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
這是《鄉下人家》第1教時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鄉下人家》是人教版第六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邊文章對于生活在鄉村的孩子來說學起來比較容易,但如何讓他們在常見的景物中體會到語文知識這是我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本文抓住鄉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青瓜綠藤、鮮花盛開、雨后春筍、雞鴨覓食、院落晚餐、月夜睡夢等六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在第一課時的講授中,我以自己的積累與應用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總結每幅圖畫,賞詞、品句,積累、應用等方面展開學習。
首先,陳醉云的《鄉下人家》結構清晰,語言樸實自然,讀起來有清風拂面之感,這篇文字沒有較難理解的詞句。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其次,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讓學生嘗試用精煉優美的詞匯概括六幅畫面。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投入度高,各小組學生積極參與,最后的表現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們通過小組討論,很快的恰當概括出了六幅圖畫,并且給出的答案并不比我預設的差。
再次,四年級下冊有一個學習要求,即初步學會理解課文的幾種方法,如: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等等。在教學中我注重了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課文。“青瓜綠藤”畫面中,學生在石獅子和瓜藤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的對比中,感受到別有風趣一詞的含義。并且在這一環節中,我還設置了一組選合適動詞填空的小題,讓學生對動詞的應用有及時的積累與應用。“雨后春筍”一段抓住一個“探”字,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如果你是小筍芽,從土里探出頭來,看見了什么?會說什么?”使學生體會到擬人化手法運用的巧妙。在這一環節中也是設置了幾道小題,讓學生體會“冒”、“鉆”、“探”、“擠”等動詞的不同用法。
最后,在本節的教學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其一,評價語要有提升,這個是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積累的項目。雖然備課時冥思苦想出好多評價語,但是真正站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很欠缺。其二,本節教學中沒能對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充分及時的訓練。其三,本節課容量稍多,導致各環節不能充分開展,學生的領悟可能不到位。
總結這堂課,不足之處還很多。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它的研究是沒有止境的。綜合老師們提出的指導意見,我會更加努力,爭取讓課堂教學達到高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