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阿長與《山海經》課后練習及預習,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考答案及點撥
A卷
一、答案:1.阿長給“我”買《山海經》及對“我”的影響。2.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肖像描寫。適合阿長的身份,阿長不識字,只抓住了《山海經》有畫的特點。粗中有細。3.“我”認為“說了也無益”。“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4.“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5.盡管是一部到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但“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6.“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給繪圖的書”。
點撥:1.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2.“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是動作描寫;“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是語言描寫;“高興”是神態描寫;“穿著新的藍布衫”是肖像描寫。3、4、5、6考查學生對語段內容的理解能力,盡量用書上原話回答。
二、答案:①刪“極為”或“十分”。②“絕對”改為“也許”,“也許”改為“一定”(或絕對)。③改為“還會有所作為嗎?”④將“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與“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對調。⑤刪去“套住”“鎖鏈”。
點撥:①“極為”、“十分”都是程度副詞,重復。②原句意思不正確。③應改為反問句才與“試想”相一致。④“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與“日常行為規范”不是并列關系,有層次,“日常行為規范”是起碼要求,“良好精神面貌”要求更高。⑤原句太啰嗦。
B卷
一、答案:1.時間:某天上午9點左右 或:一個寒潮初襲的清晨(填“一大早”、“清晨”或“9點”也可)
地點:北京,老王家中(填“北京”或“老王家中”也可)
人物:老王
2.(1)絮絮叨叨
(2)漫不經心、不耐煩 趕緊截住
3.竟沒有想到故鄉已經下雪了;寒潮初襲時,竟對七旬老母少有牽掛。(后一句有“只想到兒子,卻沒有想到母親”意思的也可)
4.含義:父母對兒女、兒女對父母的感情應是人間最溫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對兒女牽腸掛肚,而兒女對父母少有牽掛。
心理:表現了老王的困惑、內疚、有所醒悟。(只要有“困惑”和“內疚”的意思即可)
5.對比的寫法。(答“比較”或“比照”也可)
6.要點:領會父母的愛;報答父母的愛;以實際行動發揚敬老愛幼的傳統。
點撥:1.考查記敘文的六要素。2、3、4考查學生對語段內容的理解情況,3、4題意思對即可。5.題目本身就有答案。6.開放式題目,有答案中的要點就可以。
二、答案:1.A 2.傘 用傘堵住破窗 3.把姑娘的傘弄破了,大漢幫助她用傘把破窗堵住了。4.因為大漢“欺騙”盲人夫婦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婦知道實情后會內心不安;而乘客們也理解大漢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5.堵住洞口 傳下暖意。 6.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的關系。
點撥:1.按事情發生的時間先后為順序來安排的。 2.“傘”貫串始終;第二問考查概括能力。3、4、5、6考查對語段內容的理解。
三、點撥:補充題目要選自己熟悉的內容,要有話可說、有真情實感,要有具體事物,才能以記敘為主。
[例文]
我好想再看她一眼
云南大理一考生
五月,鮮花滿地,春風送爽。
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季節里,我的老太(曾祖母)與世長辭了。她那艱難而幸福的一生從此結束了,那么安詳,那么了無牽掛。
我的老太95歲。她是我最尊敬的人。她愛孩子們,愛給我們講故事,也很愛勞動。
老太的故事有她的白發那么多,數也數不清。星光照耀的時候,我就依偎著,聽她講好聽的故事,每每那時,我就會伴著她講的故事,走進甜美的夢鄉。
老太的前半生過得很苦,她有五個女兒,曾祖父死得很早,一家六口就靠她支撐著,每天半夜就起床,躉了酒坊的酒到六七十里外的地方去賣,用賺來的錢為孩子們買吃的穿的。后來,五個女兒長大了,個個都有了出息。老太也能安享晚年。可是老太是個閑不住的人,八九十歲了還做飯,掃院子。我一放學回家,就去幫她。
老太生前最疼愛我,爸爸為她買吃的,她要等我一起吃;爸爸打我,她就教訓爸爸。在她病危的那幾天,她誰都認不出來,惟獨能認出我;在她彌留之際,我在為她梳頭,老太嘴角含著笑,就這么走了。我第一次目睹人去世而且是我最親的人,我沒有喊,沒有扯住別人不許裝棺,囚為我知道,老太是帶著我——她最疼愛的孩子的愛走的。
舉行葬禮那天,我好想再看她一眼,可是爸爸不讓,說我還小,我默默地跟在送葬的人群后面,把過去的記憶收攏,拿所有的愛祭奠。
五月的鮮花為她鋪路,五月的春風為她送行,我好想再看她一眼,看看她慈祥的面孔,看看她滿足的微笑。五月,你能帶去我對老太的思念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