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九年級上冊第15課《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實錄,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泊桑的一篇小說。對于莫泊桑,大家有什么了解?
(生七嘴八舌回答后師屏顯。)
莫泊桑:法國19世紀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
師: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生動,主旨豐富而耐人尋味,尤其是他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眾多小人物形象。今天,我們就走進《我的叔叔于勒》,來認識這些文學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請同學們齊讀本課的學習目標。
(屏顯。)
1.運用第一人稱轉換敘述來分析人物形象。
2.通過對人物多角度多側面分析探究小說主旨。
二、初識人物,梳理情節
師: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這篇小說寫了許多人物。其中正面描寫著墨最多的是菲利普夫婦。下面,我們以菲利普夫婦為主語,梳理小說主要情節。
(屏顯。)
瀏覽課文,根據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變化,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動詞,梳理小說情節。
()于勒———贊于勒———見于勒———()于勒
(生自讀課文,思考后踴躍回答。)
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課文前幾段寫了菲利普夫婦盼于勒,之后是贊于勒,等他們見于勒后,卻又躲開于勒。盼于勒是整個故事展開的起點,也是小說情節的開端。我們來重點看看菲利普一家為什么熱切盼望于勒歸來。用文中的詞概括就是———
生:“拮據”。
師:同學們注意這個詞的讀音———“jiéjū”。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手頭緊,經濟狀況不好。
師:把于勒盼回來能給菲利普一家帶來什么呢?他們對于于勒回來后的生活有什么憧憬?有什么計劃?
生:我從課文第16段看出“他們列了上千種計劃”,買別墅,以及“二姐”是因為于勒的信才嫁了出去。
師:于勒回來能給菲利普夫婦一家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所以他們熱切盼望他回來。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他們的熱切盼望?
生:課文第3、4自然段。
師:你能具體分析一下嗎?
生:“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港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其中的“每”“都”從頻率上能看出他們熱切盼望于勒回來。
生:“衣冠整齊”“永不變更”,從一家人的穿著,以及對這句話的重復之多,也能看出。
生:菲利普說的話中的“竟”“多么”從程度上寫出了盼望于勒歸來的心情非常強烈。
師:你能讀一讀“父親”的這句話嗎?
(生讀。)
師:讀得很好。老師也想試一試,同學們看我能否讀出這種盼望之情。
(師示范朗讀,生熱烈鼓掌。)
生:老師重讀了“竟”“多么”,期盼之情表現出來了。
師:還有其他句子嗎?
生:“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沒再來信。可是父親的希望卻與日俱增。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的一個有辦法的人。’”
師:也請你來讀一讀。
(生示范朗讀,其他學生熱烈鼓掌。)
三、精讀文段,人物告白
師:我們從菲利普一家的言談舉止中,深深感受到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盼望是多么熱切,多么長久。十年吶!可是當真的見到于勒時,他們又躲開了,這是為什么?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呢?我們通過以下幾步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
(屏顯。)
第一步,請同學們精讀第20~47段,逐步分析菲利普夫婦的人物性格。
(師板書“菲利普夫婦”。生自由朗讀課文,并自主思考。)
師:菲利普夫婦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生:自私,虛偽。
師:這只能算大致了解,要想更深入準確地把握菲利普夫婦的人物性格,我們還要完成以下兩個步驟。
(屏顯。)
第二步,畫。請同學們畫出描寫菲利普夫婦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揣摩人物心理。
第三步,寫。把菲利普夫婦的言行轉換成心理活動,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下來。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使用第一人稱有什么好處呢?
生:便于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更有利于分析人物性格。
師:請同學們按照第二步、第三步的提示完成自學任務。
(師巡視,并提醒學生可以加上“啊”“呀”“吧”等語氣詞,使人物的內心活動更加豐富。)
師:大部分同學都完成了,同桌互相讀一讀,分享交流創作成果,可以加上夸張的表情和恰當的動作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
(生互相交流自學成果。)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創作?
生:我選第23段。這個老東西,花這冤枉錢干什么?要知道我平時省吃儉用一個銅子都不舍得亂花呀!嘖,可是女婿在旁邊,既然說出來了也不能太小氣,唉!心疼的我胃疼!算了———反正于勒是要回來的,女兒女婿少吃幾個,面子上過得去得了,我就不吃了,至于若瑟夫———也不讓他去了,凈浪費錢。還是省點吧!也不知道于勒什么時候能回來!
師:感情真豐富!從你的告白中我聽出了“母親”是真心疼她的錢,還有一種不能不花的無奈。
生:我選的是第28段。這個老糊涂,一定是花了眼,胡———胡說什么呢!怎么會是于勒,他現在發了大財,腰纏萬貫,正在美洲曬著太陽享福,怎么可能是他?……可———可是———萬一要真是于勒,那我們的期盼……天吶,簡直不敢想象,不可能,這———這———這絕對不是于勒!
師:好!從你的告白中我聽出了擔心這個老水手就是于勒的恐慌,但她不愿相信,仍存一絲僥幸心理。
生:我選的是第34段。上帝啊!這真的是于勒!那個說自己發了財要償還我們損失的于勒,那個說要帶著錢回來和我們一起快樂生活的于勒!我們十年的苦盼啊,我們的上千種計劃……別墅,唉呀!還有女兒的婚事!完了,全完了!哦,對了,要是他再回來拖累我們可怎么辦?噢,噢,我的天吶!
師:真棒!從你的告白中我聽出了菲利普得知這個賣牡蠣的就是于勒后的驚慌、無助和擔憂,以及希望落空的失落。從剛才的發言中,老師看出同學們對菲利普夫婦躲于勒時的內心活動有了較為準確的把握。同學們的發言都提到了盼于勒,我們將菲利普夫婦躲于勒與課文開頭盼于勒時的表現對比一下,能看出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完成第四步,用準確的詞說出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
生:他們自私且虛偽。
生:他們唯利是圖、勢利、冷酷。
師(總結):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看出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貪婪、勢利、唯利是圖。
(屏顯。)
在他們內心的天平上,金錢與親情不是平衡的,重重地傾向了金錢。
(師完成“天平”板書。)
師:我們一起來回顧分析菲利普夫婦人物性格的過程,小結人物分析的方法。哪位同學可以說一說?
生:第一步,先找出描寫人物的典型語句;第二步,揣摩語言、動作、神態背后的心理活動;第三步,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人物內心活動;第四步,用準確的詞語歸納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師:總結得很完整,希望同學們掌握這種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轉換視角,探究主旨
師:作者塑造菲利普夫婦這對形象的目的是為了表現什么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法國19世紀的社會狀況。
(屏顯。)
19世紀法國工業發展迅速,但卻使廣大農民流離失所,小資產階級貧困破產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階級矛盾尖銳,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辛酸,金錢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人們因錢而扭曲了自己的觀念。
師:莫泊桑通過菲利普夫婦這對小人物展現了社會大現象。
生:為了反映當時社會重視金錢、輕視親情的社會狀況。
師:總結得很好,反映了19世紀法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純粹的金錢關系。在菲利普夫婦心中的天平上,他們傾向了金錢,漠視了親情。小說中還有“我”和“于勒”這兩個主要人物。他們心中的天平會傾向哪端?請同學們小組交流。稍后請兩位同學上講臺,畫出天平會怎樣傾斜。
(生小組交流后派代表上講臺完成板書。若瑟夫心中的天平傾向親情;于勒有兩種畫法,一是傾向金錢,二是傾向親情。)
師:為什么要這樣畫呢?請說一說理由。
生:在若瑟夫心中,天平會傾向親情。比如,在船上見到于勒時,他在心里默念“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表現了“我”對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對父母不認于勒的困惑以及不滿。這可以看出若瑟夫純真、善良、富有同情心,與大人的勢利、刻薄形成了對比。所以,若瑟夫心中的天平會傾向親情。
師: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說通過若瑟夫所要表現出的主旨,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間多一點親情,多一點愛,少一點金錢下的冷酷。如果以于勒為主要人物,他的天平會怎樣傾斜?
生:我們認為在于勒心中,天平可能會傾向金錢,也可能會傾向親情。說于勒會看重金錢是因為破了產的于勒再次淪為一個窮光蛋時,卻沒有回到菲利普夫婦身邊,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沒錢了。于勒也看重親情,發了財的于勒寫信回來說要給菲利普夫婦以補償,并且想要和他們一起過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說,于勒既可能傾向親情也可能傾向金錢。
生:從于勒的生平看,他年輕時是個浪蕩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遺產花光了,又花光了哥哥菲利普應得的遺產,因而被視為全家的“恐怖”。后來他在美洲做生意賺了錢,并給菲利普夫婦去信說打算發了財回法國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闊了一陣重又潦倒,淪落成為一個窮光蛋,被法國船長帶回來,在船上靠擺攤賣牡蠣過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棄之門外。他的心中既有對親情的重視,也有對金錢的渴望,體現了當時法國社會底層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師: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我們可以看出以不同的人物為中心,會體現出不同的主旨,當小說以若瑟夫為主要人物時,重點表現了希望人間多一點親情,多一點愛,并把希望寄托給純潔的孩子的主旨。當以于勒為主要人物時,能看出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五、精簡人物,我來代言
師:通過對三組主要人物的解讀,我們了解了小說主旨的豐富與多元。小說中還有五六個次要人物,他們有作用嗎?作為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作品的文字非常簡練。這些人物看似與主旨無關,刪去后小說更顯短小精悍。你是否同意?
(屏顯。)
其他人物:船長甲、船長乙、漂亮太太、大姐、二姐、姐夫。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以“我是,我不能被
刪去!因為”的句式,為人物代言。
(生思考后踴躍回答。)
生:我是船長乙,我不能被刪去,正是因為有我,大家才注意到了這個賣牡蠣的是于勒,才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生:我是漂亮太太。(生笑。)我不能被刪去!因為正是我吃牡蠣的優雅姿態吸引了菲利普先生,才有了下文買牡蠣的情節。
師:以上兩位以船長乙和漂亮太太為例,向我們展現了小說中任何一個形象都對主旨起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請同學們課外探究其他四個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
六、課堂小結
師:今天的課堂活動,我們體會到了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作品的藝術魅力。他以精湛的人物刻畫技巧,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說中,每一個人物的設置都為體現主旨服務,哪怕是多么不起眼的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照應、豐富著小說主旨的內涵,耐人尋味。
七、課外作業
師:請同學們課外閱讀莫泊桑的《羊脂球》《漂亮朋友》,繼續感受他小說的藝術魅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