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11.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一、二課時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繼續積累文言常用詞,繼續培養文言文語感。
2、《史記》中的小說因素齊備。體會課文善于剪裁和組織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語言行動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3、認識廉頗、藺相如思想品質的可貴之處,培養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誦讀、提問、講解、質疑。
【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常用詞,繼續培養文言文語感。
2、在學習小說技巧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鑒寫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效果
1.把握文章思路
2.閱讀文章
三、分析文章完璧歸趙部分
1. 讓生結合課下注釋閱讀本部分
2. 師生質疑問難
3. 教師補充講解
(1)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 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
(3)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4) 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5)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6) 幸 而君幸於趙王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
(7) 以 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8)負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四.讓生再讀本部分結合翻譯理解文句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檢查上節所學
(1) 讀課文
(2) 翻譯句子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二、分析文章澠池之會和刎頸之交部分
1、讓生結合課下注釋閱讀本部分
2、師生質疑問難
3、教師補充講解
(1)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3)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4)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三、讓生再讀本部分結合翻譯理解文句五.
四、布置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