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9
這是《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教案及反思,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識:了解剪紙中陰刻和陽刻的表現手法。
技能:以陰刻或陽刻的手法設計制作一幅剪紙作品,并用它裝飾一件生活小物品。
過程與方法
利用游戲觀察、對比分析、嘗試表現和分組討論等方法,了解剪紙是我國民間美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學會用陰刻或陽刻的方式表現一幅剪紙作品,表達自己美好的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了解民間藝術的文化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相互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精神,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認識剪紙中陰刻和陽刻的特點,并設計制作一幅陰刻或者陽刻的剪紙作品。
教學難點:
剪紙中陰刻和陽刻花紋的設計與變化。
教學用具準備:
剪刀、刻刀、彩紙、課件、范作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好,環視全班,鎮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 導入:
1、欣賞回憶。(課件出示)
A欣賞團花,回憶紋樣種類。
B欣賞吉祥圖案(剪紙),回憶剪紙的寓意。
2、板書課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
三、新授:
1、欣賞分析:(課件出示)
剪紙的表現手法有許多種,其主要的是陽刻和陰刻。請仔細看看、想想,剪紙中的這兩種手法分別是什么樣?你能從中找出來嗎?這兩種表現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你認為應該怎樣應用?
2、仿照書上的剪紙做一做吧。
3、交流與互助:
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
你怎樣解決的?
誰還有辦法?學生交流。(演示)
4、再次欣賞剪紙作品,提問:你能說說,你看了這些剪紙后有什么感受嗎?
師小結:剪紙的特點是質樸、單純、平面化、遮擋關系少。
5、你能仿照或自己創造一件剪紙嗎?
A你準備用什么顏色的紙來制作?用什么色的紙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圖案來設計剪紙?
C使用哪些紋樣?主要運用那種技法?
D想一想,剪紙能運用在什么地方?(剪紙有什么作
用?)你準備把剪紙運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6、創造與表現。
四、創作表現:
1、學生創作表現;
2、教師巡視教室,輔導學生。
五、作業評價:
1、學生評價:
學生自評,展示自己的作品,談談自己在創作時的一些好的做法。
學生互相評價,吸取他人作品中的長處。
2、教師評價:
教師總體評價學生作業,表揚學生作業中的優點,鼓勵大家相互學習,指出該注意的地方。
六、小結、下課:
1、教師檢查學生作業情況,指導學生保存好作品。
2、提示學生整理好桌面上的工具,將廢紙等廢舊材料扔進垃圾筐內,保持教師干凈整潔。
3、下課。
教學反思
美術學科,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使學生感受美并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重視素質教育,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要想上好美術課,并不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都需要下工夫。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么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課堂的教學
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就就給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既要保證課堂有秩序,又不能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和創造性。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于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