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
這是語文一年級下冊人之初教案,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設計說明
本文內容選自《三字經》,字數整齊,上下兩節,每節四句。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堪稱識字小文典范。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課設計以學生自主交流、小組互動為主體,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獲得識字過程的豐富體驗。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師生) 有關《三字經》的圖片和視頻。(教師)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頻,激趣導入
1.教師引言:聽,一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播放《三字經》的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3遍。)
2.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一說嗎?
3.播放《三字經》的視頻文件(帶有字幕),學生看字幕,跟著聲音誦讀。
4.教師引言:同學們,在剛才的視頻中,你發現《三字經》開頭一句怎么背了嗎?(學生齊背)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ǘ┏踝x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兒歌,先圈出本課的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借助拼音識字或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反復讀幾遍。
2.找學生試著朗讀課文 ,其他學生認真聽,發現錯誤讀音,集體訂正朗讀。
3.再自由讀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讀音,多讀幾遍,注意三字一停頓。
?。ㄈ┖献鲗W習,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拿出課前準備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樣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
2.學生匯報:大聲領讀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出示字卡,多種方式認讀:學生領讀、自由讀、開火車讀。
(四)師生互動,感知韻文
1.先學后教,理解第一節韻文大意。
(1)多媒體出示第一節內容,朗讀理解。
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對讀。要求注意字音,讀得流利標準。
同桌交流第一節意思,有困難的請教老師。
自主選擇喜歡的句子匯報自己的理解。
(2)多媒體出示本課相關畫面,教師口述韻文大意。
(3)學生結合課文,自主說出第一節韻文大意。
2.先教后學,理解第二節韻文大意。
(1)教師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二節。(師生對讀,拍手讀,齊讀。)
(2)導學:多媒體出示第一句,抓關鍵詞,引導理解意思。
在這一句中,請你找出一組反義詞。(幼和老)
教師導學:“幼不學,老何為”的意思就是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知識,能有什么用?小朋友們能結合老師的解釋把這一句完整地解釋一下嗎?
(3)多媒體出示第二句,結合圖片理解意思。
教師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圖片,解釋:玉不經過打磨雕琢,是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的。
引學:人也和玉一樣,要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請你和同桌一起說說這一句的完整意思。
(五)明確要領,指導書寫
1.強調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
2.課件出示所有要寫的生字寶寶:之、近、遠、義、相、習、玉。(喜歡哪個生字寶寶就學寫哪個字。)
3.師指導書寫本課生字。
4.教師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小朋友們回家給爸爸媽媽背誦這篇課文吧!比一比誰背誦的《三字經》最多。
知識與技能1.會認“之、初、性”等生字,會寫“之、相、近”等生字。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為學生創設傳統文化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認字、寫字。背誦課文。難點:理解課文,明白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性。[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達標檢測一、播放視頻,談話導入1.《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社會眾多的兒童啟蒙讀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種。宋朝之后的讀書人基本上由此啟蒙。《三字經》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禮儀之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學習《三字經》中的一部分。2.教師播放小學生《三字經》舞蹈表演視頻和朗讀視頻。(學生觀看)3.觀看了視頻,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來表演?那么我們先來學習課文。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讀準字音。2.自學檢查,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指名學生讀、開火車讀。3.出示拼音,自我檢查哪些字讀錯了。教師重點指導正音。(1)翹舌音的字:之、初、善、專。(2)多音字:教,jiāo(教書);jiào(教師)。1.將下列漢字的音節補充完整。ū初àn善zh專g貴三、朗讀課文,理解含義1.熟讀課文。(1)學生自由讀課文,同桌互相幫助。(2)小組比賽讀課文,看看誰讀得最流利。2.教師出示課件,理解句子含義。(1)今天我們學的《三字經》中你知道哪一句的含義?給老師和同學們講一講,指名講含義。(2)今天我們學的《三字經》中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義?提出來討論。(3)教師出示課件,講解全文含義。人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所處的環境和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玉不雕刻打磨,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2.說一說“人不學,不知義”是什么意思。四、再讀課文,嘗試背誦1.接龍讀。男生讀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為一段)2.學生賽讀。師生齊讀。3.自由背誦。自己小聲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4.師生互動,考考你。(1)老師考學生。老師說上句,學生接下句。(2)學生考老師。學生說上句,老師接下句。5.全班拍手背誦全文。6.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過關者畫上紅旗)3.按課文內容補充完整。()()初,性()善,性()(),()()()。4.寫出本課所學生字中的一組反義詞。()--()五、寫字指導,讀記詞語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認讀。2.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3.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呢?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之:最后一撇要一波三折,要舒展。義:起筆是一點,要在一撇一捺交叉的中線位置。學習“辶”的寫法。5.認讀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5.描一描,寫一寫。之 義 6.比一比,再組詞。王()玉()義()又()六、拓展升華1.同學們,今天所學的《三字經》告訴我們要保持善良的心,要努力學習。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知識,懂道理的好孩子。2.老師補充講《三字經》中的故事“孟母三遷”,學生認真聽故事,聽后討論。3.課后要求學生熟讀并背誦《三字經》中的其他內容。7.讀一讀,記一記。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教學板書]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教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學[教學反思]本課所學內容是《三字經》的一部分,主要是從教育和學習兩個方面來講的。本文內容雖然讀起來比較容易,但是理解起來較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課伊始,我播放了生動活潑的舞蹈視頻和朗讀視頻,通過直觀的感受,學生們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氛圍中
教學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詞:“遠”和“近”、“善”和“惡”。3、走進文本,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讓好學的精神在心中萌芽。教學重點:1、會認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詞:“遠”和“近”、“善”和“惡”。教學難點:走進文本,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讓好學的精神在心中萌芽。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課時一、播放音頻,激趣導入1、教師引言: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有趣的詩歌,讓我們豎起小耳朵一起認真地聽聽吧!教師播放《三字經》視頻,組織學生認真聽2遍。2、師:你聽清小朋友們讀的是什么了嗎?讓我們跟著他們一起讀一讀吧。播放帶《三字經》音頻文件,在教師的指引下,跟著聲音朗讀。3、師:這首兒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它的第一句,也就是我們這篇課文的題目,也就是--《人之初》。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板書。二、自主學習,自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通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字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2、教師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有錯誤指出來,集體訂正后齊讀三遍。3、跟著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及詩句的停頓。(提示學生每三個字一停)4、通過小組競賽,齊讀等方式,反復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1、先學習要求會認的13個字,借助課本上的拼音和剛才的音頻識字,同桌互相讀。2、開火車讀。每人一個生字,讀對了,全班同學跟讀三遍,讀錯了大家一起訂正完之后齊讀5遍。3、說一說這些字,你是怎么記住的?你能給他們都找個伙伴組組詞嗎?“之”:字形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點是她的頭,橫撇是她的身體,捺是她舞動的裙擺。組詞:之間百獸之王“初”:左邊是“衣”字旁,右邊是一把刀,造字本義: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開啟人類文明。有剛開始的意思。組詞:初始初夏“性”:后鼻音,左右結構,從“忄”里萌“生”出來的就叫做“性”。組詞:性格天性“善”:翹舌音,像羊一樣說話。羊是中國的吉祥物,祥字右邊就是羊。此外,美、義都與羊有關。羊最大的特點是羊角內彎,它們打架不會殺死對方。此外,羊溫順。所以,羊是一種溫順、善良的象征。用兒歌識記:小羊坐在地上,張口說“善良”。組詞:善良 友善“習”:會意字,從“羽”。從羽,與鳥飛有關。本義:小鳥反復地試飛,引申出對文化知識、技能等的“學習”的意思。兒歌識記:“羽”丟半邊就是“習”。組詞:學習 練習“教”:左右結構組詞:教師教育“遷”:半包圍結構,指移動,搬換,轉變的意思。用加一加的方式識記:“千”字加上“辶”。組詞:遷移 搬遷“貴”:“貝”部,表示與錢財有關,表示物品的價格高。組詞:貴重 昂貴“專”:翹舌音,組詞:專門 專心“幼”:“幺”表示小,力氣小,表示年少,組詞:幼兒 幼小“玉”:兒歌識記:大王懷中一寶石。組詞:寶玉 玉石“器”:兒歌識記:一只犬,四張口。組詞:器皿 器物“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組詞:義氣 正義4、每個生字齊讀3遍。5、如果老師把這些字的拼音都去掉,你們還認識嗎?讓我們試一試吧。去掉拼音,讓學生齊回答,或找學生回答。四、師生互動,感知韻文1、師:同學們學生字的辦法真多,相信大家以后再見到這些生字一定能準確快速地認出他們來,那么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前兩句和后兩句之間留有很大的空隙,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呀,古詩文也是分段的,前兩句是一段,后兩句是一段,每段兩句話,每句話又分為四小句,每小句三個字,讀起來朗朗上口,真好聽!2、大家知不知道這篇詩文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3、師:結合著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好好學習呢?生1: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生2: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師:大家說得真好,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不好好學習,我們就無法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學習不到有用的知識,那么等到我們長大了我們就無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五、識記生字練習書寫1、學生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2、各個擊破讀寫結合。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生字,邊學邊寫,強調字形,注意筆順,并巡視檢查。“之”:字形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點是她的頭,橫撇是她的身體,捺是她舞動的裙擺寫法指導:這個字筆畫少,點寫得稍大,捺要寫平。組詞:之間 百獸之王 造句:老虎是百獸之王。“相”:字謎:木、目相加不等于林交互,行為動作由雙方發出寫法指導:左右寬窄相等。左部
豎要長,為垂露豎。組詞:互相 相差 造句:同學們之間要相親相愛,互相幫助。“近”:兒歌:走之(辶)提著半“斤”米,兩地之間短距離寫法指導:左右寬窄相等。左部豎要長,為垂露豎。組詞:很近 親近 造句:我們兩家住得很近,關系也很親近。“遠”:跟“近”相對,加一加:辶+元=元辶+斤=近寫法指導:“辶”的捺宜舒展;“元”第二橫稍長。遠和近是一對反義詞,遠表示兩者之間距離長,近表示兩者之間距離短。組詞:遠處 遙遠 造句:遠處有一顆大樹。“習”:減一減:“羽”的一半就是“習”寫法指導:第一筆是橫折鉤;里面的“ ”偏左。組詞:學習 習慣 造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玉”:兒歌識記:大王懷中一寶石寫法指導:三橫間隔均勻,中橫稍短,末橫最長,點懸空。字謎:主動一點就好了。組詞:寶玉 玉盤 造句:圓圓的月亮好像一個玉盤。“義”:字謎:差(乂)點(丶)錯了。寫法指導:字形長,撇捺交叉后向兩邊伸展。組詞:正義 見義勇為 造句:他因為見義勇為受到了表揚。3、通過齊讀、分組讀等方式,對學習的生字和所組的詞進行反復朗讀,加強識記效果。六、多樣練習鞏固所學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效果吧。1、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羽-( )=( )辶+( )=( )木+( )=( )主動一點變成( )差(乂)點(丶)錯了就是( )2、組詞。之( ) 相( ) 近( )遠( ) 習( )玉( ) 義( )3、填空。人之初,( )。性相近,( )。茍不教,( )。教之道,( )子不學,( )。幼不學,( )。玉不琢,( )。人不學,( )七、課外拓展知識積累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好聽的詩文只是《三字經》中的一小段,《三字經》中還有很多這樣朗朗上口的句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多媒體播放《三字經》的視頻,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課下拓展學習背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