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教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偉大;二是而是能模仿文章的語言文字,進行說話與寫作訓練。
本課教學我做到了重點明確、思路清晰。一開課,我就以“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這個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緊接著引導學生找出本文中心段“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接下來的整堂課緊緊圍繞“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這一中心從動物、植物、礦藏幾方面進行學習。閱讀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基點,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發現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寫作方。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教完以后,我的感慨頗多,以下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課開始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現海底世界之美,配合著動聽的音樂,給學生美的享受。學生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它像一塊巨大的吸鐵石,將學生注意力緊緊吸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并且由此引出課題。
二、學以致用
學語文就是為了用語文,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僅停留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要能靈活遷移,巧妙運用。在感受課文如何把動物們的竊竊私語寫具體后,我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句式,展開想象,說說海底還會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孩子們興趣昂然,描繪的語言在原有文本上有了創新,有了自己一些靈性的東西。二是在學習第三自然段以后,我讓學生仿照文章總分結構的寫作方法,來進行了一個片段練習。學生都能圍繞一個中心句展開寫作,同時針對學生寫作過程中還不夠具體這一點,我當堂進行了舉例,學生的寫作明顯生動多了。
三、課堂不足 上完整節課后,我覺得最大的不足就是對于朗讀的指導有所欠缺。我課堂上的朗讀還只是泛泛而讀,沒有做到側重與理解地讀,比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時可以做如下的指導,讀“波濤洶涌”時,可以讓學生讀出那種氣勢,在海底是寧靜時又要語氣靜下來,把兩者拉開層次。再如讀動物們竊竊私語的樣子,我僅是讓學生理解“竊竊私語”這個詞,進行了造句練習,缺少一個內化朗讀的過程。就讓學生讀出那種竊竊私語的情趣來。我想只有這樣的充滿讀書聲的課堂才是語文教學的一根生命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