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孔乙己》課例教案設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魯迅開啟了現(xiàn)代文學的新篇章,作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之父”的魯迅,他不僅用他深刻的思想、犀利的語言以及巧妙的構思牽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他在文學上的建樹是頗深的,可以說,他打開了中國新文學的大門,很多人稱他為文學之祖,一直以來,只要是中國的孩子他們都知道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有哪些著作等等,但絕大部分中國的孩子對于魯迅的文章是望而生畏的,因為思想太深刻,他的那份思想已經離現(xiàn)在的孩子很遠很遠了,但是一直以來,無論哪種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會選擇魯迅的文章作為課文,學生理解難,老師教學難,聽完黃愛老師的那節(jié)課后,那些天,我剛好在上阿累的《一面》,初步讓學生對魯迅有了一點認識,就敘述角度的研究,我從未考慮過,當我聽了這樣一種講課方式之后,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小說中敘述的角度大致就是指反映生活的立足點和觀察點,在很大層面上,它的選擇決定了讀者理解小說的程度,敘述角度的確定也是衡量小說藝術成就的標準之一,對于初中課本中關于魯迅的文章,八年級將要學習的《孔乙己》,老師也可以就敘述角度作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進行課文的理解和分析。
小說的敘述角度分為限制視覺和非限制視覺,《孔乙己》的敘述視覺是限制性的第一人稱視覺。他借助故事中某個人物來敘事,作為觀察者冷眼旁觀,不做任何對錯價值的評判。其中,小伙子就可以作為一個教學的切入點,故事被限制在咸亨酒店里,范圍被限制,而后人物也被限制,整個敘述的視覺就圍繞小伙子展開,敘述他眼睛里觀察到的一切,他觀察到的孔乙己就是站著喝酒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至于其他信息都不是他所觀察到的,以至于最后到底死了沒有也在小伙計的視線以外,未聽人講起,所以只能用“大約”、“的確”來敘述。
在敘述者看來,孔乙己是大家快樂的源泉,唯一沒有取笑孔乙己的便是這群孩子,這群孩子圍著孔乙己的目的其實很單純,當孔乙己把目光投向年齡較小的伙計的時候,通過小伙計的眼光來描寫孔乙己教伙計寫茴字,小伙計雖然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但語氣里沒有取笑的成分,從小伙計的眼光去觀察,小伙計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小伙計對孔乙己的觀察,雖然冷眼旁觀,卻也有一些中立的態(tài)度,通過寫他眼中看到的,他的視覺內的一切:孔乙己的形象,發(fā)生的事情,別人對他的取笑等等,揭露出制造那個腐朽社會的黑暗與冷酷,如果將敘述的角度改成別人或者孔乙己本人,雖然人稱不變,內容必然大動,那么魯迅的對于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意圖必將大打折扣。
所以我想,既然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樣思想深刻的文章,那么帶著他們從敘述角度這個問題來探究分析課文也會是一個教學的切入點,只有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才會懂得魯迅采取這樣的敘述角度的藝術亮點在哪里,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魯迅的悲憫情懷。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