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這是《漁舟唱晚》課題教學總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您想知道箏曲《漁舟唱晚》的來歷嗎?您想知道圍繞著這首名曲的作者問題有哪些說法和爭論嗎?您想知道這首名曲的作者究竟是誰嗎?您想知道它最早的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嗎?您想知道……?看了下面這篇文章您會有所得的。在這篇文章里,作者還披露了包括箏界在內所不知道的一些材料,這些材料,不僅對研究《漁舟唱晚》的作者及該曲的形成有重要價值,而且對探討這一歷史時期的音樂活動也有重要意義。文章的作者趙彩琴老師,是著名箏家、箏界前輩、《漁舟唱晚》原編創者金灼南先生的學生。征得她的同意,將該文陸續轉載于此,與網友們分享。 《漁舟唱晚》作者考辨
——兼談金灼南先生其人其事
連載(6) 趙彩琴 關于《漁舟唱晚》的傳承問題,這也是與其作者及后來此曲延續中演變相關聯的一個話題。上世紀八十年代姜寶海先生在幾篇文章中已經提到,筆者在1990年全國古箏藝術研討會上發表的拙文《略談金灼南先生對古箏藝術的貢獻》中也談到過,當時是沿著金先生傳給婁樹華先生這條線索來論證的,主要是基于在“金編”之外還有個“婁編”之說,對其他人則沒有去考察涉及。由于成公亮先生提出了魏子猷傳譜的新說,所以,還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為便于了解,我先提供一點金先生早期在北京活動的背景資料和有關情況,供大家參考。金先生的姑姑,是前清戶部主事傅秉鑒的子媳,舉家居京。因此,在上世紀初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金先生時常到北京探親,并借機進行箏藝交流活動。去京時,住在宣武門內親戚家。仕宦人家,藏書頗豐,可供研讀的典籍很多,又有同行箏友、琴友相互切磋交流,經常是留連數月。據金先生家鄉人提供,北京有位市長對金先生的箏藝很賞識,也常邀他去演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