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點線面的張力》公開課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 設計意識
點線面體都是表現力的抽象元素,由于其抽象性質,所以在人們觀看時,受外在具象形態的聯想影響較小,所以較直觀的體現出了力的形態。這也是我們為何要通過點線面來把握張力的原因。
既然都是描述和表現力的,我們先來看看“點線面”表現力時的特征,它們分別適合表現力的什么?
當我們想用“點線面”來表現一股某個方向的力的時候,可以用:
(1)兩個點,一個在力起始位置,一個在消失位置
(2)一根直線代表這股力的方向
(3)用一個箭頭(折線)表現
(4)用一個弧度(曲線)表現
(5)用一個受這股力改變的形狀(面)來表現
(6)用一個有體積感形來表現
一、線 ---- 表現力的軌跡和力的方向(是面不完整的一部分)
這些表現手法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現象,在線的表現中:
直線最直接的暗示出了力的軌跡和持續時間,就像火車的鐵軌,火車(力)的方向就沿著鐵軌的方向。
折線和曲線都暗示出了力的方向,同時我們也看出力的快慢程度有所不同,折線表現的力明顯快于曲線表現的力。
那么,線就兩種類型,直線和曲線,所以在用線表現力的時候,我們最容易體會到的是力的軌跡和力的方向。
————線描述的是力的軌跡和力的方向。
————看到線就請記得它的張力不是沿著線的方向就是線的轉折暗示出的張力。
曲線中什么時候是軌跡和什么時候傾向于力的方向?
* 曲線中的幾何曲線和任意曲線的張力的感受的不同:
————幾何曲線的力更多的來自表現力的方向。
————任意曲線的力更多的來自表現力的軌跡。
線的張力詳解:(源自《康定斯基論點線面》
線按形態分為 直線和 曲線
1. 直線中主要掌握的是 直線 和 折線。直線分成水平線、垂直線、對角線、他們的冷暖關系不同,同時組合成了版面。
直線的中折線即角,其與顏色的關系,也就是與張力大小的關系。銳角、直角、鈍角與色彩的對應見下圖。
2. 曲線中主要是 幾何曲線 和 任意曲線 ,兩者的張力的不同,上面已經講到了。
二、面 ---- 表現力的輪廓
看看面(形)的不同,在線的表現中,你不會感到太多相反方向的力,而在面中,你會看出在另外方向中的力對主方向力的影響。像是幾股力同時被一個外輪廓包住了,是這些力的不均勻才使得外面的形態看起來是這個樣子,那么,我們很容易看出:
面(形)描述的是力的輪廓,是力的一定范圍的力的輪廓。
所以 面的張力的把握 要看其“內部” 和“外部” 的張力兩個方面。 比如:
越是明顯的力才會越容易被我們注意到,和感受到,其實每個方向上都有力的相對擠壓,但是最沖突變形的地方才會更容易感到。
圖和底的關系也是力的明顯問題決定的,我們之所以會更多的感受到圖,比如一個正圓形內部的張力,而忽視外部的張力,就是實體的張力更加明顯而易于把握,當內外(圖底)關系差不多的時候,圖底就開始混淆,出現圖底不確定的情況。
我們把力量圈了起來,如果這些力量在各個方向上均勻,那我們會得到一個圓形,如果不均勻就得到不規則的形。
所以,對于面,我們感受到的力主要是其內部的力,均勻的就是我們常見的基本形,不均勻的就是不規則形態。
* 基本面(形)都是相對均勻與規律的力的輪廓:
其中內部力最均勻的是圓形,因為其內部向外360度的力都是相等的。其他形態的基本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和五邊形等都是規律的,但內部的張力在各個方向的不相等,如下圖所示。
面是描述力的范圍,那么,任何一個形態都是由自身內部的張力和外部的力組合形成的,所以我們看面的張力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內外的張力,在上圖中, 在星形態(有凹面的形)中,外部的力容易感受到,但是在凸多邊形中,外部的力不易感受到,原因很簡單,按照線體現力的特性,是線對力的方向的表現所致。
下面看看不規則的面,有很多角的凸多邊形和凹多邊形,由于角或弧面很多,那么每個方向的力很復雜,我們的眼睛在把握這種情況時,是從整體把握的,格式塔認知心理學也詳細描述了這類情況,我們先把主要的大的方向的力,如下圖左。而相對于比較統一的力,我們則把握一個類型正規形(圓,方形等)的張力。原因是其內部張力比較統一。
線和面 力的關系
折線和弧線都是形的一角,原本被形的輪廓互相牽制的力,現在失去了牽制,那么其就要往外形成張力。
線和面都可以描述力的輪廓,線只是沒有閉合的力,線和面的區別只是其內部是不是封閉的這一區別不同。
我們不容易感受到角和弧面外面的張力,原因就是圖與底的關系所致。(上面已經講到了)
三、體 ---- 力的空間范圍
現在來想想“體”,它也是力的范圍的輪廓,那么區別在于它是三維的力的輪廓。在平面中,我們感受到的三維都是錯覺,但是力卻有了三維的方向,這時力的量感也加強了。
對于體的把握,基本和面的張力把握原理類型,只不過是三維化的,一切以觀看的情況,你的眼睛感受到的為原則,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具體的體的把握細則,以后會補充,
四、點 ---- 表現力的靜止狀態和力的聚交
在舉得例子中,我們需要用兩個點來暗示力的方向,因為,點是靜止的,我們要讓眼睛視線移動來感受到力,所以你需要起碼兩個點來達到(有時會是虛點),所以
點是力的靜止狀態
我們將點與面比較不難發現,其主要的區別在于,我們是否忽視其內部的力,如果忽視,所有的力都是射向形的內部,并且有去無回,這是它就是“點”,如果內部的力量展現出來,那么,內部的力就與外部的力相互抗衡,那么它本身就有了意義,就成了“面”,所以
點是力的吸收與聚交
*點與面的關系
如上圖, 當一個面的內部張力被忽視的時候,這個面就被我們當做點來看待了,我們將只感受它的外部張力的匯聚。
所以,點和面的關系就是:點不具備內部張力。(這里的不具備是指我們看待它的方式,當成點看就不具備,當面看就具備內外兩部分的張力,這就是點與面的區別)
這個不同之處,也可以解釋點的張力特性為什么是靜止和聚焦的。
用點線面體的張力來分析你所用到的平面設計元素,因為所有的具象事物都可以歸納成“點線面體”。
在設計過程中,力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表現時會出問題,主要就是對點線面體的表現特質不明確,所以往往“表”非所“意”。當你知道了點線面體適合怎么來表現力時,你也就看出了隱藏在視覺元素內部的張力,所以力永遠存在,只是我們的表現方式將其復雜化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