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歸園田居五首(其一》課題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教學,孫老師嚴格按照中職語文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首先檢測學生對作者陶淵明的掌握情況,緊接著便引導學生解題,然后明確詩歌字音和節奏,誦讀詩歌。幫助學生扎實的打好基礎。而本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孫老師緊緊抓住了詩眼,并把詩眼作為了教學主線,串聯起整個教學過程。她結合詩眼設計了這樣四個問題: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引導學生熟悉文本,理清詩歌大致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流程在“歸”的引領下,清晰、自然。這種設計在散文教學和詩歌教學中頗為實用。比如在執教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時,我緊扣住文眼“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何在此文中所表達的喜悅和憂愁的程度都是淡淡的?在執教《琵琶行》(并序)時,抓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詩眼,引導學生解讀琵琶女和作者的身世,分析兩者的異同點,從而體會出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設計不經能夠提綱挈領明確教學的重點,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學會扣住文眼、詩眼去解讀詩、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