(撿到球)謝謝你,大姐姐!我玩球去了。
生2:不用謝!你去玩吧。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師: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在你的生活中,遇到困難請人幫忙時你是怎么說的?其他小朋友注意傾聽,并評一評。
生1:我以前請別人幫忙總是注意講禮貌,但是請爸爸媽媽幫忙就不講禮貌了。
生2:我也做得不好,我總講不清要他們幫什么忙。
師:嗯,我們要注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雖然是我們的家人,但請他們幫忙一樣也需要講禮貌,講清要求。
如果別人遇到困難請你幫忙時,你又該怎么說呢?
生1:我要毫不猶豫地幫助他。
生2:假如他講不清要我幫什么,我會慢慢問他。
師:說得真好啊,無論是請別人幫忙,還是別人向我們請求幫助,我們都應該講禮貌。尤其向別人請求幫忙的時候,更要懂得表示感激之情。
設計意圖: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巧妙地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課堂小結,結束學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有很多收獲:
1、知道了遇到麻煩或困難,要學會請人幫忙。
2、請人幫忙要有禮貌。
3、要把自己的要求說清楚。
4、最后,聽老師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有困難,請人幫,見面微笑掛臉上,禮貌用語不能忘,言語自然又大方,清楚明白把事講。我幫人,莫記上。人幫我,永不忘。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這個總目標,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口語交際活動課。
1.創設情境,激發熱情。我根據口語訓練要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給孩子構建了一個交際平臺,進行模擬表演。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敢說、多說、會說。學生自始至終非常感興趣,氣氛比較活躍。
2.合作表演,增強能力。
口語交際應該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起來,通過小組的合作表演,使得他們在說中悟,在演中悟,在合作中豐富了語言,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感受到了口語交際的樂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