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中班社會活動微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重點難點,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微笑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2.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兩幅表情圖:一幅為哭泣的表情,一幅為微笑的表情。
2.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活動難點:理解小蝸牛想為朋友做點事的迫切心情。
活動過程:
1.出示兩幅表情圖,導入課題。
提問:這兩個小朋友的表情怎么樣?你喜歡哪個表情?為什么?
2.欣賞故事第一段,引導幼兒感受蝸牛的助人之心。
(1)講述故事第一段。
(2)提問:為什么小蝸牛很著急?
小鳥、大象、小兔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樣? 如果你是小蝸牛,你能為朋友做些什么呢?
(3)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并講述。
3.完整地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及受故事啟發得出的道理。
(1)欣賞故事后半段。
師:小蝸牛想到什么辦法了?讓我們接著往下聽故事。
(2)提問:小蝸牛做了什么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他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為什么認為蝸牛了不起?
(3)小結:給別人送去微笑帶來快樂,也是在幫助別人。
4.經驗遷移。
提問:你覺得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蝸牛?你愿意為你的朋友做事嗎?怎么做呢?
5.延伸:制作“微笑”標志。
(1)引導幼兒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制成兩枚微笑標志。
(2)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志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為朋友帶去快樂,另一枚標志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活動反思:
我首先利用兩張表情圖吸引幼兒的注意,(一張笑臉、一張哭臉)通過讓他們說說喜歡哪一幅表情圖,為什么喜歡這幅表情圖來導入,將“微笑”引出,激發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接著欣賞故事第一段,讓孩子感受小蝸牛無法為朋友帶來快樂的著急心里。然后繼續講述故事下半部分我又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創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講述故事等,讓幼兒的思維始終跟著老師走。最后,結合彩色的掛圖來抓住幼兒的眼球,由于孩子們對整個故事都理解了,再對照圖片孩子們結合圖片較為完整地講述故事了。本次活動中,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