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3
這是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課后小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新學期的第一節課,總體來說還不錯,主要是因為寶貝們表現挺好,課堂上很守紀律,思維也挺活躍。
考慮到寶貝們需要調整狀態,所以我放慢了進度,只預設了一首古詩。我以“獨”貫穿全詩,先理解“獨”,再從詩中找“獨”,然后結合時代背景體會“獨”的原因,接著人山互訴“獨”,最后告慰詩人的“獨”。總體感覺,這樣的設計有明確的主線,我進行教學時能有的放矢,學生的思考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加深。
課初理解題目時,學生把“獨坐敬亭山”理解為“獨自坐在敬亭山上”,關于“上”個別學生有疑義,卻說不出什么所以然。對此,我先讓大家存疑,課上到最后,當學生們明白了“相看”后,自然知道了作者是坐在敬亭山對面,而不是山上。
其間有幾個問題難度較大,班里曾經有過一度的沉默,我并沒有急于向下進行,而是鼓勵學生反復閱讀時代背景,進行體會。學生的回答不乏精彩之處,如:問到“為什么普通的自然現象卻使作者如此寂寞孤獨”時,學生答道“因為作者被趕出京城,四處流浪,再也不能與好朋友一起吟詩喝酒”;“因為沒有人欣賞作者,他很有才學,卻無法報效國家”;“因為他的生活很艱苦,被罷官后心情郁悶”……問到“李白、敬亭山互訴衷腸,可能說些什么”時,一向沉默的小俊竟然語出驚人,說道“敬亭山,鳥飛走了,云也飄遠了,只有你在這兒陪伴我,你是我唯一的知己。”
寶貝們的精彩回答讓我有些慚愧,他們進入狀態比我要快。與他們相比,總感覺自己還沒有融入課文,只是在“走”程序,卻沒有講出古詩的韻味和詩魂。看來,我還要抓緊調整,才能與寶貝們一起快步前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