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逢入京使》賞析解讀,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逢入京使
岑 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賞析】:
這首邊塞詩是詩人往安西任職路上遇到往京城去的使者時寫的,約寫于天寶八年(749),這年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詩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馬敘談,請他給自已家里帶個口信,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
前兩句寫他思念家鄉,情意真切動人。由于詩人是往西走,因此回首向東望故鄉,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想起了前幾天分別的親人,不禁眼淚雙流,盡管衣袖都揩干了,仍是淚流不止。首句是寫眼前實景,“故園”指自己的故鄉,“東望”點明故鄉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路漫漫”三字,說明離家之遠,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次句寫思鄉的情狀,帶有夸張的意味。“龍鐘”在這里是淋漓沾濕的意思。“龍鐘”和“淚不干”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
后兩句點明題意。“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由于在馬上相逢,身上沒有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拜托故人捎個口信,報告他在外一切平安。詩人離家往安西赴任,既有與家人依依惜別的眷戀之情,也有保家衛國、立功疆場的雄心壯志。透過這兩句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胸懷廣闊,抱負不凡,對前途積極樂觀與自信,因而對家庭瑣事與兒女之情雖有惦記,但并不耿耿于懷。
全詩語言平易自然,精練質樸,情深意厚,雋永清新,顯出豐富的韻味,真實傳神地表達了作者的熱切思家之情與赴邊的雄心壯志,顯得余意深長,耐人尋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