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5
這是《燭之武退秦師》教學(xué)教案,是優(yōu)秀的教學(xué)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xué)習(xí)。
《燭之武退秦師》載于《左傳·僖公三十年》,題目為后人所加。內(nèi)容講述公元前630年,秦、晉借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于強(qiáng)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于使秦國從鄭國退兵。
《燭之武退秦師》是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該文形象鮮明,語言優(yōu)美,層次分明、組織嚴(yán)密,說理透徹、邏輯有力,是《左傳》乃至中國文學(xué)史一篇優(yōu)秀范文,入選全日制高中必修課程。
通假字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句末語氣詞】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
“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古今異義
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
今義:請客的主人
行李
古義:出使的人(“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
今義:出門時(shí)所帶的物品
詞類活用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動用法,使……退】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夜縋而出” 【夜,名詞作狀語,連夜】
“鄰之厚,君之薄也” 【薄,使動用法,使……削弱‖厚、薄,形容詞作名詞,雄厚/薄弱】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鄙,意動用法,把……作為邊邑;遠(yuǎn),形容詞作名詞,遠(yuǎn)地】
“既東封鄭” 【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封,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若不闕秦” 【闕,使動用法,使……侵損、削弱】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一詞多義
◆ 亡
⒈“鄭既知亡矣”【動詞,滅亡】
⒉“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動詞,逃跑,逃亡】
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名詞,逃跑的人】
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動詞,滅亡,消亡】
⒌“孔子時(shí)其亡也往拜之”【動詞,不在,出門在外】
⒍“亡羊補(bǔ)牢”【動詞,失去,丟失】
⒎“餒(饑餓)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動詞,死亡】
⒏“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動詞,丟失,丟掉】
⒐“追亡逐北”【動詞作名詞,逃亡的軍隊(duì)】
◆ 微
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連詞,相當(dāng)于“如果沒有”“如果不是”】
⒉“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形容詞,輕微】
⒊“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形容詞,輕微,微弱】
⒋“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形容詞,名聲小,身份卑微】
⒌“微言大義”【形容詞,深?yuàn)W,微妙】
⒍“見微知著”【形容詞,微小的】
⒎“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形容詞,輕微,地位低】
⒏“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形容詞,衰敗,衰弱】
⒐“微太子之言,臣愿得謁之”【副詞,表否定,不,不是】
⒑“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副詞,表程度,稍微】
⒒“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副詞,表情態(tài),暗暗地,隱約地】
⒓“微斯人,吾誰與歸”【副詞,沒有】
⒔“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動詞,隱藏,隱匿】
⒕“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名詞,極微小的事】
◆ 封
⒈“既東封鄭”【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⒉“又欲肆其西封”【名詞,邊界,疆界】
⒊“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名詞,帝王以爵位、土地、名號等賜人】
⒋“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名詞,封閉,查封】
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量詞,指件數(shù)】
◆ 以
⒈“以其無禮于晉”【連詞,因?yàn)椤?/p>
⒉“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用】
⒊“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把】
⒋“焉用亡鄭以陪鄰”【連詞,來】
⒌“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把……作為】
⒍“以亂易整,不武”【介詞,用】
文化知識
“晉侯、秦伯”【春秋時(shí)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幼兒園學(xué)習(xí)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